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唐志平,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邵东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有作品发表于《诗刊》《词刊》《湖南文学》《诗潮》《草原》《辽河》等刊物。出版有文学专著《乡风四味》。
情系诗和远方 人生自有芬芳
——兼谈《行吟岳阳》(组诗)的创作体会
唐志平
因长期受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我自幼爱上了文学和新闻。二十多年来所从事的工作正和自己的爱好合拍——长期担任媒体编辑记者,身兼作协主席,插上“新闻”和“文学”的“双翼”,助我的事业飞得更高,令我的人生更加顺当。初学写作时,我什么都写,小说、诗歌、散文、新民歌、故事、曲艺……都尝试过。刚开始跟着父亲学写新民歌,曾有多首新民歌习作登上了《宝庆文艺》《民间文学》等“大雅之堂”;后来又在父亲指导下学习旧体诗和楹联写作,曾有20多首七绝旅游诗见刊发于《江南诗词》《厂长经理日报》,并相继加入了县诗词协会和县楹联学会;同时写过歌词,曾加入新邵县在全国颇负盛名的“野菊花歌词学会”,有几十首歌词分别在《野菊花》《宝庆文艺》《湘江歌声》刊登;和老友朱记书合作的歌词《农家一幅画》还登上了国家级的《词刊》;歌词《清粼粼的资江水》在1990年邵东县“资江引水工程”征歌中获得歌词创作一等奖;90年代还为母校邵东四中等许多中小学写过校歌歌词。再后来因应景之需,写了大量自以为“气势恢宏”的朗诵诗,搬上了县内的各种舞台;同时也写了不少既押韵、又有鲜明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在现在看来却不像诗或者被叫做“老干体”的诗句……在走过这一路的“坎坎坷坷”之后,才逐步认识到自己还是得与时俱进,改弦易撤“从头再来”。的确,写歌词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玩的“游戏”,否则写得再好也没人给你谱曲、没人给你演唱,你写出的歌词只能“沉睡千年”;朗诵诗写得再好也只适合于舞台表演,纸媒上基本不会刊登;照传统手法写的新诗业已“时过境迁”,放眼全国各种报刊几乎鲜有刊发。读了几十年的诗,也写了几十年的诗,感觉自己依然在诗的门槛外徘徊。特别是随着手机微信的普及,各路“诗人”满天飞;这种主义、那种流派,简直五花八门;拉山头、树旗帜,令人眼花缭乱;学院派、草根族,让人莫衷一是。在物欲横飞的信息时代,难得的是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和一种平常的心态,尤其是一份对诗歌的虔诚。不管时光如何更迭,世事如何变迁,我的诗观不变,我的诗心不改:“我手写我心”,弘扬“真善美”。我始终坚信:只要情系诗与远方,人生自有芬芳。谈到远方,我还是挺有兴趣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在当时的邵东二职中从事勤工俭学工作,担任防水建材厂经营厂长和厂长期间,就常常利用出差的机会“走向远方”,先后去过安徽蚌埠、上海、南京、扬州、杭州、河南嵩山少林寺和省内各地。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渐好转,目前除了西藏、宁夏、内蒙古、天津市、台湾省之外,全国所有的其他省市都已到过,有的还去过多次。我说,我有“三高”,西藏不敢去;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之前,我也不会去;余下的其他三个省市,近年内定会“涉足”。之所以这么喜欢旅行,并不是我想写很多的旅游诗,而是想踏遍祖国河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到外面看看世界、开开眼界,自然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正因为我喜欢旅行,所以也影响了身边不少文朋诗友,我们常常或随团、或自驾到全国各地去采风。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邵东作协常常组织会员“走出去”,先后组团到新宁崀山、绥宁黄桑、城步南山、邵阳县油茶基地和“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学院、新邵白云岩和白水洞、隆回花瑶、洞口系列宗祠和罗溪等邵阳市内景区采风,还到了双峰曾国藩故居,新化紫鹊界梯田,永州柳子庙、江永女书纪念馆、宁远九嶷山,怀化黔阳古城、洪江古商城,湘西凤凰古城、吉首矮寨、边城茶峒,张家界、天子山等省内景区采风,并先后组团赴湖北神龙架,重庆武隆,广西桂林、龙脊梯田、黄姚古镇,贵州思南、镇远,江西井冈山,广东韶关丹霞山等省外景区采风,开拓创作视野,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今年11月6—8日,应湖南省诗歌学会之邀,我与邵东市诗歌学会会长范朝阳赴岳阳县参加“美丽乡村·幸福小康”主题诗歌采风活动,先后到东洞庭湖、黄沙街“洞庭春”茶园、黄秀农耕文化园、铁山水库、张谷英村、新墙河抗战纪念馆等地实地参观考察。说实话,短短两天半时间,到过这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就写一首诗,鄙人才疏学浅,实在没那个水平。而且,我多年来坚持的一个创作原则就是:没打动我的东西我绝对不写,绝不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事。无疑,这趟行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船游东洞庭湖、远眺岳阳楼和夜宿张谷英村,因此,我只写了这么短短的三首。其中第一首《放歌东洞庭》初稿是这样写的:
就像绿色的虚无被放大
便嵌入沙鸥,江豚
和远处的青螺
不必太多
空气中还有传说
遥远的时光遂道那头
柳毅和龙女,两位湘妃
在烟波上洒下歌声
岸边的钓杆
悠闲地看歌声飘向芦苇和荻花
摇荡间,秋色起伏
诗歌这枚船票
载满清风
写好后,我将打印稿交给云雾茶庄庄主、诗人刘德林看,征求他的意见和建议。刘德林仔细读了几遍,委婉地说,总体印象不错,只是觉得前两段的句子表述值得斟酌、顺序需要调整,并就个别字句提出了修改意见。当天晚上,我反复思考,改成了在湖南诗歌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出的样子。翌日再给刘德林看,他认为这样一改,表达效果更好些。
二十年前登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急欲冲破胸腔而出
十年前登楼
和文友携起手来
要将这浩瀚洞庭,拥入怀中
如今,仅剩一点诗心
适合远眺
楼中,有人赏文论诗
有人凭栏指点
激动不已
船上,我凝神静想
微风划过湖面
前面是一人,一楼
身后有一山,一水
后采纳了当时在云雾茶庄休闲品茶的一位张总的建议,将他认为“二十年前”“十年前”这样太直白且缺乏诗意的句子作了修改。趁热打铁,我索性将第三首《夜宿张谷英村》也做了修改润色。其原诗如下:
不禁羡慕时光的偏爱
几百年了
迷了多少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村子的容颜依然精美,沉静
我想走到每一扇门前
看他们的内心世界
痛风发作起来
疼痛提醒我
弯曲的溪流已带走
很多,很多
夜色围过来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精神
在心中回响
个人觉得修改后的表述更加准确,诗意更加明朗,语言更加精美,读起来更有现场感和亲切感。不知各位文朋诗友是否有同感?当然,并不是说这组诗修改后就很完美了。我一直认为,“文无定法”“诗无达诂”。文学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这组诗的创作和修改,我切实感受到“好诗不厌百回改”的道理。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更加精益求精,力求实现更加完美的表达效果。年过半百的我,依然执著地走在追梦路上,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切实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以确保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不偏离航向,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进一步完善自己充满阳光芬芳的“诗意人生”。
行吟岳阳
(组诗)
唐志平
放歌东洞庭
绿色的虚无被放大
沙鸥,江豚,远处的“青螺”
被一一嵌入
烟波浩渺间,这生动的事物
被我的目光一网打尽
遥远的时光隧道那头
柳毅,龙女,寻夫的湘妃
在湖面上洒下歌声
飘向芦苇和荻花
摇荡间,秋色起伏
乘着诗歌这枚船票
载满清风
远眺岳阳楼
而立之年登楼
一股忧乐情怀
急欲冲破胸腔
不惑之年登楼,携手一群文友
要将这浩瀚洞庭,揽入怀中
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
仅剩一点诗心,适宜远眺
楼中,必有人赏文论诗
有人凭栏指点
船上,唯我凝神静思
微风掠过湖面
前面是一人,一楼
身后有一山,一水
夜宿张谷英村
不禁羡慕时光的偏爱
数百年了
白墙青瓦的古村
容颜依然精美,纯静
迷醉了多少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我想走到每一扇门前
窥探他们的内心
痛风噬心的疼痛提醒我
弯弯的溪流已带走
很多时光的留痕……
夜色渐围渐浓
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张氏祖训
在我的心头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