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寻常事的“老班”

有着十几年教龄的韩素静,曾如许多教师一样,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教育时光,是丈夫的一句话、一个教育小故事让她醍醐灌顶,终于从专心“管”学生的“警察”变成了不要权力、只认学生的“傀儡”班主任。如今的韩素静已变得成熟、稳健,她的课堂亦如她希望的那样,成为了学生心灵的栖息所和温暖孩子童年与梦想的地方。

放权,让学生收获尊严

1999年,我初任教职就做了班主任,和许多刚刚踏上讲台的教师一样,面对捣乱的学生、繁重的工作,我嘴勤、手勤、口勤、腿勤,一头扎进“看”班和“管”班的“围城”,早出晚归地扮演“保姆”和“警察”的角色,焦头烂额、身心疲惫,就连做梦都想着怎么“管”学生。

看着忙于“对付”学生的我,丈夫忍不住说:“大禹治水尚且需要疏导,要知道,你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啊!”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养鱼重在养水,育人重在育心。教育,靠的不应是堵截,堵截带来的不是“死水一潭”就是势如破竹的“崩溃”。

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这样一个教育小故事:一个魔鬼在人的必经之处放置了一只箱子,凡路过的人,都会被他塞进箱子里,而当人再从这个箱子走出来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人全都变得一模一样!

在这个故事中,魔鬼是教师,箱子是学校,学校就是把人变得一模一样的地方……不!我不要做魔鬼,不要抹杀孩子的个性。我要还学生做孩子的权利,要让学生个性张扬!于是,我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自我管理,让学生在活动中彻底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我要把教室打造成一个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一个润泽孩子生命的场地。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收获成功的喜悦与尊严,我决定在班内组建“智囊团”。“智囊团”由3~5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结组,负责策划本学期班级的活动。

“智囊团”的学生要从活动的策划、程序设定、活动道具等方面给出完整的方案,从比赛的时间、地点、形式、用品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协调。

那次的歌咏比赛让我见识了学生的实力。“歌咏比赛智囊团”根据班级情况选择了歌曲《中国人,黄种人》,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首歌,更不要说出谋划策了!比赛前两天,“歌咏比赛智囊团”设计好队形进行排练。排练时,队形从入场的4列纵队几步变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整个过程速度快、队形齐,排练一次成功。这时,“歌咏比赛智囊团”成员苗妙淼询问我是否可以为这次活动重新制作一个横幅,因为我班班训的横幅已经用过很多次了,早就没了新意。我没有答应,但允许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且事后要恢复原状。第二天,他们果真整合出一个新的条幅,还找来吹塑板,制作成了“中国人”、“黄种人”6个大字的底板。比赛时,当我们的队伍出现时,当我们的队形变化时,当我们的横幅拉起时,当我们依次举起“中国人”、“黄种人”的标牌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大化小”要有勇气

我见过这样一个班级,教师不喊学生不叫名字,而是直呼学生的考试名次。脸上贴着分数标签的学生,在教师面前早已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刻板的数字编号。

在那样的教师眼中,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是“大事”,让学生死记硬背答案是“大事”。但事实上,与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相比,分数这样的“大事”才是“小事”。作为一个班主任,首先要有生命意识,不管这个生命是健康还是残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聪慧还是愚钝,是美丽还是丑陋……

班主任要把“大事”化作“小事”,就要坚守学生立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不是关注领导的脸色;关注活生生的学生,而不是试卷上无情冷漠的分数;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成长者,而不是马戏团里等待驯化的动物;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长长的未来;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教给他们生存和生活的智慧。

“小变大”要有智慧

在学生成长的路上,我们只能陪他走很短的一程,许多年后,我讲授的知识这件“大事”他会忘记,但也许会有那么一件“小事”他却牢记在心里,而那件“小事”很可能改变了他人生的方向。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坚持“五个一”是大事。“五个一”就是5项常规性语文作业,每日一词——每日讲述一个成语,每日一句——每日记一句格言,每日一话——每日写一篇心里话,每日一篇——每日读一篇经典美文,每周一首——每周背诵一首诗歌。在我眼里,这些就是“大事”,这比写语文卷子上的练习题要重要得多。

每年开展“小脚丫走濮阳”活动是“大事”。所谓“小脚丫走濮阳”就是全班学生组成“驴友团”,骑自行车外出郊游。每次郊游都不只是身体和精神的放松,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既锻炼了体力、磨炼了意志,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完成自我教育,真正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办活动征求学生意见是“大事”。曾有人提议利用周末给学生补课,学校领导建议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的意见,只要家长同意便可实施。我觉得这样忽略了学生的意见,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来学生的“反抗”,因为来上课的是学生,他们愿不愿意参加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召开家长会之前,我先在班内征求学生意见。

总之,在我的班级,春天开展“小脚丫走濮阳”活动是大事;夏天冒着炎热组建“家访团”家访是大事;秋天开展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等活动是大事;冬天去操场纵情打雪仗是大事;师生间进行日记和信件交流是大事;创建班级文化,制定班规班纪和班训、编撰班歌、给班级起名字是大事……正因这一件件大事,我班的教育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让其他班级的孩子很是羡慕。我班的孩子也萌生了“我的班级最优秀”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对自己更加严格,精心呵护着这份荣誉。

“错事”才是“平常事”

我认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重复犯错、改错的过程,所以在某些方面,犯错比取得高分更重要。但我们却容不得学生犯错误,班主任总是把犯错的学生请到办公室“喝茶”,在那里,学生享受的是办公室里所有教师“群起而攻之”的待遇。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越着急,越批评,学生越不能令教师满意。学生真的做错了吗?教师何尝不是把“错事”当“平常事”!

每每遇到学生“你抓我一下”,“我挠你一把”的情况时,我会提醒自己:不要着急,这只是一件“平常事”,不是“错事”,对学生发火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我会让涉事的每个学生找出自己在这次事件中的3个过错,谁先找到谁才能回教室。谁找不到,老师就一直陪他站着想。

学生迟到、作业没完成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谁没有睡过头的时候,谁没有想偷懒的经历?所以,面对这样的平常事,一味批评和指责只能让学生编造更多的谎言,只能将学生更牢固地困在教师的对立面。此时,我总是轻轻告诉学生:孩子,下不为例!

某次期末考试前,我去考场清点人数。刚走进考场就听到一个学生嬉笑着说:“老师在数人呢。”一句话,惹得好几个学生偷笑不已。我没有沉下脸批评他,而是接着数,数完后,我微笑着说:“刚才老师不是在清点人数,而是看有没有比你更帅的……”话音一落,他腼腆地低下了头。

曾经有个学生,在中考前一直用铅笔写作业,问他为什么不用圆珠笔或者钢笔,他只生硬地回答“没有”。听他这样说,我没有生气,而是把他带到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自己的钢笔给他:“中招考试用铅笔写考卷是要按零分处理的,你先用我的钢笔吧。”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用铅笔写过作业。

成长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出现一些疏忽或者小差错,面对犯错的学生,我总是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样对待我?当我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我还要追问自己: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吗?

“歪事”当“正事”

班主任都喜欢乖巧听话的学生,喜欢言听计从的学生,喜欢教师一说话他就三点头的学生,喜欢一切都顺着教师的学生。因为他们不会制造麻烦,而且能让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但是,教育是立人的事业,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让学生勇于对权威说“不”。这是很多教师不愿、不敢教给学生的,而我却把这种“歪事”当成“正事”做。

为鼓励孩子说“不”,那一次,我甚至给一个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她一学期和我吵两次架。

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许多教师都很喜欢她,因为她老实听话,但在我眼里,老实听话是她致命的缺点。因为她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身为班主任的我,有义务、有责任帮她改变。于是,我郑重地给她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这学期要和老师吵两次架,还要把老师气得发抖。”女孩的眼睛瞪得大大,她怎么也想不到,老师会给她布置这样一个作业。一学期下来,尽管她没有和我吵架,但她已经敢在班主任面前说“不”了!孩子,你要一定学会说“不”,只有敢说“不”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我不仅鼓励学生和自己吵架,还“煽动”学生找校长谈判。学校安排春游,却没安排初三年级,因为“初三学习任务紧张,所有的时间都要用来学习,所以不能外出郊游……”看着学生不满的神情,一个念头忽然一闪:我何不来个“挑拨离间”,“煽动”学生找校长“谈判”呢?在我的“煽动”下,学生们有了维权意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准备,他们终于站在了校长面前,向校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谈判”的结果并不重要,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尝试,就已经足够了。

教师的双肩,一头担着学生稍纵即逝的现在,一头担着学生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这需要班主任将精力放在如何凸显学生生命意识和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上,陪学生走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学生的一个眼神就是一个故事,班级的一次活动就是一个思考,和学生的一次谈话就是一个道理……这一切,都引领我向教育的深处探索、前行。

(来源:中国校长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