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奇特的生日礼物》<深度美文>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图片来自花瓣网

《 奇特的生日礼物》

张松

银台高烛,灯光熹微,生日歌曲在宽敞的一楼大厅里萦绕着。服务小姐手握明叉和银匙,把三份切得精制的蛋糕,一一端放在我们面前。

我望了一眼妻子,手缓缓地从我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绿色刺绣的首饰盒,轻轻把它推在了儿子面前。

儿子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洁白的牙齿,在烛光下闪烁着。

他用一双很是感恩的目光望着我,低声问了一句:“送给我的吗?”话音未落,眼睛已经把小小的手饰盒包围了起来。

他的目光停留在盒面,静静地,一动不动,好像在等待一种声音。

我知道,儿子的目光,虽然穿不透这盒子里盛着的秘密,但他的眼睛告诉我,他很想一窥这盒子里面,珍藏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稀奇宝贝。

我用一只手,轻轻将盒盖打开,一条有七八公分长的纱布条在盒子里蜷曲着。纱布条因日月的侵蚀,已微微泛黄,就像一条蚯蚓,在寒冷的冬季里,正做着冬眠的梦。

我决定唤醒它——这只冬眠的蚯蚓,我用手指轻轻碰触它的身子。我抬头发现,儿子此刻的目光,突然睁大,定格,盒子里的礼物。被惊愕和诧异迅速覆盖。

十八年了,一个漫长而又弹指一挥的时间概念,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泛着青光。

十八年前的那个黎明,就像今天的夜晚,也是这么冷,这么昏黄。妻子躺在医院的一张产床上,握着我的手,等待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待一声嗷嗷的啼哭之后,儿子来到了这个世上,组成了这个故事的第三位角色。

医生把儿子一条小小的脐带剪下,用纱布包着,交到我的手上说:“看一看,给它找个地方吧。”

我知道医生所指的那个地方,不是我后来要选择的这个地方,那个地方和土和大地有关,是生长万物的一张温床。

我要给脐带找的这个地方,是一种珍藏,一种当时的灵机一动所致。

我想,儿子在母亲体内,靠脐带吸取营养,孕育生命。儿子降临之后,虽然脐带和母体分离了,但要想茁壮成长,哪能离得开母亲这条长长的“脐带”输送营养啊!

我找了一个绿色的刺着针绣的首饰盒,把儿子蚯蚓一样娇嫩的脐带收藏了。

我相信娇嫩的儿子,经过风雨的锤炼,最终会从父母的手掌里飞出,像苍鹰一样搏击蓝天

饰盒在我的枕头下,一放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里,我和妻子看着儿子一厘米一厘米地长高长大。

他学业进步的时候,我会暂时忘却放在枕头下的饰盒,因为我觉得此刻的儿子,即使没有“脐带”的联结,也会一路走好。

有时候,他因为调皮,贪玩,在某个阶段学习一路下滑。这时的我,就会把放在枕头下的饰盒拿出来,和妻子一道把饰盒打开,看着躺在盒子里蜷曲着身体的脐带,长时间凝望。

我知道,我得把“脐带”跟儿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稍稍放松一点儿联结,她就可能因为营养供给不良,撵不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

脐带成了我和妻子生活中的一个不宣的秘密,脐带联结的松和紧,成了衡量我儿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尺度和砝码。

我对已经上大学的儿子说:“十八年来,这条小小的脐带,一直就放在我的枕下。

历经十八年的日月尘化,它已变成一抹风尘,附着在这条泛黄的纱布内。

脐带不存在了,你也长大了,以后的路怎么走,就靠你自己了。从今天起,你已经长大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法人。”

银台上的高烛,有大颗大颗的泪滴下来。儿子的一双眼睛,凝望着手中蚯蚓一样已经尘化的脐带,许久也不出声。   

内心有很多美好,向往,忧伤和怀念,有很多值得雪藏和反复咀嚼的情感片段和小故事。愿与你一起,你我之间,心灵之间,阅读回味~

——岸边《散文集》

作者简介:

张松:笔名岸边;男,河南省新乡市人。长期从事诗歌创作,在海内外发诗百余首。曾出版诗集《金海岸》,并有诗被选入《中国新青年诗人诗选》等书。后转向短文和小小说创作,在《百花园》,《文学港》,《牡丹》,《四川文学》,《短小说》,《金山》,《意林.原创版》,《知音.海外版》,《小说月刊》,《六盘山》,《精品小小说》及其他报刊发表小说、短文多篇。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小小说协会会员,北京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九期学员。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本期编辑:美  美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副主编:梦里花开

  责任编辑: 美  美      花  落

温馨提示
1、新读者阅读本文前,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关注,每天将接收到精彩内容,全部免费分享。
2、本平台长年征稿,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摄影皆可,原创首发将开通赞赏功能,(现代诗歌3-5首,古典诗歌6—8首,

附100字以内个人简介,个人清晰生活照片1-2张。)

3、作者投稿务必在稿件里注明自己的微信号,并告知作者姓名,投稿邮箱:2123412316@qq.com,不接受微信投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