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写实、写意都不能无病呻吟
关于中国画的发展问题,我一直是这样想的,还是要沿着传统的道路发展,同时吸收外来的——不管是东洋的或西洋的,凡是有成就的优秀的东西,都应吸收。但目的要清楚,吸收外来的东西是为了发展我们本民族的艺术。
艺术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的,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吴道子的壁画都是应时而生的作品。唐代因为佛教盛行,因而有很多不朽的宗教题材的作品。西洋的文艺复兴运动也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掀起的。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有责任为中国人民服务,有责任发展自已民族的艺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用自已的感悟画出来画来,通过诗、书、画结合着表现出来。
古人画画是画意,有“得意忘形者知之甚鲜”之说。“得意忘形”就是写意,写意画大笔一挥写出意来,工笔也可以“得意”。画家的修养很深,达到炉火纯青时,把全身心的感悟都投入他所画的画中;为了表达自已的感悟,就冲破造型的束缚,自已想收也收不拢了。
写实、写意都不能无病呻吟,技术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的艺术活动要合乎自已的国情,走自已的路,用自已的方式,继承和发展我们自已的传统。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有些中、青年画家,曾经表现出无知。如果真正了解了我们的传统,就会沉香愈学愈不够。我们的文学家、画家是在我们的土地上出生成长的,几千年来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始终贯穿着我们的一切,那就是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一个民族的优秀的东西是消灭不了的。如果一打就倒,一冲就垮,说明不优秀了。
许多工艺品是根据当时各阶层的需要而创作的,不是脱离生活、脱离需要而产生的。现在有些画家的作品,国内的人看不懂,国外的人也看不懂,不被承认,应该说是失败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必须对生活有真情和挚爱,如果单纯追求形式,生活上空了,在画面上也就空了。
明、清临摹成风的时候,一些人钻在故纸堆里出不来,谈不到创新。现在的年轻人有造型能力,有绘画技法,不过也要了解一下故纸堆是什么,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不够在什么地方,这是学习传统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有的年轻人一开始就搞虚无主义,把传统说得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觉得自已比传统高明。如果钻进去、就会觉得我们的传统很深很厚,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