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偶感(四题)
学诗偶感(四题)
(1) 最好诗中无修辞
在读诗写诗的路上,一天,我突然感到:最好的一类诗中无修辞,大都采用直说或白描。例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如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可以举出许多,这些诗里都没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他们的诗都是最好的诗。
我们再看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末一句用了比喻手法。李白的这首诗当然也算好诗,但给人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寄蕴远不及前面提到的那类诗。
为何对诗的美感会出现前面那种情况呢?我以为:自然美是最高层次的美。直说、白描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是自然的流露,是自然的方法。用了修辞手法的害处在于:一是有机巧之意,匠心之嫌。本来不美,化了妆才美。二是修辞固定了想象的对象。从而控制了想象的空间。如前述李白将“瀑布”比作“银河”之象,就限制了想象的对象。读者一旦了解了“银河”之象,便无其它象可视。这种美感会很快消逝。其弊是难以给人难尽之象;三是当修辞用得与整个意境不十分融洽时,就显得更为蹩脚。如杜甫的七律《永怀古迹》之中将诸葛亮比作“万古云霄一羽毛”,就很不贴切。是形容诸葛亮的高洁吗?用“羽毛”这一“虚物”喻诸葛亮这一“实体”毕竟牵强(此乃做律诗求押韵之弊);四是根据笔者的经验,用修辞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往往是情乏象枯之时,便用干瘪之情去取他山之象,最后而达做诗之意,这样当然写不出最好的诗。许多用修辞手法写出的诗往往是文字游戏。
我说最好诗中无修辞,不是反对用修辞手法写诗,而是说:再高明的修辞手法,也写不出最美、最好、最优秀的诗。
(2) 意境统帅着一首诗
字美不如词美,词美不如句美,句美不如意境美;字奇不如词奇,词奇不句奇,句奇不如意境奇;字新不如词新,、词新不如句新,句新不如意境新。是以:求字不如求词,求词不如求句,求句不如求意境。只有佳境,方有佳诗。创作过程中,先求其意境,次求句,再次求词字。当然,一首诗是个整体,意境是通过句、词、字来表现的,有了佳境,必须有佳句、佳词、佳字来表现,意境好并不等于诗好。总之,意境与句、词、字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意境是一首诗的统帅,是纲;句、字、词要服从统帅,是目。
(3) 情与意不可须臾分离
情是灵,意是魂;情是水,意是山;情是肉,意是骨;情是女人,意是男人。情与意通过诗歌的形式(模式)表现出来,就是诗。诗是情与意的产儿。无情则意燥,无意则情虚;有情无意是虚情,有意无情是假意。有的诗情意交融,有的诗有情无意,有的诗有意无情,;有的诗情盛胜于意,有的诗意胜于情。试举数例: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有情有意;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温柔的低头/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此诗有情无意。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诗有意无情。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此诗情盛于意;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意盛于情。
(4) 诗的滋味与韵味
在诗或词的审美中,有滋味与韵味之分。有滋味和韵味的诗都属于非常优秀的诗。然而,两种味有没有差别呢?我以为是有的。
滋味在口里,有味道的“东西”经咀嚼后咽下“肚”,滋味片刻乃去。
韵味在心头,隐隐有无形的“东西”附着,绵绵缠缠,同时又有滋味。有滋味不一定有韵味,有韵味一定有滋味。韵味中的滋味说不清是酸,是甜,是咸,似有似无,似无又有。这种感觉难以挥去,难以消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就很有韵味,寥寥数语中有两幅画面。去年的画面尽管和今年的画面有差别,但有一种无形的“东西”联系着。两幅画面都很美丽。然而,没有去年的画面便无今年的画面,无去年的春便无今年的春。虽然时间跨度大,却有难以道说的悠悠思绪附着于情感的心灵缓缓、柔柔、软软、切切。不尽思恋,象细雨从云层中抽出丝来,飘浮穿织,这袅袅的情思象轻柔的翎羽搔着你的心灵,欲罢不能。去年和今年景致的差别,给诗人带来无限的遗憾和愁怅,愈如是,愈是切盼重新看到去年那幅画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有滋味的诗。“黄河、”“孤城”写景写实;“羌笛、”“春风”写意写情,无非表达边塞苍凉或诗人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前一句是“手段,”后一句是“目的。”
有滋味的诗美感作用时间较短,有韵味的诗美感作用时间较长。有韵味的诗属上上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