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上海人81年的照相馆要搬了,它是沪上名人的时髦风向标

手机拍照遍地

仍然有一群人来这里

它代表的是上海曾经的时髦梦

靠近上海新天地,合肥路自带烟火气。早上9点,猪牛肉店门口排着长队,货车避开了无数辆电瓶车才卸下牛奶。最热闹的是烟杂店门口,10来个爷叔正在围观2只鹦鹉说话。

而拐进顺昌路路口,仿佛就与10米开外的世界完全隔绝了。

路口有栋灰白小楼。踏进门,摄影师黄沫华正在招呼一对老夫妻,“请在这里坐等一下,二楼的客人拍好,就轮到你们两位了。”

夫妻俩坐下,背后是挂满了相框的复古绿墙、木质的老式大画幅相机,每一处静谧之中都有故事。

照相馆内一景

从1940年代开始,人民照相馆就是上海时髦精都喜欢来拍照的地方。如果能在这里拍一套结婚纪念照,那更是可以炫耀一辈子的事情。

著名的演艺界明星们都在这里留下了无数回忆:梅葆玖姐弟、王丹凤、赵丹,还有意大利《时代周刊》著名记者洛蒂等。

上图:电影演员赵丹,下图:意大利记者洛蒂

人民照相馆在81个春秋里,看过淮海中路逐渐成为魔都的“时尚顶梁柱”,也见证了上海人的生活变迁。

如今,他们要在年底搬走了,搬去哪是未知数。

上周,馆内刚结束一场名为“昨日重现”的特别活动。顾客只要拿一张在这里拍的旧照片过来,就可以免费拍一套新的。两个礼拜有150多组客人来参加了活动。

01

一张相片里藏着一部家族史

来这里拍照的人,都有故事。

我走进照相馆时,摄影师黄沫华正忙着布景。他准备拍摄的客户,是一对刚满100天的龙凤胎。

“纪念照肯定来人民拍,”龙凤胎的妈妈留一头时髦短发,“我的结婚照也是3年前来这里拍的。”

拉开背景布、摆好椅子,黄沫华安排婴儿的外婆先坐了上去。随后在她胸口围一块纯白色的蕾丝布,正好罩住全身,最后在脖子后面打个蝴蝶结,外婆就成了一把人形沙发。

妹妹先拍。她坐在外婆膝头,背靠肚子,滚圆的眼睛转了两秒,一下子盯住黄沫华手里的铃鼓。

“格叽格叽,格叽格叽!”黄沫华一边摇铃,一边用手指轻挠她的脚底心,“我们乖囡囡笑一个呢,看这里,看这里……笑啦!笑起来好漂亮……”

这时,他身后的摄影师立马咔嚓一声按下快门。

拍完各自的靓照,龙凤胎坐到老式沙发上,准备一起拍合影。

龙凤胎的外婆走过来,“现在来人民照相馆拍张照片是真方便。放在40多年前,这可是一个新娘子的梦想,不一定能实现的。”

她和丈夫是工薪阶层,结婚的时候经济条件很普通,嫁妆也只有一条珍珠项链。而当时自己唯一的心愿,就是来人民照相馆拍张婚纱照。

结果两个人一看价目表发现,一张婚纱照起码要花掉其中一个人半个月的工资。

“舍不得,没拍。”阿姨说,“但是去年我们正好银婚,就过来补拍了。”

她打开手机给我看照片,老伴穿着挺括的西服,自己穿了一条典雅的白色礼服裙,脖子上戴着的珍珠项链,正是当年的嫁妆。

人民照相馆先前拍摄婚纱照的顾客

每个月里,人民照相馆都会接待不少这样的家庭。

有的人还没开始记事,就跟随父母来拍全家福,后来升学、毕业、结婚、生小孩,只要到了特别的纪念日,都会来这里拍一张照。

人民照相馆的会客厅

到照相馆里的人来来往往,让黄沫华最难忘记的,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

当时他手里拿了一张小时候的全家福,照片上的自己才2岁。

“黄老师,我想重新拍张一样的照片。”

黄沫华看了看他,“你人高马大的,站在后排中间肯定更好看一点。”

他摇摇头,坚持原来的pose。

黄沫华举起相机。

30多年过去后,取景框里还是原来的这3个人,只是襁褓中的婴儿成了背靠父母膝间的青年,父亲的背弓起来了一点,母亲仍然眉眼弯弯,不过笑意里嵌满了皱纹。

02

上海滩的特级照相馆

梅葆玖也是它的常客

当时的人民照相馆有多厉害,三天三夜说不完。

1940年,一个白俄罗斯人来到上海,开了一家名为乔奇照相馆的店铺。那时候它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一,众多明星爱来这里拍照留念。

赵丹、巴金,梅葆玖在这里留下不少肖像照片,店里至今还保存着梅葆玖姐弟的合影。

1959年之后,它改名为“人民照相馆”,并逐渐成了上海滩摄影界的顶流。

上世纪上海的照相馆分等级,最好的叫特级,后面紧跟一级、二级、三级……以此类推。想参与评选特级照相馆有个大前提:店里有特级技术人员。

人民照相馆不仅有特级摄影师,前期的化妆、后期的暗房、着色等部门也很完善。

豪华的技术阵容还要玩一把前卫的审美,就堪称无敌了。

上海拍人像的照相馆数不胜数,大部分都采用中间影调的拍摄手法,因为拍出来的照片平实、受众群广。

而人民照相馆却不想在一条稳妥的老路走到底,便自创了高低调的拍摄手法。

低调照片对比度鲜明,色彩浓重,看起来有种油画质感;高调照片明亮,容易让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风格。

拍完以后,照相馆挑选出最好看的摆进玻璃橱窗。每天都有路过的女孩子看着里面的照片,盘算着等到有一天自己攒够了钱,也要来拍一套。

上图:低调摄影,下图:高调摄影

03

上世纪魔都的时髦风向标

来这里拍婚纱照是梦想

1980到1990年代,人民照相馆迎来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历经多次搬迁后,最后选址在市中心淮海中路831号。

1982年,店面进行一番整体改造,单是外立面就赚足了回头率。

走过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照相馆门前凸起的“人民”二字。当淮海中路上的其他店铺招牌还在用扁平的招牌、统一的字体时,人民照相馆的招牌经过特别放大处理后,变成了立体的钻石形状。

淮海中路时期的人民照相馆门口

橱窗玻璃也和其他店面不一样,玻璃之间衔接的木条全部改成了不锈钢,线条简洁明朗,充满现代感。

走到店门口大门感应后会自动打开,这也是在淮海中路其他店铺不曾有过的设计。

淮海中路时期的人民照相馆门口

人民照相馆的主营业务也发生了变化。

40后、50后人生下的儿女长大了,今年家里姐姐结婚,明年轮到弟弟,后年是妹妹……还有不少以前生活拮据的人,为了却一桩少女时的心愿,而来到人民照相馆补拍婚纱照。

无论这个新娘是20多岁,还是50多岁,化妆都是她们在照相馆里最期待的一个环节。

店面把橱窗展示区撤下,把店铺打通,变成两个全透明化妆室,一共可以容纳6个人同时化妆。

化妆室内挂满圆球的聚光灯、大面积方玻璃镜,配置了米白色家具和玫红色的沙发转椅,每个摆设都让人有种步入电影片场的错觉。

90年代的化妆室

在这里,新娘享受的是女明星待遇:专业化妆师做全套妆容,发型师做最时髦的波浪头发型,外面还有把脸贴到窗玻璃上朝里面张望的“观众”。

拍套结婚照也能成为谈资,人民照相馆更受大家的追捧了。

04

谁都能当摄影师的年代

照相馆是用来做什么的?

到了如今,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每个人也都能自称摄影师。

人民照相馆也和之前不一样了。

人民照相馆的摄影棚外,布置有种复古感

1980年代初,陈师傅从摄影学校被派到人民照相馆工作,正好碰上了生意最兴隆的时候。

亲戚朋友问起他“你去哪里工作啦”,“人民照相馆”五个字从嘴里一出来,就是“体面”的代名词。

而体面的背后,也藏了无数个辛苦的日夜。

洗出来的底片上免不了有些许瑕疵,而那时候电脑技术还没普及,修复底片全靠修片师在底片上手工完成。

底片的黑白与实际照片成像相反,如果底片上白衬衫有瑕疵,就要用铅笔在上面轻轻涂画,把亮的地方涂黑之后,白衬衫就变干净了。

最耗心思的是面部修饰,眼窝周围的阴影不能太重,脸颊两旁的高光不能太亮,连一根一根的眼睫毛里面也藏着功夫。

为了让细节更精准,陈师傅在下笔之前,都把HB铅笔削得又细又长,这样握笔点就向后移动,手的影子就不会挡住视线。

可现在呢?拍完照立马就能看成片,想怎么修改就怎么改。

大部分年轻人甚至不再走进照相馆,打开手机后,1秒就能拍10张照,自己慢慢挑,再打开2、3个熟悉的修图app,对照滤镜、模版慢慢P图。

拍照成了和吃喝一样的日常,等候照片冲洗的焦灼感没了,仪式感也淡了。

前不久,人民照相馆刚办完一场“昨日重现”的免费拍摄活动。只要大家拿着以前在“人民”拍的照片来到店里,就会免费为你拍一张新的。

不少老客户打电话问:“你们就是原来淮海中路上的那家吗?”

他们来到店里拍完,拿到手的照片被裁切成整齐的花边,右下角印刻了经典的“人民”印章,终于握住摄影师的手说,“'人民’没变啊!”

能够压出“人民”字样的压花机

只有老师傅们知道,人民照相馆变了。

曾经的光环早已让度给新时代,照相馆逐步退到了幕布边缘。

在搬迁之前,他们计划在人民照相馆内举办一场回顾展览,让老顾客们、新顾客们重温一把光辉岁月。

可重温过后,它又会变成什么模样?没有人知道。

画家黄永玉曾经记录下旧时拍照前的“仪式感”:“明天到照相馆照相,全家洗澡的洗澡,剃头的剃头,小孩子的开裆裤改穿封裆的。”

为了“定格一瞬间”而做出的漫长准备,此刻的我们几乎再也无法想象。

文、编辑/Itsuki
部分资料来源于澎湃、搜狐、纪录片《上海1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