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话:我有创伤别惹我(喜欢,随便转)
小L,36岁,单身,恋爱多次未果,与父母、弟弟关系冷淡,工作进入中层瓶期。
咨询目的:进入企业中层八年再无发展,婚恋问题越来越无望,感觉周围都是压力,没人能理解自己,生活与工作都没有了乐趣,近半年不爱出门,不参加社会活动,抵触与人交流,感觉任何事都没有乐趣,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用、欺骗,就没有什么内容了。曾经喜欢的电影、旅游都不再有兴趣,甚至是厌烦。
小L的情绪困境主要集中反应在工作上,却产生于生活中,小时候父母的过度严苛与重男轻女,与其凡事必争一二的性格,造成了她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有着极大的挫败感。从大学开始的初恋,初期父母极力反对,她却勇敢地坚持自己的选择,六年后因对方爱上了同事而告终。受伤后,试图寻求家人安慰,却因为父母都是比较强势的人,没有得到安慰,还被批评不该早恋,不该找那个他们不认可的男人。
小L受伤后通过拼命工作弥补伤痕,在对自己狠的同时,对同事和下属的要求也非常苛刻。初期,因为工作努力成绩很好,迅速得到了提升。她的伤痕心理得到了一定补偿,甚至得出了对工作好有回报,对人好只会受伤的结论。于是,她更加凶狠地工作,对人也是更加的没有情感色彩。进入中层后,这种过度的凶狠不但没有使她更出色,反而制约了她的发展,工作杀伤力不仅对外有成效,还对内起着负作用。她没有总结自身原因,反而一味埋怨企业没良心,员工没感恩之心。
从小L身上我们明显看出,这类受伤后通过拼命工作补偿内心失落的人,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把情感问题转移到其他事物身上,从而强化了自己受伤心理,愈加认为需要外部给予补偿。如同那些受到伤害后酗酒、打架的人一样,他们都是在转移自己对痛苦的感知,只是转移的方向不同。结果就是,你的痛苦要别人买单,别人要面对你移情之后的情绪失控、大骂、贬斥,从而满足你的压力输出,成为你的出气筒。情绪是这样运动的,你输出什么,就会收到什么,可想而知这样大量输出负面和暴躁,也必会收获反感和排斥。
老M,47岁,八年前工伤休养,家人无法忍受他的喜怒无常
咨询目的:希望他能理解家人,过好病退后的生活,与家人和睦相处
老M因工受伤后下肢活动有障碍,在家休养、治疗期间家人照顾周到,还请了保姆照料生活。但是,老M并没有因此而积极配合治疗,反而是处处难为家人,甚至有时无理取闹。妻子给做粥,他就闹着要吃馒头,妻子买了馒头,他就要吃米饭。去医院做康复也是永远不满意,坐车去嫌不方便,打车去嫌浪费钱,动不动就不去按时去康复治疗,搞得老伴儿天天抹眼泪。
不到半年,他的腿已经基本恢复行走能力,妻子却出现了精神衰弱,两个孩子也害怕回家又不敢不回。明明已经可以正常行路,恢复后的七年多时间里,他却出门必坐轮椅,家里有人就不能行走,天天挑家人的毛病,动辄就说妻子虐待他,来人就诉说他被妻子嫌弃,还当面抱怨朋友不爱理他这个残疾人了,领导根本就是讨厌他所以不经常来看他。以至后来无人再来看望他,单位领导也只是一年来慰问一次,而且放下东西就跑。
作为遭遇不幸的人,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也能理解他们渴望家人、朋友关注的心理。但是,进入伤痕心理就依歪就斜,是许多人身上出现的问题。对于人自身战胜困境的能力低估,从而过高估计伤害造成的心理后果,是很多人因此而一次受伤永远要补偿的原因。
老M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他受伤初期被打击,有怨言,面对自己行动不便给家人带来的负担害怕被大家嫌弃,都是正常心理。只是,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他低估了人战胜困难的能力,高估了可能出现的身体后果,和自己对于不幸的接受能力。于是,家人所有的行动就都成了他寻求心理补偿的出口。你对他好,他觉得是因为自己身体恢复无望了。你对他不好,他觉得你放弃他了。你对他不好不坏,他觉得你忽视了他的存在。
从老M身上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即使我们能够战胜身体上的伤害,如果不摆正心态,不勇敢面对未来,也无法战胜心理上的损伤。
小N,23岁,与家人关系极为紧张,恋爱对象最终都被他吓跑。
咨询目的:渴望真正的爱情,渴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小N生长于一个特殊家庭,从小和母亲生活,父亲在外地发展,18岁母亲去世,他才去父亲的身边生活。之后父亲再婚,再婚对象比他大不了几岁。面对生活的不断变化,小N心理受到了较大影响,但是作为已满十八岁的男孩,他没有选择面对,而是选择我很受伤,你们要理解我、保护我、让着我的心理态度。
爸爸再婚,一方面他表示自己能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很受伤,他认为:我妈妈没了,你才给我爱没几年就又和别人在一起了,你到底爱不爱我呀?
然而,事实是他母亲已经去世五年了。他一直以母亲去世,父亲要弥补他的伤痕的心理与父亲相处,不管父亲如何照顾他,如何疼爱他,他都觉得这远远不够。甚至,父亲对他不好好工作,三天两头辞职提出异议时,他都用搬出母亲的遗照凝视,以提示父亲自己失去了母亲,心理很痛苦,你不能再伤我了。
而在爱情发展上,每次恋爱他都不是在恋爱,而是在找一个替代母亲的角色。女孩不管多么好,多么爱他,他都会觉得不满意,哪怕只是一次没有注意到他当天不爱说话,他都会抗议:“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为此一周不与对方说话。还会因为对方说好约会,却临时收到加班信息要走,而大吵大闹提出分手。他认为,爱自己就要证明出来,我可以给你花钱,我可以宠着你,但你不能不重视我。
也因此,这位长相帅气,家境优渥的男孩,一次次地遭遇感情失败。女孩分手时都表示无法忍受他的敏感、多疑,和过度依赖。
综合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受到情感伤害的人是值得同情的,也是需要帮助的。但是,作为当事人,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战胜伤害的能力,也是必须要努力做到的。如果一味躺在伤口上,动不动就亮出伤痕求同情,求怜悯,你的伤口就永远无法愈合。
我们身边时常有这样的人,你一说他想法太消极,他(她)就说“你不知道,我在这方面受过伤”;你一说换个角度会更好,他(她)就强调“你没经历过你不知道,这事一辈子也走不出来”;你一提醒他生活还有未来,他(她)就不屑地表示“我受的伤太重,不是一时能忘却的”。
其实,这些话不过是他们给自己的借口,让他们可以在“因为我受伤所以你们要让着我”的自我麻醉中永远不用醒来。因为他(她)受过伤害,所以全世界的人都欠他(她),而且逐渐变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骂下属是为他们好,找家人茬儿是他们做得不好,过度要求恋爱对象是因为我爱得太深。这些不过是对自己要求补偿的心理掩饰,他们只是觉得我受了伤,我太倒霉了,我需要你们给予我爱,更多的爱,更专注的爱。
其实,能够把一个人从伤害后的情绪低潮解脱出来的,不是期待别人的重视,别人的照顾,而是自己强大的内心。健康的心理,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佳武器,不要轻信受伤了就必须被人过度关注,过度疼爱。美国民权活动家杰西·杰克逊说过:“如果我的头脑可以构想,我的内心拥有信念,我认为我一定能实现。消除绝望!树立希望!”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不是受过伤,受过很重的伤,便从精神上彻底倒下,就需要整个世界来捧着你。而是,受伤后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人都有自我疗愈的心理机制。看看尼克·胡哲,看看史铁生,在生活给了他们巨大的,不可逆的伤害之后,他们不仅没有沉溺于“我受伤,别惹我”,反而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足以让身体上的伤害,心理上的打击遁逃无形的精神力量。
记得一次情绪管理沙龙上遇到的一位学员说过:“老师,能够拥有宽广胸怀的人,都是经历过大的伤害,又重新站起来的人!”
资深职业辅导师
情感专家
资深媒体评论员
咨询方式:晓彤老师陪你走出情绪低潮,跨越情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