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走多远,记得别和家走散》
窗外有烟花声,东一处、西一处,各个方向都有声响。
我的窗帘是拉着的。
在屋里,我只听声音,不去看。
在北京听到烟花声,总有一种错觉,恍惚觉得这是在家里。
小时候,放烟花的总是有钱人家。
人家买烟花、放烟花,我们看。
十五的夜,空中腾放的光焰与烟束总亮得让人惊奇又欣喜。
我们站在院子里,或者各邻里默契地都站在街头,共同看向有烟花的地方。
那时,路旁还没有街灯,远处还没有高楼大厦,我们也都还没有离家外出。
只是站在那儿,村里的、邻村的、不远处的城里的,各种烟花都能看到。
那时的汤圆,还不是速冻的,是手工现做的。
卖汤圆的人提前准备好切成均匀小方形的馅儿,
有人买时,娴熟地在馅儿上淋上一层水,
在一个竹编箩筐上晃动地裹上糯米粉,
裹一层,再一层,
几经晃动,圆圆的汤圆便做成了。
有桂花馅儿、黑芝麻馅儿和花生馅儿。
那时对汤圆的印象只有两个字,“烫”和“甜”。
一般情况下,煮汤圆之前妈妈总会问上一问,“你吃几个”、“你吃几个”......
“我吃两个!”
“我要三个!”
“你们盛剩下是我的!”
......
煮好的汤圆盛在碗里,一个个软绵绵、白滑滑的,模样很可爱。
由于急着出门和伙伴儿们玩,端着碗的那一刻便不停地用勺子来回搅动,再吹吹。
先喝一口汤。
哇!真烫!
用勺子挖起一个汤圆,将勺柄架在碗边,晾上一晾。
每到这个环节,我总无聊又认真地盯着汤圆,看它散发出的轻细的热烟儿。
“呼”,吹一下。
将盛有汤圆的勺子递到嘴边,凑近了再连着呼呼两下。
开吃!
一口咬下去,上下牙齿开始磕绊着打架。
太烫了!
这时,汤圆馅儿开始溢出,而糯米层上也总有清晰的齿印留下。
太甜了!
喝口汤冲冲......
吃完了汤圆,我们会提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灯笼”出门。
一个硬纸质酒盒子,在一侧开个方形的小窗,以能够放进蜡烛。
纸盒的另一侧,用针扎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和字。
心形、花朵、月亮、星星,还有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纸盒的最上面,用毛线穿孔,再绑上小树枝当手柄。
这样,一个灯笼就成了。
点上蜡烛,光亮会透过那些针孔显现出该有的形状。
......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的最后一个节日。
正月十五、十六一过,新的一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该开学的开学,该忙于赚钱的去赚钱......
有人说,之所以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是因为我们都拥有得太多了。
小时候总在春节才会有新衣服,才能吃各种糖果、好吃的,才能看到烟花。
现在,天天都是春节!
中国的节日,不像西方国家的浪漫或热闹。
中国的节日,总是贯穿着安乐、温馨、圆满,这样的寓意。
因为,它总是以“家”为单位的。
而今——
烟花比那时更绚丽,却只照见了城市的寂寞;
汤圆比那时更多样,却吃不出欢乐的味道;
不是物种多了,人就开始挑嫌了,而是一切都远了。
时间久远了,醇厚的节气氛围远了,我们离家远了,爱家生活的心远了。
总是在探索生活该有的模样,似乎新奇总比熟悉有意思。
然而,每逢佳节落寞时才能发现——
生活的温情不是陌生,而是熟悉。
无论走多远,记得别和家走散!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