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十七)

缑氏往事之十七:包饺子

阳历十二月中下旬,杂事渐渐增多,各种应收款应付款需要处理,不但费时间,更需要精力,生就那么点儿智商与情商,几乎耗尽了。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冬至一天天临近,任我千方百计劝解自己,都抑制不住要吃饺子的想法,而且思想特别坚定,必须是羊肉馅儿的。

首先排除了自己动手包饺子。没有充裕的时间,没有宽闲的心情,是做不出好饺子的。买菜买肉,剁菜剁肉,和面调馅儿,擀皮儿包捏,下锅轻推滑,起锅三点水,每一步都必需细致入微。

去外面吃饺子,是颇费脑筋的事,需要深思熟虑,亦或称作三思而后行。

广东早市茶点里有种水晶虾饺,外表精致可爱,粉嫩粉嫩的,摆在同样精致的小竹屉里;细密的皱褶,彰显着厨师精湛的手艺;隔着纤薄透明的面皮儿,就能若隐若现地望见,里面裹着一只虾仁。

然而,我却不大喜欢。每每都是念起虾仁的高蛋白,才点它上桌。夹到自己碗里,眼一闭,心一横,借着蘸料的遮掩,方能顺利咽下。一屉顶多三四只,每桌至少三四人,一人分一只,倒也不至于剩下。倘若强行给我个人来一碗,我必求饶。

沙县小吃里也有饺子。可能是少见多怪,这种款式的外观,我总难以接受,亦或这正是沙县固有的特色,让你老远就能辨别出它来自哪里。若论其味道,那馅儿里胡萝卜占比太大,些许的甜,还是乱了口感。好在,这店里常年备有芝麻酱,要上一小碟,饥不择食之时,伴着酱也能吃一笼。

市场上也有卖饺子馅儿和饺子皮儿的。我都曾买过,总和预期的差点距离。那馅儿真是神奇,煮熟后,面皮儿里包着的,活脱脱一枚紧实的肉丸子,咬上去真真切切地弹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估计是添加了生粉之类,除了加生粉,有时加洋葱,有时加玉米粒儿,有时加些荸荠丁儿。总之,人多口杂,奇奇怪怪之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那售卖的饺子皮儿,说不准是否为纯小麦粉制作,亦属人间神奇之物。一撂撂儿厚薄均匀,手感丝滑的标准圆,外观无可挑剔。彼此间无需隔撒生面粉,保证不会粘连。使用时,需筷子蘸水涂在边边上,否则捏不紧;煮熟后,个个扁扁塌塌,总有一两个开了缝,滑出的饺子馅儿,秒变肉丸子,坚守着它的紧实,亦如饺子汤,坚守着它的清亮。这一幕幕,让人羞愧难当,实在对不住自己半天的辛劳。

重庆小面和兰州拉面馆,也有饺子配售。但到了这些地方,通常是选择吃面,饺子并非他们的特色,亦不是他们的特长。

至于超市里售卖的冷冻水饺,任凭它包装再怎样奢华,都难以打动我,十几年没买过,不破这个戒。

如果单吃饺子,去西北人开的饭店,应该OK。附近就有个醉西北,里面有饺子。我吃过他们的肉夹馍和面条,马马虎虎,虽不甚合口,然总比别处强。那天,我点了一份羊肉饺子,28元一盘,15个。单凭这价格,这西北,我心里是踏实的,猜测它不会差到哪里。

然而,咬第一口,我吃了一惊,居然也是弹牙馅儿。那店家为了迎合南方人的喜好,居然放弃了味道之操守。那15个饺子,我吃完了,一则因为特意饿了肚子来的,二则为了节俭,若是早几年,我必不吃,定是心中默念呸呸呸,一走了事。

让我如何不想念家乡的饺子。

在我的老家,豫西一带农村,人们非常熟悉一种食品,家里常做,店里有卖,模样饱满喜气,品种荤素多样,逢年过节上桌,待人接客常备。小时候,我们学着大人,叫它扁食;长大后,我们开始用书面语,称它饺子。

印象最深的,是儿时的春节。可以没有鸡鸭鱼肉,绝不能没有饺子。多是猪肉萝卜馅儿,奢侈点的,可以做牛羊肉馅儿。家乡人认为,猪牛羊肉做馅时,不能混搭,听说会涩的吃不下,但我没尝过。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在家里做饺子馅儿。

萝卜是自家种的,半截青半截白,被我的家乡人呼作青头儿菜,汁水淡淡的辣味,是其独有的特色。秋天里收获后,被埋在后院的地窖里,足足够吃一个冬天。天寒地冻之时,经常看见母亲,从地窖里剖剜大萝卜出来,刚出窖的青头儿菜,丝丝根须上,尚有微微的水汽,遇上冷空气,立刻变成了小冰晶。

早几天就被挖出来了,专门烧一锅热水,用来洗萝卜。皮上的根须,已被清除,干干净净的绿,清清亮亮的白,面前满满一筐子,想像一下可口的饺子,心里踏踏实实的。

这些萝卜,需刨成片儿,或切成片儿,刨片儿需要专用的器械,速度快,但要小心刨到手。刨好的萝卜片儿,足足有一大筛子。炉子上架只大锅,分几次才能煮完。等全部煮好,捞到筛子里控水的时候,差不多就中午了。女主人便又要张罗着做午饭。

吃过午饭,接着做饺子馅儿。上午主要是刨和煮,下午便是揉和剁,都是相当磨工的体力活。

用大小适中,干净稀薄的纱布,包起一团煮好放凉的萝卜片儿,裹紧了,就着石头上,用力揉,把萝卜里的水份,尽可能多的挤出来。因为份量太大,所以要分很多次,才能做完这道工序。

接下来是剁馅儿。我在十来岁的时候,就能帮上忙了,怕剁到手,就双手握菜刀。剁完了萝卜,剁肉,剁葱,剁姜。左邻右舍,无论哪一家,都能听见”磅磅磅磅“,“磅磅磅磅”,剁击木板那种紧凑的声音。

再下来是调馅儿。锅里加油,烧热后起锅放凉,然后放肉,放葱,放姜,放盐,放酱油,再放五香粉和麻油。搅拌后,放萝卜,再次搅拌均匀,饺子馅儿就算做好了,铲出来装在一个大大的盆子里。

那饺子面,一般调馅前就要和好,因为面团需要醒一会儿,才能完全舒展开。和面有讲究,一开始和软了,指定不行;擀饺子皮儿也有讲究,那种中间略厚,四周略薄的,我没学到要领,至今不会。所以吃到一碗美味的饺子,并非易事。

那一大盆饺子馅儿,不用担心会放坏,寒冷的天气,如同一个自然冰箱,通常能吃好几天,甚至能放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对我家乡人而言,又是一个好节气,具体来历,我说不上来,总之很重要,家里就会再做一盆饺子馅儿,只是份量略少点而已。

如今,来广东已二十多年了,我对饺子,始终心有千千结。求之不得,思之愈深,唯能捋起袖子,凭记忆慢慢摸索。心思用在哪里,哪里必有收获,几经尝试,成绩斐然,厨艺虽然不精,但这饺子,总能让我自信满满。

这些年,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有个广东小妹,那天找我有事,正赶上我约了几位老乡,在家里忙着包饺子,便请她一起吃。记得她的原话是,从小到大,吃饺子从没超过两个。她这话我信,想想那虾饺,我每次绝对不超过一个。最后,我包的饺子,她解决了近二十个,绝对不存在强迫。她一脸茫然,搞不清到底因为什么;我的老乡们,个个都很清楚,那是因为什么。

每隔一段时间,朋友们想聚会了,都会说,想吃霞姐的饺子。每当这时,我都会兴致勃勃地买菜回来,切菜,切肉,和好面,调好馅儿,喊了大家来,一起包,一起吃,一起有说有笑。

把饺子分解开来:含主食(面皮儿),含荤(肉),含素(萝卜等),含补(姜),是营养搭配最为科学合理的食物。

一碗饺子下肚,心情愉悦,身体舒服。然而,总会听到有人说,烦厌饺子,我通常不去辩解,自己也曾拒绝过海鲜。毕竟,新口味的接纳,需要一种逾越精神,我现在经常劝自己吃点海鲜,我也相信,饺子终将被更多人接纳,特别是我们北方口味的。

终日忙着卖灯,内心其实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写点好的文字,一个是开间好的饺子店。或许,这要在很多年之后,方能实现,亦或根本实现不了,但有梦想终究是好事儿。

那华丽的辞藻,正如那馅儿里的异料,使人不自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会努力,让自己的文字更朴素一些。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0)

相关推荐

  • 还在用韭菜包水饺吗?用“它”做馅料,饺子鲜嫩多汁特美味!

    说到水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水饺是我们国家非常经典的一道美食,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水饺还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它被人们赋予了团圆的意味,每逢佳节,每家每户都会包水饺来庆祝,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 ...

  • 缑氏往事(三十七)

    缑氏往事之三十七:肉夹馍 小时候,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供有灶君.通常,在锅台附近的墙壁上,贴张灶王爷灶王奶的合影. 我经常盯着望,果然是神仙,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再仔细看,他们的眉眼鼻,竟生得一模一样 ...

  • 缑氏往事(二十七)

    缑氏往事之二十七:厕所革命 每一次翻看中国地图,我都会注视那大"几"字形的黄河.黄河的中下游,流经中原腹地,无需参考省界线,俺也能认出河南的大致范围.再放大搜寻,一眼就能找到洛阳市 ...

  • 缑氏往事(五十)

    缑氏往事之五十:我的1999年 1999年,我还在老家镇上一所中学教书.我人生中几件大事,都发生在那一年. 首先一件,刚刚开年,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扩机,也叫BB机. 那是一个星期六,我早早起床,揣 ...

  • 缑氏往事(四十四)

    缑氏往事之四十四:琼瑶小说       我家住地附近,方圆几百米内,各种补习班,星罗旗布.每到休息日,不同年龄段的娃娃,纷纷被送到这里.所以,我们小区,也常被戏称为学区房. 儿子小的时候,非常抵制补课 ...

  • 缑氏往事(四十三)

    缑氏往事之四十三:牡丹 我们念小学时的课程,除了语文和数学,还有一些副科.这些副科里,品德和自然,尚有些兴趣:只那地理和历史,我总是学不懂,一直是云里雾里. 记得有一道四年级的地理题,问珠江三角洲是如 ...

  • 缑氏往事(四十二)

    缑氏往事之四十二:头发 小时候的发型  (我和哥) 我头发很多,发质偏硬,略略留长些,就必须捆扎起来,不然,会蓬松得不像样子.天生如此,徒添了不少烦恼,到底也无法改变,只是常常让母亲担心,因为她听人说 ...

  • 缑氏往事(四十一)

    缑氏往事之四十一:麝香 听说过一段野史逸闻.三国时期,有位书法家,名叫韦诞,擅长题署匾额.魏明帝筑成凌云台,让他写匾,挂上之后,才发现字迹有一处位置不当.因此,将韦诞用粗绳系身,吊至悬放匾额的位置,让 ...

  • 缑氏往事(四十)

    缑氏往事之四十:读书 入乡随俗,和其他人一样,我也在家里敬有财神.每一次毕恭毕敬,我都不认为是迷信,而是当成了一种寄托.一个认真敏感的人,总能感触到生意场上无处不在的风险,或紧张,或担忧,使人难以寝食 ...

  • 缑氏往事(三十九)

    缑氏往事之三十九---认干爸干妈 小时候,我身体很弱,经常半夜发烧.依稀记得,母亲抱着我,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她一边小声作着祈祷,一边用脸庞贴近我的额头,感触我的体温和呼吸.我时而迷糊,时而清醒,在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