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体育中心万人“龙虾宴”揭秘舌尖背后的“捕虾人”
本文图片全为昨晚现场实拍,听说体育中心今晚(6月17日)还有吃小龙虾,观世界杯的活动。
很喜欢常德的蓝天,白云,还有晴空下的随着晚风飘飞的旗。
更喜欢这句话:“厉害了,我德虾”
那虾——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美味
昨天傍晚,我从武陵大道路过常德体育中心时,发现门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走近一看,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常德小龙虾美食之夜”。
小编好不容易挤进去拍到了这些场景。
但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美味,不信我们来试试。
进门就有扑鼻的鲜香,龙虾香味缠绕着我。每个位置都有余香飘来。
小龙虾,一个听着就让人流口水的词。
一个随时都能火爆起来的菜
将小龙虾掰开,鲜嫩的虾肉露出来,配以香辣的汤汁,一口吃到嘴里,口感上柔嫩,味觉上刺激,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红红的、威武的、美味的。
可口的、香香的、红润的。
在嘴里翻滚着麻辣的鲜香。
这不是一个“香”字就能形容的。
香、辣、鲜、美。
我就真的不相信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美味,于是打开了字典找。
不可言宣——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津津有味——释义: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有滋有味——释义:十分有味道。
五味俱全——释义: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找不到,字典里也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它的美味,还是用常德话更适合些,那就是:不吃龙虾,枉过一夏。
那人——挤来挤去全是吃货
首先遇到了这位“牛人”,8号。
先从虾王争霸赛这一事说起,各参赛队伍带来了又长、又大、又壮的镇店之宝。
通过现场过秤。
评委评定。
最终评出常德虾王。
虾王通过现场激烈竟争拍卖。
这位牛人用30000元拍卖下了虾王。
但我还是记住了他是“有间虾屋”的,应该是老板,要不然其他人当不了这个家。
当晚,我还遇上了第二位牛人,如果说拍卖虾王凭的是勇气和财气,那这位女人凭的是智慧。
我正在拍摄这张“湖南创博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牌名时。
这位女士发现了我,便主动上前和我打招呼,要求加我的微信,让我把拍的图片传给她,到时她好作宣传用。
她的虾是用真正的灵芝精制而成的。
我拍了很多店位,唯独这位女士智慧不一般,我说注重宣传的老板都是发财的大老板。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写备注,现在一下找不到她的微信了,只好在这里多上她的几张图片,但愿她能看到后联系我,我发原图给她。
现场还有好多好多人。
她们台上台下。
她们挤来挤去。
但我想最终的目的还是离不开吃货二字。
美味、开心的背后,还有这些捕虾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虾是如何来的,请为他们的辛勤点赞!
舌尖背后的捕虾人
每年到六、七、八月是捕捞小龙虾的最好季节,天刚朦朦亮,在湖南常德鼎城区韩公渡镇“励耘稻虾专业合作社”基地,几位捕虾人走进了镜头。
这位小伙子叫万磊,24岁,当许多与他同龄的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在池塘里开始了当天的捕虾工作。
万磊每天凌晨两点钟起床,一身连体防水服,一只头灯,一条小船伴随他在池塘里劳作。
万磊熟练地把地笼里的龙虾捞起来。
万磊把龙虾倒进船舱里。
接着又从另一个地笼里起虾。
从起虾、倒虾、解开拴牢地笼绳,每一个动作万磊都十分的利索。
捕虾人每人负责一个养殖池,与万磊相邻的养殖池里,一位捕虾人正在小船上进行坐式捕虾作业。
看来这位坐式捕虾人运气不错,地笼里满是收获的龙虾。
捕虾人把龙虾运上岸后,还要将龙虾通过分检台进行分检,把鱼、螺、草之类的杂物除掉。
通过分检台后的龙虾个个货真价实,然后才打包后发货。
在另外一个池塘里,数条捕捞龙虾种苗的小船从水面上轻飘过来,好一幅梦里水乡的诗意画面。
船舱内的龙虾在晨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光彩美丽。
船刚靠岸,几位等候多时的购种客户便拥到船边接应。
捕虾人一边招呼购种虾的客户不用急,一边为客户分派龙虾。
今年的龙虾品种好,产量高,捕虾人虽然更辛苦,但他们也从内心里为老板感到高兴。
捕虾人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经历了从“稻农”到“虾农”的转变,对待每一只虾就象对待一粒粒稻谷的感情。
客户将捕虾人分好的种虾抬上岸。
一手交货,一手点钱,优质的龙虾品种成为外地养殖户的抢手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龙虾消费量与日俱增,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龙虾的行情好,就是没货,要是有货,一天上万斤都不愁销。”基地负责人万善爱说。
捕虾人,生活在黎明的暑光里,大约每天从2点到8点为一个班,他们为自已每人每个班能赚上120元辛苦钱而感到满足,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通过他们亲手捕捉的龙虾,已走进城市的酒店、宾馆、普通人的餐桌,成为当今人们舌尖上的一道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