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上位,往往是各方利益权衡后的结果

【前言】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张汤以罪自杀,有二子,张贺、张安世。武帝惭愧,为了弥补张家,以张安世为光禄大夫、尚书令。卫太子时,张贺为太子宾客,巫蛊之败,宾客尽诛,弟安世上书为哥哥求情,故独张贺幸免于难,但被施以宫刑,掖庭令以太监担任,所以张贺能够担任掖庭令。昭帝朝去世,宣帝朝追封为阳都侯,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这段材料,详尽的描述了张贺、张安世两兄弟对于汉宣帝的态度,把患得患失的政治心态体现得淋漓精致。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昭皇帝 元平元年 前74年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
既壮,贺欲以女孙妻之。是时昭帝始冠,长八尺二寸。贺弟安世为右将军,辅政,闻贺称誉皇曾孙,欲妻以女,怒曰:“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勿复言予女事!”于是贺止。
时暴室啬夫许广汉有女,贺乃置酒请广汉,酒酣,为言:“曾孙体近,下乃关内侯,可妻也。”广汉许诺。明日,妪闻之,怒。广汉重令人为介,遂与曾孙。贺以家财聘之。
【译文】后来,皇上嘱咐掖庭抚养照料皇曾孙(掖庭属少府管辖,原名永巷,戚夫人曾经关押于此,住的多是宫女及罪臣之后),并让宗正(刘德)把刘询的名字收录到皇家族谱。
当时的掖庭令张贺,曾跟过戾太子,怀念旧主恩情,又哀怜皇曾孙的遭遇,便很谨慎尽心的养护刘询,还拿出自己的钱给刘询用,教他读书。长大后,张贺想把孙女嫁给刘询。
当时昭帝刚刚加冠礼,身高八尺二寸(汉制一尺寸23cm,一寸2.3cm,八尺二寸为今188.6cm,项羽也是八尺二寸)。张贺的弟弟张安世时任右将军(武帝朝内朝地位高于外朝,内朝一把手大将军,外朝丞相,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右将军位在大将军、车骑之下,常委级别),辅佐朝政。
安世听到张贺在称赞皇曾孙,想把孙女嫁给他,便生气地说:“皇曾孙是卫太子(武帝戾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乱)的后代,能够以平民身份,得到天子赏赐衣食,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再提嫁孙女给他的事!”于是张贺作罢。
当时,暴室啬夫(掖庭暴室是染坊,宫人有罪大多囚禁于此劳动改造,吕后时期,戚夫人囚禁于此)许广汉(许广汉是太监)有个女儿,张贺便摆酒请许广汉宴饮,正是面酣耳热之际,张贺对广汉说:“皇曾孙是皇上的近亲,将来就是再差,也能混个关内侯,不如把女儿嫁给他。”许广汉答应了。
第二天,广汉妻听闻这件事,很生气。可是许广汉很尊重张贺的提议,就和皇曾孙订亲结婚了。张贺拿出家财作为聘礼让刘询娶许平君(广汉女儿)。
【解析】张贺想嫁孙女给刘询,可不光是出于报恩,而是政治投资。如果仅仅是报恩,张贺好好的把刘询养大,还教他读书,已经算报恩了。嫁孙女给刘询,其实就是看中了刘询的升值潜力。
但右将军张安世考虑问题明显比张贺全面得多。和刘询联姻,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个时候的刘询,命运还不明朗,而张家本身就已经取得较高的地位,再去冒险,不值得。
为什么说是冒险?
首先是来自汉昭帝的威胁。如果张家和刘询联姻,而如果刘弗陵死掉的话,刘询是有皇位第一继承权的。这个时候,刘弗陵连儿子都没有,辅政的张安世却干这事,如果有朝一日刘弗陵能亲政,绝对不会对潜在的竞争对手手软,张家就没有好果子吃。
其次是来自霍光的威胁。同为辅政大臣的张安世,是霍光把他从尚书令提拔为右将军、车骑将军,从位低权重到位高权重,如果张家和刘询联姻,一旦日后刘询上位,张家就有皇后之亲,这对于霍光来说是不可忍受的,张安世将变成第二个上官桀。
鉴于上官桀的教训,如果霍光还想扶持刘询上位,就不会容忍刘询有除霍光之外,再有强大的背景,所以很可能会清洗掉张家再扶持刘询上位。这等于为以后得罪霍光而埋下伏笔。
而鉴于父亲张汤的教训,张安世的政治风格非常的保守,绝对不允许张贺把张家推上风口浪尖,放在火上烤,因此张安世强烈反对张贺把孙女嫁给刘询。
鉴于张安世的意见,张贺退一步采取了更加温和的手段,为刘询娶了没有背景的许平君,同时许广汉又是自己要好的下属。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对于张家来说,没有了得罪汉昭帝和霍光的风险,同时又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日后如果刘询果真上位,皇后家的外戚也是亲张的。
对于霍光来说,就算他此时已经有了想扶持刘询的想法,但也不好明晃晃的把女儿嫁给刘询,而刘询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如果强压住刘询不准他结婚,反而会引起刘询的怨恨,与其让其他大家族乘虚而入,不如默认刘询娶一个没有家庭背景的妻子,日后当上皇后,也不会威胁到自己专权。
对于许广汉来说,无产阶级唯一可以失去的只有枷锁,许广汉区区一个暴室啬夫,能够和皇室联姻,平时想都不敢想,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和这种巨大的利益预期比起来,自己就显得一无所有了,冒点险又有什么关系呢?简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