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不是单纯取决于心态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一般与财富多少没有多大关系,而仅仅是与人的心态有关。
      范伟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与王志文有以下一段关于幸福的经典对白:
      王志文:什么是幸福?
      范伟:“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去厕所,就一个坑,你先蹲了,你就比我幸福。”
      这段关于幸福问题的对话十分朴实、真实。对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肉包子、棉袄、蹲茅坑……都是自己的物质需求;另一层意思是与他人相比,他们要比自己幸福,“人比人,气死人”,这是心态上的不平衡。由此可见,人对幸福与否的感受,一方面会受到物质方面的客观需要的影响,一方面也会受到精神方面的主观需要的影响。
      幸福感是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即使拥有同样的一杯水,就像阿富汗诗人乌尔法特在他的散文诗《生活》中所描写的那样,“仰在树荫下躺椅”上的人,对一杯水的喜悦肯定比不了“山上下来的牧羊人”。中国自古就有“人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意识。如果一个人干活儿多,食量大,他在工地上想多拿一个肉包子。同行的工友中有能够谅解的,也会有忿忿不平的。能谅解的人有他的道理,这人虽然多拿一个肉包子,但他食量大,干活儿多,贡献多酬劳也应该多一些,这很正常。忿忿不平的人觉得大家都只拿一个肉包子,你凭什么多拿一个?不公平啊!因此,不管是遇到同样的物资,还是遇到物资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不同人的心态会有所不同,他们的幸福感也就相应有所不同。从这一角度去考察,好像人的心态对幸福与否的感受的影响是更大一些。
      马斯洛(1943年)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去实现某些需求,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描绘成金字塔式的五个层次。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人身和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金字塔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 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 需求)。
      生理的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安全需要: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例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尊重的需要:马斯洛分为两类,①尊重自己(尊严、成就、掌握、独立);②对他人的名誉或尊重(例如地位、威望)。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在五个层次的基础上,马斯洛后来还插入了三个需求:
      认知需要:知识和理解、好奇心、探索、意义和可预测性需求。
      审美需要:欣赏和寻找美,平衡,形式等。
      超越需要:一个人的动机是超越个人自我的价值观。例如,神秘的经历和对自然、审美体验、性经验、为他人服务、追求科学、宗教信仰等的某些经验。
      五个层次需求的金字塔模型变成了八个层次。是马斯洛对人类需要金字塔模型的最终修正。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理论,明确了人类需要满足的先后顺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超越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支持了马克思关于人类需要的政治经济学主张。“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综上所述,一个人是不是觉得生活幸福,要根据他各个层次的需要能不能得到满足才能确定。物质层面的需要一般会优先于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吃、喝、住、穿等物质层面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才能追求更高层面的政治、科学、艺术等精神层面的目标。幸福感与一个人的心态确实有非常大的关系,但幸福感又不是完全由心态决定的。人生的幸福水平也需要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满足来支撑。
      当然,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即使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一些英雄豪杰也会为了人类更崇高的正义事业而赴汤蹈火,奋不顾身。
      一个人幸福与否,与他所身处的社会和国家的整体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天灾人祸,兵荒马乱,贫病交加,缺衣少食,居无定所,暴力横行……,再好的心态也不可能感到幸福。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即使身处社会底层,即使有再多的生活困难,要让自己求得高于现存状态的幸福生活,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幸福生活不能靠求神拜佛获得,不能抱着“等、靠、要”的侥幸心理傻傻地活着。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用智慧和勤劳去创造。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及其所带来的能满足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经济收入,是打造幸福生活的基础。新华社记者2021年3月26日报道了广西隆安县盲人木工卢祥宁自立图强的感人事迹。卢师傅3岁时因病致盲,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55年的盲人。身体健康条件先天不足,但他起早贪黑地摸索、苦学自己喜爱的木工活儿,居然凭借娴熟的木工手艺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全家,他靠的是什么?不就靠一种自强不息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吗?
      总而言之,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人际和亲密关系,一定的生活水准和令人满意的工作等等主客观存在,是决定个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的感受主要靠心态,但不是单纯取决于心态。
(0)

相关推荐

  •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爱心]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的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法律道德伦理宗教的出现,正是为了保障这种安全性.同时也透露出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人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安全感的,跟动物世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类 ...

  • 在浮躁时代中,我们如何认识幸福、把握幸福?

    幸福, 是指一个人的需求 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 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 幸福并不与快乐.快感.方便完全划等号. 幸福可以划分为四个维度,满足.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 ...

  • 给你幸福,你就能认出来吗?

    什么是你想要的幸福? 对一个在写字楼里目盯电脑屏幕.手速疾飞敲打键盘的上班族谈幸福是奢侈的: 对一个"双十一"后收快递收到手软的"买买买"族谈幸福是满足与虚无并 ...

  • 一天赚208万上热搜,拥有多少钱才最幸福?什么事比赚钱更快乐?

    最近,某女明星再次登上热搜.她拍的一部电视剧,77天的时间内赚了1.6个亿,换算下来,相当于每天208万,比许多人10年的收入还高.即便如此,她仍然选择偷税漏税,获得更多的收入,甚至如此高的片酬本身也 ...

  • 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还是年薪百万?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物质与精神是否可以兼得,历来都争论不休.寻求更多物质,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于物质丰盛处经营.算计.篡取.豪夺. 衣食住行不匮乏时,精神上的丰赡与满足即刻就浮现出来占据 ...

  • 随笔||祝你快乐

    祝你快乐 刘世申 端阳节快到了,微信上开始相互祝愿快乐幸福.可见快乐幸福是人类恒久不变的追求. 快乐和幸福某种意义上同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笔者认同的是:快乐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惊喜感.舒服 ...

  • 人生的好坏都取决于心态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完全白费,你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都是在对未来积累.世界上什么都不公平,唯独时间最公平,你是懒惰还是努力,时间都会给出结果!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 ...

  • 李子清:祸兮福所倚,好与坏取决于心态

    失败:可怕吗? 只要在做事,就有可能  失败!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渴望 成功:更是所有人都 害怕 失败.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我,XX项目失败了,怎么办?XX公司因为没坚持住,倒闭了,怎么办? 很多人 ...

  • 人生的好坏都取决于心态!

     人生在世,无法预知未来.幸与不幸,总须坚持到最后才能知道.有时候,明明很幸运的人,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乐极生悲倒大霉:而有时明明很倒霉的人,只因平静地面对不幸,反而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所以,人生的好坏都 ...

  • ​幸福取决于心态

    生活在这大千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在追寻着什么,有人追寻理想,有人追寻金钱,也有人追寻心中的执念,而这些只是一种过程,它的终端是幸福. 幸福是灵魂感知快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外在经历必须有感受 ...

  • 人生的境遇,取决于心态。所谓门坎,迈过就是门,迈不过就是坎

    旅途趣闻 2020-11-07 12:15 1.抬首回眸间,天涯海角各一方.相思无绪眼迷漓.点点滴滴伤心最,晶莹如珠散落地,零乱无主皆跌碎,滚落俗尘,难觅其踪.奈何,有心漫天结情网,无意入世丝千结.今 ...

  • ……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取决于每天的心态,女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好的心态。

    ​一个人生命的质量取决于每天的心态,女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好的心态. 独立.平和.感恩.善良.宽容.坦然,一旦拥有了这些心态,无论一个女性从事什么职业,家庭是否幸福,孩子是否出色,她的眼神都会清澈,神情都 ...

  • 积极还是消极?你的心态取决于自己!

    积极的心态 使伟人不同于凡人 积极的心态,可以产生超常思维,可以挖掘人身潜能,可以培养创造性,可以造就革命性,可以决定你的未来--成功.永远的成功. 反之,消极心态只会使人保守.自满.怀疑.恐惧.抱怨 ...

  • 波粒二象性揭示:世界的样子、生活的状态取决于你的意念、心态

    物理中经典的量子力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或者理论"波粒二象性".表达的是在对"光"的研究中,发现光既有波的特点,也有粒子的特征,因此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理论发展过 ...

  • 康剑飞:事物有没有用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所以我们不用害怕失去

    这是邸特绿影视公司推出的记录片,毫无计划,随意拍摄,不设话题,最大可能的做到不精致. 传统版画的工作逻辑相对于面对画布绘画来说我总觉得更偏于理性,这种理性思维在今天看好似更近于当代艺术的工作逻辑.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