蔡端俊:程派第一名票高華先生陵墓尋訪始末

蔡端俊: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程派名票。在学校开设《国剧赏析》选修课,普及京剧艺术。

高華陵墓

高華先生塋墓: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復興崗後山。從捷運復興崗站下來,自中央北路二段往政治作戰學校方向,從政治作戰學校旁邊的“稻香路”往山上走。至岔路轉向“小坪頂”方向,仍延稻香路前行。路上經過“國華高爾夫球場”,繼續向前,至“埔子頂1-11號”,可以看見“宜城花園公墓”。高先生陵墓即置身其中。開車從稻香路走需約20分鐘左右。

高華珍藏彩繪劇照相冊 

記得去年4,5月份的時候,我和台大國劇社的何威萱同學去了山佳縣拜謁了孟小冬先生的陵墓(另文詳述)。之後,臺灣名月琴演奏家,秦德海老師聊天時隨口說了句,你不是唱程派的嗎,更應該去看看一個人的墓。我問是誰,他說,高華的墓呀。言者無心,聞者有意,這正是我很想完成的心願。在台灣憑吊一下這些國劇的前輩和大師(如周長華先生,高華先生,趙培鑫先生等等)。當然更重要的心願,或者說目的,還不在於憑吊本身,而且想借助於憑吊和尋找,記錄下他/她們的墓園的位置,使得後來者還可以有跡可循。不致他們埋沒荒郊,被人遺忘。(此層意思我已說過多次,在此不作贅談)

高华先生

於是,一有機會我總是逢人打聽高先生的墓園的位置。本來秦老師說穎若舘主人在美國,等她回來問問她准能知道。前些時候,竟然聽説舘主已於去年辭世,如此程派名票一個個凋零,更令人倍生淒涼之感。此外多方打聽如高先生的琴師朱少榮等人,皆言不知。唯有侯慶祥老先生略微記得,因爲他與高先生交情甚篤,高先生出殯的時候他也參加送葬。但事隔多年,人事地理已然變遷,記憶也已淡薄,不能確切記得。侯先生人很好,知道我是有心,努力地回憶,喚起了一點印象,似乎在復興崗的政治作戰學校后山。利用偶爾獲得的微弱而模糊的綫索,我曾三上北投的復興崗,希望高先生在天有靈,能夠讓我尋找他的陵墓。北投第三第四公墓,陳氏墓園,等等附近的墓地,靈骨塔,墓園我都無一処不尋到,荒山野嶺,孤墳野塚,無不看過。但終究都是徒勞,到底一無所獲。每次從山上下來,已是薄暮,天色黯淡,悵然無比,身體的辛苦自不消說,心中則是萬分失落,只得拖著疲憊的身體再搭上捷運返回台北,總是一路懨懨而歸。

高華飾黃天霸劇照 

記得有一次,天色已晚,只好再次失望地延步道下山,身心疲憊,兩膝生疼,淒緊晚風中,無力地道旁邊長椅上坐下來休息片刻,在無助中得到一點點依靠。眺望遠方,夕照漸西,落盡蒼山,暮色茫茫,山風漸起,對面正好是北投第三公墓,其實就是個亂葬崗,雖然各個墓地修葺得還算講究,只是沒有整栨地規劃,參差交錯。我膽子算大,並不害怕,但此時山風吹過,倒也有些涼意,望著一個個孤零零的墳塋,天色漸暗下去,它們沒有燈光照明,沒有親人陪伴,或許更無人惦記懷念,風轉寒冷,好不淒涼。觸景懷人,再次想起高先生,心裏頓時覺得傷心無比。高先生是否也是如此境況,一代名流,身入黃泉,葬于外島孤山,世人早已將他遺忘,沒人想起,沒人探望,隱沒在荒郊野嶺,獨宿獨眠,悲涼無限。。。。。。我心裏想,我一定要找到他,去看看他。只是,怎麽都尋不到!馬上就要離開台灣了,無奈嘆嘆。

桑園會,左(高華),右(楊寳森) 

由著名報人、收藏家文震斎先生介紹(文先生曾贈我大量高華吊嗓錄音,我已于網絡發佈,此處不贅),我們曾上程派名票周純娟阿姨家唱戲。周阿姨乃趙榮琛先生的入室弟子,程腔甚工。(我喊她阿姨其實有些尷尬,因爲老太太其實已經81嵗高齡了,呵呵)她們和高先生生前都很熟,當得知我想去拜謁高先生陵墓,建議我可以詢問高先生的乾女兒,遠在美國的周芝眉小姐。有點冒昧的,我當晚就撥通了周小姐美國的電話,十分困難得説明了來意,因爲素不相識,周小姐很有些吃驚。她也很客氣,說她由高華的女兒陪同去過幾次,但對於道路不甚熟悉,一時也說不上來確切的位置。當我詢問是否可以聯係上高小姐的時,周小姐很謹慎,因爲不知道我的深淺,希望我留下我的聯係方式,待問過高小姐之後,才好把她的電話告訴我。第二天,周純娟阿姨來電,說周芝眉小姐把高小姐電話告訴她了,但因爲不知道我是何許人也,勸周阿姨何必去管這閒事,萬一是來訛詐勒索的怎麽辦。周阿姨說,不會啦,人家不過是仰慕高華,想去探望一下而已。周阿姨告訴我她自己和高小姐也不熟,高先生在時,高小姐年紀還很小,不太和他們一起玩。給了我高小姐的電話,請我自己“看著辦吧!”終于輾轉拿到高小姐的電話,但心裏卻是五味雜陳。如今人心已經壞了,人和人的信任被這世風日下的世態消磨得殘剩無幾,台灣電話詐騙的集團十分猖獗,大家都人人自危。面對這慘惡的人世,我又有什麽辦法呢?雖然手上握著高小姐的電話,卻怎麽也沒有勇氣去撥通,我如何能在幾十秒之内光靠電話,對她言明我的來意,如何空口無憑地證明我不是一個壞人,並取得她的信任和幫助呢?我覺得我真的無能爲力,既沒有信心也沒有勇氣。就這樣焦慮地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而離我離開台灣的日子只剩兩周了。

4月15號下午突然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問我是不是蔡先生,我說是,她說她是高小姐,我以爲是程派票友高佳美小姐,就說哦高小姐好。她接著説明,她是高華的女兒。我的天啊,我被嚇了個啞口無言,愣了半天,結結巴巴十分激動地說,高小姐高小姐,您好您好,能接到您的電話真的真的太高興了。她說周芝眉姐姐告訴她我的電話,她打了幾次都沒打通。熱情的詢問了一些我的情況,我皆據實以告。她說這麽多年了,也沒有外人問起要去看他老人家,難得你對程派如此癡迷,對高先生如此惦記,我很相信你。於是,約我什麽時候有空,可以親自帶我探看高先生墓,我覺得很不願意麻煩她,而且万一我是壞人怎麽辦?:)我希望她把高先生陵園的位置給我描述一下,我自己去尋找就可以了。高小姐說很難説得清楚,他們都是開車去的,很不好找到。後來,還是決定在那個周日,周小姐撥冗親自開車帶我前往。心裏既感激、激動、開心,又覺得麻煩到她,很過意不去。沒想到,機緣之巧合,竟然就要看到高先生了,直覺得人生如夢。在台灣的最後一個心願終于要實現了,其開心不能言表也,人與人的信任和善良還是存在,這是特別令人欣慰的事情。

4月20日,我起了個大早,在花店配了一束素雅的鮮花。搭乘接運,提前趕到約定好的新北投車站。高小姐的車準時地來了,他先生開車,上車后簡單寒暄,發現還有他們一個5嵗的小女兒,很有禮貌,叫我叔叔。於是,我們便直奔了小坪頂的宜城花園公墓。確切位置我已經記錄於文首,請有心者記住嘍,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去看看高先生。

一路上,開心交談,兩旁林蔭蒼翠,蜿蜒而行。高小姐,名美怡,高華先生62嵗時老來得此千金,十分寵愛她。但也就在她高中時候便患疾辭世,因爲她當時尚在年幼,所以對高先生的一些票友的朋友都不太熟識。去年高太太也已去世,我告知她舘主也是去年離開的。她說沒想到舘主阿姨和她媽媽同一年去世。她說雖然她年紀不大,但因爲高先生的關係,輩分很高,很多高先生的學生雖然年紀現在都已七、八十嵗了,但她原來都是喚作大哥大姐的。我問高小姐,看照片裏面,高先生身材十分魁梧挺拔,不知道確切身高有多高,高小姐指他先生,說和他差不多高,大概是182 cm,到晚年去世的時候也還有大概179 cm吧。如此説來,182 cm,不就是和程先生一樣高嗎,真是有趣。

暢談之間,很快便到達公墓。墓園環境清幽,因爲在山裏,遠離塵世嘈雜喧囂,滿目綠意。墓園地勢較高,群山環抱,山下正是淡水市,前方直面大海,開闊無比,海的對岸就是大陸。我不知道當時選中這個墓園,是否有去國懷鄉的意味。墓園是基督教墓園,高小姐說,高太太篤信基督,高先生晚年也已受洗。墓地簡潔明淨,一塵不染,寧靜溫馨,我看後覺得很開心,高先生長眠于此,十分安然。獻花於墓前,拜卡上書“高華先生千古,摩程最深境,能入亦能出,台大國劇社敬拜”。(因爲我以爲,學程極難,能入者能有幾人,入已是不易,更至能出者,就寥寥無幾矣,其中第一人非高先生莫屬了。)高小姐人很好,還特地帶了高先生生前留下的珍貴的幾本,影集,剪報請我欣賞。因爲戶外風大,這些資料又十分珍貴,我怕被風吹壞,草草一覽,建議我們一起吃個午飯,再慢慢觀看。

小妹妹喜歡吃美式的披薩,所以我們直奔“辣椒”餐館。剛剛坐定,點過套餐,我自然迫不及待開始欣賞相冊剪報,徵得高小姐同意,我選擇性的翻拍了一些照片作爲紀念。高先生珍藏的相冊有兩本,一本是劇照,都是高先生精選,皆黑白照片再親筆彩繪上色,十分精美。高小姐談到,高華曾畢業於南京美專,工筆畫畫得相當好,而且人有極精細,到晚年還常常用放大鏡彩繪照片,畫壞了就再洗一張重畫。另一冊是高先生從小到大的生活照,富家公子,風流倜儻,自不消說。其中也有與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等人的合影。剪報則是長期以來和高先生有關的報道,演出戲單等的剪貼,整理的十分清楚。高小姐說他父親爲人十分講究,心思極細膩,又是完美主意者,很多東西都井井有條,止於至善。我想,怪不得高華的戯能唱的這樣好,我個人認爲學習程派聲腔者甚眾,要說第一份的,學的最細最像最得神韻者,非高華莫屬,其餘者都要落後太多,程先生極細膩的小東西,只有高華能夠表現得出來。我想這與他在美術,國文方面的修造,和他細緻綿密的心思性格是分不開的。因爲時間有限,我也只能潦草看過,不過一飽眼福,幸何如哉。高小姐和她先生一直問我怎麽不吃呀,我答約看到這些照片和資料真的太開心了,光看它們早已是半飽,自然顧不上吃了。一笑。看著這些資料,我希望他們能好好保存,詢問他們以後又將如何處理呢,他們也不知道,我是建議他們,可以在機會合適的時候把他們捐獻給較大的可靠的圖書館或者博物館保存,應該可以比較長久地流傳下去。同時最後可能翻製一份數字的文件保存,以免天災人禍的破壞。他們也表示同意。

時間過得很快,餐畢,徐先生(高小姐的先生)堅持要由他付錢請我。離開時,我和他們相約以後若有機會再到台灣,再來拜訪他們。只是說雖如此說,誰又知道未來又是如何的機緣呢,嘆嘆。今日相會,幸甚喜甚。看到高先生的墓園明淨平和,後人安定有成,令人欣慰。

2008年5月14日追憶記之於廈門。

高華,號實秋,曾畢業于南京美專。亦曾修習法律。國文功底深。一女,名美怡,62歲時得之。現從事人壽保險業,頗有成。女婿徐先生,從事證券業,亦有成。夫婦有一女,現年5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