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一部典籍可以让人落泪?感动之外,你不能错过的还有这些…
端午假期,大型综合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推出第5期——《论语》。
节目演绎了弟子们如何凝聚在孔子的周围,追求仁的理想世界;
以及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的艰辛历程,“陈蔡绝粮”时,“一碗薄粥”的真情,使人不禁潸然泪下……
随着这一期节目引爆荧屏,孔子及《论语》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之《论语》
一部《论语》,何以能够千古流传?
一位老师,何以堪称万世师表?
贯穿《论语》之中“仁”的思想,究竟有何深意?
孔子和弟子们之间的感人故事,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观看一集电视节目,你可以收获诸多感动瞬间;
但只有这些还不够,今天,让我们跟随傅老师,穿越千年,去追寻那道指引我们一路前行的思想之光……
《论语》其书
有关《论语》,傅老师说:
有没有一本书,其内容足以响应世界绝大多数人类的根本愿望?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论语》。
这是不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选择?答案并非如此。
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行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之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缘何能够跨越时空局限,突破语文、种族与宗教的藩篱,受到有识之士的一致推崇?
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几项因素,如温和的理性主义,肯定人类可以借由教育与学习而施展潜能;
如深刻的人道情怀,强调人我互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乐观的人生理想,相信德行修养是人人可以达成的目标,并且因而可以活得快乐而有意义。
以孔子思想为立足点,人类既不会毫无抵抗地随顺俗化与物化的浪潮,也不会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形成尖锐的对立与冲突。
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今时今日,当你翻开《论语》时,究竟能从中收获什么?
我的答案是:孔子以身教的方式,见证了生命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任何人只要真诚,就将觉察内在的力量在敦促自己朝向完美人格的目标前进。由于这个高贵的目标,人可以化解现实的困境与压力,常保心中的喜悦。
人生由平面的生老病死,转化为立体的日进于德,在价值的层级上攀升,并且可以衔接于信仰的终极关怀。
孔子其人
《典籍里的中国》之《论语》 中的孔子
有关《论语》,傅老师说:
孔子的伟大,在于他出生的背景很平凡,但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完全掌握了主动,把自己造就成一个伟大的、不平凡的人。他能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关键要看自己是否努力。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当时为东周春秋时代后期,诸侯各自为政,礼坏乐崩日趋严重。
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他由母亲颜征在抚养成长,接受一般乡村孩子的教育,至十五岁告一段落;此后,孔子自己立志学习,终于以博学知礼而闻名。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过世。二十岁时娶亓官氏(宋国人)为妻,他做过的职业包括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与助丧(承办丧事)等。
三十岁前后就有学生求教并追随他,形成一个独特的师生团体,以讲学修德与治国利民为其目标。孔子学不厌而教不倦,学问与见识渐成系统,四十岁已可“不惑”。五十岁达到“知天命”,即明白自己的神圣使命何在。
五十一岁时,孔子开始正式从政,先后为鲁国中都宰(县长)、小司空(工程部门副长官)、司寇(司法部门长官),五十三岁,更以司寇之职行摄相事,协助季氏处理国政;
五十五岁时,孔子受到执政者排挤,决定去职离乡,周游列国,遍历卫、曹、宋、郑、陈、蔡各国。他的信心坚定,理想远大,犹如推行教化的“天之木铎”,在别人眼中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正是“六十而顺(顺天命)”的阶段,以致两次(在匡,在宋)面临生命危险,都将自己的命运直接诉之于“天”。
六十八岁时,孔子结束长达十四年颠沛流离的周游教化之旅,回到鲁国。七十岁时,儿子孔鲤去世;七十一岁时,学生颜回去世;七十二岁时,学生子路去世。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辞世,享年七十三岁。
综观孔子生平,并无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却以身教与言教塑造了人的典型与典型的人,所谓“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所谓“匹夫而为百世师”,“微斯人,吾谁与归!”
究竟何为“仁”
有关“仁”,傅老师说: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在一个“仁”字。那么,“仁”究竟是什么?
《论语》511段话中,有58段讨论“仁”;“仁”字共出现了104次。
谈到“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意即: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
这句话关键在于“我欲仁”,我自己的意愿。
试问:我要就有的,到底是什么?它绝非由外而来的一切,像富贵名声,或像学问朋友。我要就有的,必然是“由内而发的”。这表示孔子所谓的“仁”,是由内而发的。
在《论语》中,孔子同时谈到了“志于道”(〈述而〉),“志于仁”(〈里仁〉)。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之中无人请教老师“道”是什么。
由此可以推知,孔子在教授经典时,常常适时就材料来说明“道”。道,即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的正路”或“人生理想”。对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弟子们耳熟能详,所以无需多问。
而“仁”则有所不同,《论语》中,请教孔子有关“仁”的问题的,有:颜渊、仲弓、司马牛、子贡、子张,以及樊迟三次问仁。孔子对上述共八次提问,全都给了不同的答案。
可知,“仁”与“个人”相关,我们把它解释为:“个人”的人生正路。
再联系前面的“我欲仁,斯仁至矣”,就可以进一步明白:
“仁”是我欲即至、由内而发的,亦即出于真诚,产生要求自己主动行善的力量;它的两个要求:一是真诚,二是主动。
当这种真诚而主动的力量出现之后,就是孔子所谓的“立志行仁”,走上了人生的正路。
走上人生正路,人格的尊严和价值会被不断地展现出来,人的生命也就具有了自我完善的可能。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里的“一”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
孔子整个思想,正是发端于这种由内而发、真诚向善的力量;
也正因如此,不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不论你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人,只要你能够体悟这种力量,人生便有了不断向上提升的可能。
这正是孔子的思想,能够穿越千年,照亮前行之路的魅力所在。
618 超 值 福 利
国学馆经典好课特惠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