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好书 |在世界粮食日之际重新认识粮食安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一、关于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二、什么是粮食?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以淀粉为主)和蛋白质。大部分情况下,狭义的粮食概念仅指谷物,包括麦类(小麦、大麦、皮麦、青稞、黑麦、燕麦等)、稻谷类(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深水稻等)和粗粮类(玉米、高粱、荞麦、粟、黍等)三大类。广义的粮食概念除谷物外,还包括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粮食作物,如大豆、红小豆、绿豆、黑豆、青豆、木薯、番薯、土豆等。
中国自1994年起将粮食定义为五大类: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其他(包括薯类、小麦以外的其他谷类、大豆以外的其他非蔬菜型豆类)。在统计粮食产量时,豆类按去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每5千克鲜薯折合1千克粮食计算,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独立国家联合体(以下简称“独联体”)成员的粮食概念与其他地区略有差别。从成员国《粮食法》、独联体《提高成员国粮食安全构想》、欧亚经济共同体《粮食安全技术标准(草案)》、俄白哈三国关税联盟《粮食安全技术标准》等法律文件中可知,俄语表达的“粮食”有两层含义。
(1)狭义的粮食,指的是“谷类、豆类和油料作物的果实,可用于食物、种子、饲料和技术等用途”。对应的“粮食安全”指的是“粮食生长周期各阶段存在供应不足风险,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程度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看,可造成民众生命和健康损害、侵害消费者利益”。这一概念比中国使用的狭义的粮食概念更宽泛,多一个油料作物。中国认为油料作物属于经济作物范畴(与谷物并列)。
(2)广义的粮食,意义相当于联合国的“食品”或“农产品”,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油料作物、蔬菜、水果、畜牧产品、水产品等所有用于食物、饲料、种子和工业原料的农产品。对应的“粮食安全”是指“一种经济状态,无论国内和国外环境如何,均拥有足够的相关资源、潜力和保障,确保居民获得必需的生理营养需求”。而“粮食独立性”是指“在满足人体基本食物需求的前提下,本国重要粮食品种的年产量不低于居民年消费量的80%”。
三、什么是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有效应对。1979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将每年的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各国关注粮食问题。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简而言之就是“买得起、买得到、买得好”。随着时代变化,粮食安全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大,不同时期的政策选择及理论研究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反映出粮食安全问题本身及其技术和政策问题的复杂性。
虽有古谚“民以食为天”,但是作为一个正式概念,“粮食安全”这一术语是在二战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发展形成的。当时欧洲饱受战争创伤,许多地方深受饥饿之苦,饥荒时有发生。1943年,44个国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温泉城召开会议,研究“在粮食和农业方面如何实现免于匮乏的自由”等问题,并得出结论:“免于匮乏的自由意味着每一名男子、妇女和孩童都拥有牢靠、足够和适当的粮食供应”,其中“牢靠”是指粮食的可获得性,“足够”是指粮食供应的数量充足,“适当”是指粮食供应的养分含量。与会者认为,二战后初期最紧迫的需求是对谷物和其他粮食的需求,以便维持起码的膳食热量水平;待主粮产量水平恢复后,则需要提高那些富含维持健康所需营养素的食物的产量;另外,贫困是饥饿和匮乏的首要根源,从长远看,全球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是减少贫困和实现充足营养保障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20世纪 50~60 年代,世界粮食和农业政策主要侧重于提高主粮品种(尤其是小麦和稻米)的生产率、产量和营销,而“依托减贫实现免于匮乏的自由”这一长远目标并未受到重视,主要粮食出口国手中持有大量余粮。1966 年,联合国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其中第11条规定:“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物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各缔约国将采取适当的步骤保证实现这一权利,并承认为此而实行基于自愿同意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二、本公约缔约各国既确认人人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应为下列目的,个别采取必要的措施或经由国际合作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具体的计划在内:(甲)用充分利用科技知识、传播营养原则的知识、发展或改革土地制度以使天然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等方法,改进粮食的生产、保存及分配方法;(乙)在考虑到粮食进口国家和粮食出口国家的问题的情况下,保证世界粮食供应,会按照需要,公平分配。”
20世纪70年代初,受连续多年的极端气候影响,全球粮食歉收,世界粮食库存锐减,加之苏联在国际粮食市场大量抢购,世界粮食供求失衡。同时,国际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暴涨,进而带动农资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对动荡的粮食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粮食市场长期积累的各种压力集中爆发,全球粮食价格普涨,引发了1972~1974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发展中国家遭受的灾害最深,它们迫切要求改变国际粮食生产和供应的不合理状况。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召开世界粮食会议的倡议。1973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于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一次世界粮食会议。1974年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通过了《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和《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以“粮食供给”为出发点定义粮食安全,即“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利用需求,并能应对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此外,会议还提出了衡量一国粮食安全的具体指标,即粮食库存量至少应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7%~18%。
1996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WFS)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重申“粮食安全”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满足其膳食需要和饮食偏好,过上积极和健康的生活”,“粮食安全行动应当确保粮食体系向所有家庭提供获取充足、适当和安全食物的稳定渠道”。这一定义确定了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可供量(availability)、获取(access)、稳定(stabilization)、利用(utilization),同时也包含涉及食物和护理的“良好营养”等各个层面。其中,可供量是指提供数量足够和营养充分的食物;获取是指个人有能力买得起能够满足营养需求的食物;稳定是指人们在任何时候(包括突发危机)都能够获取粮食;利用是指人们有能力和条件不仅通过适当的膳食,而且通过清洁的水、适当的卫生条件及其他非食物性因素来利用粮食。
从上述历程可知,1974~1996年,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已发生质的变化。1974年的定义关注粮食供应(supply)和人类生存的本能要求,强调粮食的最基本数量要求,即“够吃”,保障粮食的可供应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各国和全球粮食价格稳定。而在1996年的定义中,食品安全成为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粮食安全包括了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可供量、获取、稳定、利用),对粮食的要求不但要“吃饱”,更要“吃好”,“营养维度是粮食安全概念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工作的固有组成部分”。该定义中对粮食选择偏好的要求,体现了粮食本身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宗教和伦理价值,粮食安全上升为人的基本政治经济权利,以至“粮食权”(right of food)成为2007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
粮食安全的定义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以用来制定、执行和评估相关政策和计划,同时它也是一套责任系统,是一个由世界、地区、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组成的庞大的有机责任系统,帮助人们实现积极和健康的生活,奠定世界和平和有序发展的基础。缺乏粮食安全保障的直接后果便是营养不良和饥饿。在实践中,饥饿程度和贫困水平往往是衡量各国粮食安全的两个硬指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消灭贫穷和饥饿”中确定的目标之一,便是要在2015年前,全球每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口比例和挨饿的人口比例相比1990~1992年的比例分别降低一半。
目前,各国均面临加快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抗通胀能力、提高农业企业管理和生产效率、降低粮食金融化影响等重任,单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合作需求强烈。
在世界粮食日之际,我们要向大家推荐的《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一书整理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农业状况,分析地区内其他区域国际合作机制中的农业合作内容及其经验教训,研究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我国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中的作用,增进区域农业发展,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推动区域和平稳定发展。
书名:《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作者:张宁 杨正周 阳军 著
出版日期:2015年3月
定价:99元
ISBN:978-7-5097-7070-2
作者简介
张宁,1971年出生于山西。先后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主任、研究员。
中文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1
第一节 全球粮食供应形势/1
第二节 全球粮食消费形势/8
第三节 全球粮食贸易形势/16
第四节 全球粮食安全的机遇和挑战/26
第二章 俄罗斯的粮食安全/34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34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40
第三节 粮食生产/52
第四节 粮食消费/67
第三章 哈萨克斯坦的粮食安全/83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83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95
第三节 粮食生产/106
第四节 粮食消费/117
第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的粮食安全/133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133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和农业生产主体/141
第三节 粮食生产/147
第四节 粮食消费/155
第五章 吉尔吉斯斯坦的粮食安全/165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166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176
第三节 农业生产/186
第四节 粮食消费/195
第六章 塔吉克斯坦的粮食安全/204
第一节 土地、气候和水资源/204
第二节 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发展战略/209
第三节 粮食生产/218
第四节 粮食消费/224
第七章 中国的粮食安全/233
第一节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粮食生产支持政策/234
第二节 粮食生产/242
第三节 粮食利用/246
第四节 粮食对外贸易/250
第八章 中国农业对外合作与西部农业布局/263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中亚新政策/264
第二节 中国境外农业资源利用现状/274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的农业发展布局/286
第四节 新疆的农业布局/295
第九章 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的农业合作潜力/304
第一节 基于贸易特化系数的模型(TSC)/306
第二节 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315
第三节 基于GM模型/327
第十章 中亚地区的区域国际合作机制/337
第一节 独联体/338
第二节 欧亚经济共同体/346
第三节 欧盟“伙伴关系”与农业合作/358
第四节 美国的中亚战略/366
第五节 国际组织主导的国际合作机制/372
第十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及其农业合作/382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内部制度/383
第二节 当前合作环境/392
第三节 当前合作特点与未来合作方向/400
第四节 农业合作现状/404
第十二章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的特点与影响因素/412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农业生产特点/413
第二节 合作的内容与原则/418
第三节 影响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农业合作的因素/428
附 录/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