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大事件(13)战争即将来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939年8月23日正午,两架“秃鹫”式运输机载着以里宾特洛甫为首的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在大使馆匆匆吃完午饭以后,里宾特洛甫就急急忙忙赶往克里姆林宫,去会见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

克里姆林宫富丽堂皇的大厅,挂满古老织花壁毯的墙壁,珍奇名贵的瓷器,古老的宫廷家具,插在花瓶里的大束玫瑰花,使得里宾特洛甫这个香槟酒商人出身的外交部长忍不住称叹。但是,给他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在办公室迎候他的斯大林,他穿着像镜子一样发亮的靴子,结实宽松的裤子和紧贴合身的上衣,没有佩带任何装饰品,粗壮的身材好像蕴藏着一种强大无比的动力,给人以严肃朴实、饱经风霜、意志坚定的感觉。

8月23日深夜到24日凌晨,苏德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对里宾特洛甫说,“苏联对这项条约是认真的”,说他“准备以人格担保,苏联永远不会背弃伙伴”。

在克里姆林宫的叶卡捷琳娜大厅为条约的签订举行了隆重的正式招待会。里宾特洛甫入场时,在门口伫立片刻,向在场者行了个法西斯举手礼,狂叫:“嗨,希特勒!”全场都紧张地等待斯大林的反应。斯大林微微一笑,伸出3个手指摸摸军服纽扣,装模作样地行了个屈膝礼,大家松了一口气,莞尔一笑。招待会后,斯大林说了句名言:“看来,我们胜过了他们,让他们言听计从。”

1938年,欧洲大陆风云变幻,战争危机日益临近。希特勒一面大肆叫嚣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法西斯德国咄咄逼人的气势,英、法等国一味退让,他们不做抗击德国的准备,却企图诱使希特勒向东进攻苏联,以待苏、德战争两败俱伤,他们则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祸水东引”政策。而斯大林知道使苏联在众多的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中生存并强大起来,太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和平时期来加强苏联的工业和军事方量,具有尽可能长期地推迟战争的爆发,苏联才有发展的机会,这样苏联一直把外交工作的重点放在和平与裁军上,几乎同所有的邻国都签订了互不侵犯的条约。但是,在纳粹德国的咄咄进逼下,这些条约都显得十分脆弱,所以尽管苏联对英法也不满,但与希特勒相比,斯大林还是愿意站在英法一边。然而在面对希特勒一次次背信弃义的无理要求和咄咄逼人的侵略气焰之下,以英法为首的西方大国仍然没有同斯大林合作的诚意,斯大林在等待。。。。。。

1938年9月,英、法没有通知苏联一声就和法西斯德国签订了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斯大林怎么能接受这种行为?斯大林仿佛看到不久之后苏联和德国在拼命的厮杀,英法却在旁边哈哈大笑。即使是这样,斯大林仍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提出由三大国缔结一项包括英、法、苏及东欧一些小国参加的有效的军事同盟,以维护欧洲所有国家的利益。谁知英法好久都没有反应,斯大林仍然在期待。。。。。。

恰在这时希特勒通过各种渠道向斯大林发出友好的表示。因为一次大战中两线作战造成腹背受敌的教训令德国记忆犹新,德国必须避免再次两线作战。希特勒说:“苏联是个庞然大物,吃了它可能被噎死。我将不从苏联开始。”1939年7月22日,苏、德贸易谈判正式恢复。7月26日,德国外交部里宾特洛甫在柏林豪华的施莱兹饭店,宴请了当时苏联驻柏林代表。双方兴致都很高,这顿饭一直吃到深夜12点半。在享用美酒佳肴的同时,这几位外交家谈到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其中谈到德国对苏联并无恶意,双方可以达成一项关于苏、德间有关相互利益的谅解。先后通过几个渠道表达了德国的意图之后,在政府所在的威廉街,德国人焦急地等待着要看苏联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柏林的密信不断地飞向莫斯科。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甚至亲自给莫斯科的舒伦堡发了一份标明“机密-特急”的电报,表示如果苏联政府同意通过驻德代表进行改进关系的会谈,他自己随时愿意并随时准备参加这种会谈。进入8月下旬,时间变得越来越急迫了。要完成元首规定的时间表,在秋雨大降的季节来临之前发动进攻并取得胜利,受命突袭波兰的两路大军应该立即进入阵地了。德国人开始有些坐立不安了。

与此同时,苏联与英法的谈判终于开始了,但进行得并不顺利。英国显然不把这次谈判放在眼里,居然派了一个低级职业外交官领着一群或是驾驶员或是作战军官或是退休人员去莫斯科参加谈判,而且还是坐了一条既载客又装货的慢船去的,在路上浪费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当时颇有幽默感的人士曾说,代表团在路上所花费的时间足够玛丽皇后号把他们送到英国去了。所以苏、英、法三国8月12日方才开始正式的谈判。

更具戏剧性的是,英国的谈判代表居然没有签订条约的权力。就这样,苏联人只能同这些既没有全权证书、也没有被授予签订军事条约权力的英国代表就关系到欧洲和苏联命运的问题进行讨论。英国政府原本就指令代表团拖延谈判,同时一直在同德国进行着幕后交易。因此,苏、英、法之间的谈判进行得十分艰难,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双方都存在争议。

可以肯定的就是在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苏外交攻势中开始走在了英、法的前头。在同德国与英、法同时接触的过程中,在同英、法无休止的扯皮的过程中,斯大林的倾向逐步明确起来。并且1939年7月的“诺门坎事件”,使苏联面临被德、日东西夹击的危险。苏联急需安全的保障。当然,同德国这个法西斯宿敌结盟对于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斯大林来说是痛苦的。因此,这个过程也并不十分顺利。但是,从8月15日到20日,苏、德两国为准备里宾特洛甫的访问还是进行了频繁的接触。

8月19日下午2时,德驻苏联的大使舒伦堡在克里姆林宫同莫洛托夫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进行得并不顺利,看起来,似乎无法一下子达到希特勒的要求。但是,就在这次谈话结束以后还不到半个小时,沮丧的德国大使刚刚回到大使馆,就听到了令他振奋的好消息,苏联同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8月21日晚上11点刚过,德国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突然中断了,广播员宣布:“德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已经协议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外交部长将在8月23日,到莫斯科完成这项谈判。”

8月24日双方终于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份条约,加上当时尚不公开为人们所知的《秘密附属议定书》,只不过才千字左右。但是,就是这区区千字的条约,带给当时驻莫斯科各国使团,继而带给整个世界的都不啻于一次强烈的政治地震。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仅意味着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争取到了一年多的准备时间,而且还为它建立“东方战线”,巩固西部边界,加强反法西斯的战略奠定了基础。苏联在这个时期里提高了苏军的战斗力,实现了工业战略上的东移计划。试想,如果纳粹不是在1941年而是在1939年发动进攻的话,苏联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秘密议定书的签订德、苏两个大国在东欧一些国家的领土上任意划分各自的利益范围,肆意践踏弱小国家意志、损害弱小国家利益的作法,既有悖于苏联和这些国家签订的条约、协定的精神和文字,更加违背了苏联外交所一直倡导的列宁主义原则和国际主义精神。

同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客观上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排除了最使德国担心的两线作战的危险,使德国最终做好了入侵波兰、发动世界大战的外交准备。就在8月22日,刚刚送走里宾特洛甫,希特勒马上向他的军事将领们宣布:“我已经完成了政治上的准备,以后的路要由军人来走了。”随即,他下达了实施人侵波兰的“白色计划”的命令。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闪电般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

(0)

相关推荐

  • 【校场】80年前的今天,苏德两国因何反目成仇?|德国|波兰|斯大林

    今天是2021年6月22日,80年前的今天,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行动的闪击作战,苏德战争爆发.从长远来看,这场战争牵制了德军大量精锐兵力,使之陷入了无尽的消耗战,间接导致了德军在北非.意 ...

  • 苏德联手发动二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签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立国七十多年唯一一个没有主动违背的条约,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英德勾结起来反对苏联存在的意图,更是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联合战线. 图丨<苏德互不侵犯条 ...

  • 世界历史大事件(1)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

    提起"布尔什维克"这个词,许多人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历史上,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共产党常常又被称为布尔什维克.那么,布尔什维克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要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

  • 世界历史大事件(3)萨拉热窝事件始末

    提起萨拉热窝,许多人也许并不陌生.它是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波斯尼亚的首府.它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其反抗法西斯的传奇式事迹被誉为英雄城市,而且早在1914年,就因为奥匈帝国皇太子在这里被刺杀而为全世 ...

  • 世界历史大事件(4)震撼世界的炮声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夜晚,寒风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上空呼啸.但是,市中央的各条街道上到处都晃动着工人.士兵和水兵的身影.他们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赤卫队和起义士兵,正在焦急地等待伟 ...

  • 世界历史大事件(6)分赃者的聚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之后,宰割战败国的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瑰丽的镜厅正式拉开了帷幕.法国刻意选择了开幕式的时间和地点.他们没有忘记48年前那耻辱的一幕:德意志帝国于1871年1 ...

  • 世界历史大事件(10)国际纵队与马德里保卫战

    1936年11月8日,马德里街头响起了用法语.英语.德语等唱起的<国际歌>,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第一支国际纵队来到马德里.在保卫新生的共和国.保卫西班牙的独立与自由的战斗中,国际纵 ...

  • 世界历史大事件(12)和平的悲剧——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15日,欧洲的天空是阴沉沉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从一清早就在匆匆赶路,他要赶往德国拜见希特勒.这个69岁的老头,生平第一次坐了7个小时飞机,又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接着又爬山,直到下午4时,才 ...

  • 世界历史大事件(25)神秘的“曼哈顿”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抢在纳粹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工程".这项规模惊人的工程最多时曾动用了53. 9万名科学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间谍,总耗资高达25亿 ...

  • 两大王牌下赛季即将驰援苏宁,一人表现可圈可点,号称吴曦接班人

    根据媒体报道苏宁外租的两位王牌悍将高天意和张晓彬,如今已经现身球队冬训.这两位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将参加苏宁第一阶段的冬训.如果不出意外,高天意和张晓彬下赛季将正式归队,再次身披苏宁战袍出战.高天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