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创作谈1】李群懿:始于感动 方生好联
始于感动 方生好联
李群懿
变化的生活,难免自然而然的去情绪化,情绪这东西,白天启示周边,夜里时不时还会混淆于梦境,它起于内心,旨人顿悟,生命中喜怒哀乐万般情绪,便层层在感受的原野里萌芽、滋生,结成“感动”。这份感动又像蠢蠢欲怒的花蕾,终使人不吐不快,在大脑中,影生一份思考,开始挖掘寻找,用近似的文字把这份感动刻画出来。若炼一副楹联,突出画面感,形成一副艺术品,都要始于感动的力量!
写联是较曼妙的,像从陌生人到志同道合的人相处的过程,楹联,会因自己的思想逐步改进而越加完善,完成一副作品,像是生命里多了一位你了解的朋友,作者和楹联,两者感同身受。在生活中,我愿意在自己的情绪里抓拍细微,楹联的初稿,每副都是一份不同的情绪在操纵手笔起草,我将陆续把自己撰写楹联过程中的一点浅谈,逐一记下来。
1、写楹联初于感动。
感动,是比常态多出一步的那部分情绪。如,那些感动于身边的故事。那是在五年前,接近春节的一天,一位诗友,相邀县里几位师友去他家吃饭,诗友家是在乡村开超市的,腊月正是买卖兴隆的旺季,诗友为了招待我们却关了店门,行动体现了深厚的情谊,招待的是如此的周到!一路上很受感动,回来即写一副楹联:
诗友情:
关门谢客为迎客
品酒谈诗好作诗
我对撰写楹联的理解,像对写日记一样,没想流芳与世,只想偶尔翻开时,依然能看到那时的岁月还在熠熠生辉,凝聚着那时的感动,这是我爱着楹联的主要原因。
2、写楹联最须情景相融。
一道相同的风景,会完全因心情迥异而改变文风,心情若好,随处都会挤满阳光,不然,会径向相反。心情,像是一张无限大的便笺,蘸满情绪的笔墨,不敢虚度。
一次送儿子去上学校,我望着他爷俩上车后,一股落寞便油然而生,于是开始乱翻微信打发不平稳的心绪,我看到文友发的一张松花江的照片,画境中春江平稳,一艘船行驶于江面。使人不得不去联想,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何曾又不是像一艘船呢?离开父母的岸,驰骋在自己生活的波浪中,看着这张照片,结合心中这份难舍的心情,便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心逸春江岸:
风拭江屏云荡桨
枝衔天宇岸别舟
写联的过程,在这张春江图外,我还看到了自己,浮想才有了往来穿梭的鸟衔着小树枝,温暖的风拂着江面,白云投影水底,影幻如每个人都在生命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多少船泊在岸,多少船驶出岸,忙中求静,静中岂止又真的是静呢!所以只有把自己的这份情怀抒发在楹联中,让情感有了落脚处。
3、写楹联当是身体力行的一种表达。
从一个人心里的角度来讲,对景物人文总都会有自己欢喜的,且难以释怀,终会闲暇之余在脑海里重新审视一番,甚至从现实转入到梦境中去,对那万般美好的梦境,如杨树对春风的渴望。我曾在一场梦中,飘飞在一片山林的树梢上空,眼见树叶生绿,花蕾斗艳,这时,潜意识还很清楚,自己在召唤自己已过清晨快点起来吧,而这种感觉是使人留恋的,可又奈于现实,这种对梦境追逐的强烈欲望,促使我后来写了一副对联:
偶得联:
但觉晨梦美
惊醒画中春
这三副楹联,还都是处在原生态式,不是尽善尽美,我先是把它框在这,也是想框住那份感动,这样,美好的画面就不会丢失。感动是灵感的缔造者,如细细品味人这辈子,真的是难能可贵对一件事物生出感动!楹联像是一本书的序跋,楹联像是人生的上半辈子和下半辈子,楹联像是故乡和他乡,那么,就将自己的这份感动,让楹联去好好说话吧!
【作者简介】李群懿,现居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肇源县政协常委,《肇源文艺》编辑,大庆市十佳阅读服务志愿者。楹联创作获得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2014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2017年8月获得第十四届中国(三门峡)楹联论坛优秀论文暨中华楹联报创刊十周年征文优秀奖;诗词联入编《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时文精选》《中国农村金融》《中华合作时报》《中国诗赋》《中国文学》《百诗百联》《关雎爱情诗》《生活报》《岁月》《北大荒文化》《诗潮》三门峡《十年辉煌》等刊。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