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常由这两个原因引起,快来看看中医如何治疗

中医临床医案

于己百辨治心悸

赵鲲鹏  主编

案例一:心悸(心阳虚,气滞血瘀证)

范某,女,55岁,1998年6月29日就诊。

主诉:心悸、头晕、胸闷、气短半年,加重伴反复晕厥半月。

6月29日初诊:患者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形寒肢冷半年,多次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8~52次/分钟,合并心肌供血不全。诊断为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近半月来,上述症状加重,心烦失眠,晕厥发作5次。刻诊:舌淡黯、苔薄白,脉迟缓,脉搏53次/分钟,血压115/70mmHg。

中医辨病辨证:心悸(心阳虚,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治则治法:温阳益气通脉,行气活血散瘀。

主治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中医处方:

麻黄10g    附子10g  细辛10g  黄芪30g
党参20g    白术10g  炙草10g  麦冬15g
桂枝10g    丹参20g  川芎12g  五味子10g
炒枣仁30g  陈皮10g
开水煎,分2次服。

7月6日复诊:服上药6剂,头晕、胸闷大减,未再发生晕厥,脉搏60次/分钟,但仍心烦躁扰、夜卧不安。上方加黄精20g,继服6剂。

7月13日三诊:服上方,自觉症状消失,脉搏70次/分钟,纳食、睡眠均可,二便自调。本方有效,改汤为丸,再进一料。

8月13日四诊:患者因感冒就诊,问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治疗情况,诉说服丸药1个月,病情稳定,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72次/分钟,律齐,疾病基本痊愈。

按语:

于己百根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见心悸气短、心痛脉迟、头晕晕厥、倦怠乏力等表现,认为其当属中医学“心悸”“胸痹”“脉迟”“头晕”等证的范畴,其病因多为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气血运行无力,心脑失于温养而时发心悸、心痛、头晕、晕厥等症。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胸为阳,火亦阳,两阳相合,故心为“阳中之太阳”。

心阳的主要作用是鼓动心脏搏动,温运血脉循行,肾阳为诸阳之本,对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因此心肾阳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心率的快慢、血脉的盈亏和脉象的虚实。

心肾阳虚可出现心悸胸闷、神疲、昏晕、面色无华、四肢不温等肾阳不足、心阳不振的病证。若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行,或寒凝经脉,气机郁滞等,皆可致心血瘀阻,心脉不畅。

根据本例患者临床表现,辨证属阳气虚寒、气血不足、升阳无力,气滞血瘀。所以选用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以温阳、散寒、通脉。方中附子取其温通十二经脉,尤以贯通心脉,鼓动心率为主;麻黄通血脉,消蕴结;细辛宣通散寒;黄芪、党参、白术、炙草益气升提;陈皮理气和胃,同时合入生脉散补气滋阴;桂枝和营而温通经脉,同时加用丹参、川芎以活血行血,酸枣仁以养心安神。全方共奏益气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脉之功,因此临床获良效。

案例二:心悸(气阴两虚证)

王某,女,34岁,2006年6月29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悸4年,加重2个月。

6月29日初诊:自诉4年前因小孩生病后紧张劳累,而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症状,休息后缓解。此后常因生气而复发,近2周来上症加重,遂来诊治。刻下证见: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失眠,多梦,易惊醒,纳可,二便可,舌质淡有瘀点,舌苔白,脉弦。

中医辨病辨证:心悸(气阴两虚证)。

西医诊断:冠心病。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安神镇惊。

主治方剂: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味。

中医处方:

党参12g  麦冬15g  生地15g  五味子10g
茯神12g  川芎10g  炙草10g  炒枣仁20g
百合20g  知母15g  丹参15g  生龙牡各30g
6剂,水煎服,日1剂,分温2服。

7月5日复诊:服用前方后,心慌、心悸明显好转。病已奏效,效不更方,连服18剂,自觉无不适。

按语:

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不足,阴不敛阳;脾伤则无以化生精微,血虚难复,不能养心,以致心悸不安而失眠。

生脉散合酸枣仁汤加味治之。生脉散益气养阴,酸枣仁汤合百合、生龙牡安神镇惊,丹参活血化瘀。本方熔益气养阴、安神镇惊、活血通络诸法于一炉,方证合拍,故病情逐渐缓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