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民乐为什么没有和声?
一天我在弹琴,一年级的小孙子发出问题:
“你一只右手不就可以弹出歌来了吗?那只左手在那边忙活啥呢?”
“弹和弦呀。”
“那只左手不弹不行吗?你试试。”
我只用一只右手弹,孙子说:
“这不是挺好吗?要那和弦有什么用?”
我说:
你注意听,和刚才同样的这个曲子,我现在加上左手和弦,你听听跟刚才有什么区别?”
我两手一块弹,他一听,明白了:
“真的不一样,好听多了。”
“懂了吧?这就是左手和弦的作用,声音马上丰富了,厚重了。”
几千年来,古代民乐没有和声或和弦的概念。不管二胡、笛子,多少种乐器,基本就是齐奏,大家全奏同一个旋律,就算有差别,也不过京胡声音细些,低音二胡声音粗些。很难找到两种乐器,你拉5,他拉3,拉不一样的音高。更没有一种乐器,右手弹主旋律,左手弹和弦。
西方音乐对和声情有独钟,《大英百科全书》说:“世界上有许多音乐(如东方的深奥音乐)是'非和声’的。西方概念的和声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和声并非简单地发出两种音高这么简单,而是一定要符合数学规律的几个声音配合在一起才和谐。而且还要用到物理,即声学。虽然东方的古代数学也都很发达,但真正把数学和物理研究得很好的,我觉得西方技高一筹。
以数学方式来探究音乐美的第一人,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恰好跟中国的老子差不多大)。他是一个神秘学派的领袖,他们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黄金分割。他们的每个学员都要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还要经历一系列神秘的仪式,以求达到“心灵的净化”。成员中有人发现了无理数,他们认为破坏了“数学的和谐”,为保守秘密,竟将发现者坠海而亡。
正是这个神秘的毕达哥拉斯发现了音乐中的数学美。
公元前525年左右的一天早上,毕达哥拉斯在克罗顿城的街上行走。路过一家铁匠铺时,数学家无意中听到了铁匠打铁发出的声音。那是一种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和谐之声。很快,他被这种声音所吸引,并沉迷其中。
通过比较不同重量的铁锤击打声,毕达哥拉斯发现,音质与锤重有关,铁锤的重量越大,声音就高,震动速度也快;铁锤的重量越小,声音就低,振动的速度相对也要慢一些。由此,毕达哥拉斯测定出了各种音调的数学关系。
然而,毕达哥拉斯并不满足于此。从铁匠铺回到家里后,他又找出琴弦,继续进行实验。果不其然,他发现不同音高的弦长之间也有数学比例关系。比如,八度音程的弦长比是2:1(比如中音1和高音1),五度音程是3:2(比如中音1和5);四度音程是4:3(比如中音1和4)。现在我们学习音乐时,把这种关系叫做“纯音程”,属于和谐音程,以这种弦长关系制作的乐器律制叫做“纯律”。
由此,毕达哥拉斯得出一个结论,和谐的音乐乃是一种数的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所组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是音乐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们现在所用的和弦,正是在这种“和谐音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毕达哥拉斯得出一个结论,和谐的音乐乃是一种数的关系。
公元9世纪,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于是,这个所加的曲调与原来的旋律就构成了一种简单的"复音"组合。这种"复音"就叫“奥尔加农”。实际上等于一个低音声部。
也就是说,从这时起,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彻底分道扬镳。原来大家都是只有一个旋律在合奏,现在西方出现了另一个低声部,低四度或五度,也就是按照纯音程降低四度或五度,听起来比原来单调的一个旋律要好听得多,丰富得多。这种方法刚开始是按照主旋律的音符,点对点一一对应的降低四或五度,形成另一个声部。
后来这种复调音乐越发展越完善,不但下面加,上面也加。形成多个声部。而且已经不是像刚开始的“奥尔加农”那样,点对点一一对应,而是有各种变化,有时甚至反向,斜向进行,使得变化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著名的朝鲜歌曲《春之歌》,它的二声部就是这样一套低声部复调。我在学校时跟另一位同学合奏小提琴,主要就拉这支曲子,他第一部,我第二部,那声音听起来非常好听。我同学故意减小音量,叫我加大音量,他偷偷独自享受和声效果之美,把我当卖苦力的傻小子了。
其实家里如果有琴,自己也可以体会这种“双音”效果(不是两种不同乐器的“双音”,而是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同时响),比如在琴时同时按响1和3(或者3和5),声音立刻比一个音好听。当然,不能同时按响1和2,那就不好听了,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后面再讲。()图片来自网络)
文/闲云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