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春秋末期老子创建的道家学派到战国时期发展为不同倾向的两支。一是以宋钘、尹文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流派;一是以庄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宋钘、尹文的唯物主义思想

宋钘、尹文是战国中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生卒年不详,约与孟子同时略早。其著作久已散佚,目前研究宋、尹思想的重要材料是《管子》书中《心术》上下、《白心》、《内心》等四篇。

据近人考证,这四篇的思想和《庄子.天下篇》、《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记载的宋、尹思想基本一致。

宋、尹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先秦哲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唯物主义的老子到唯物主义的荀子、韩非子的发展的过渡环节,宋、尹的唯物主义哲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唯物主义的精气学说

在春秋战国时代,讨论天地万物构成的哲学家很多,有的认为是水、火、木、金、土五种原素构成世界万物;有的用阴、阳二气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变化;有的认为水是万物的根源。宋、尹提出" 精气" 为源说,更利于说明宇宙的物质性与统一性。宋、尹认为,世界万物由" 气" 构成,但" 气" 在构成万物中,本身的性质不变。他们说:" 一物能化谓之神" ," 化不易气"。(《内业》。宋、尹也用同样的观点来说明" 道" ,这就揭开了老子" 天道" 的神秘性面纱,而走向唯物主义的前境。宋、尹继承了老子把" 道" 看成" 至大" 与" 至小" 相统一的观点,进而认为" 气" 是构成万物的最小的单位,因此" 其细无内" ;" 气" 又是充塞于天地之间,构成万物的实体,所以又" 其大无外"。他们对" 道" 也持同样的观点:"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照宋、尹看来,因为" 气" 或" 道" 是极细微的东西,不能再分割,肉眼不能直接看到,所谓" 虚无无形谓之道"。(《心术上》)

然而它又是万物之源:" 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 (同上)而且,宋、尹认为" 道" 或" 气" 不是人们主观观念的产物,而是客观世界的自身:" 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此谓道矣。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尽行之而天下服,殊无取焉则泯及其身,不免于贼。" (《白心》)这是说,道是客观规律,符合它就得福,违背它就会受到危害。他们把" 道" 作为物质实体看待时,与" 气" 等同一致。他们说:" 天之道,虚其无形" ;"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白心》)在这里,规律与物质得到结合与统一。他们说:

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内业》)。

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宋、尹不能摆脱神鬼之说,但他们用" 精气" 解释神鬼现象,这就实际上否定了唯心主义的鬼神观念。正如恩格斯所说:" 早在塔利斯那里,灵魂已经是某种特殊的东西,某种和肉体不同的东西(他们认为磁石也有灵魂);在安纳西门那里,灵魂是空气(如像在《创世纪》中一样)" (《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53 页)。宋、尹和安纳西门一样把" 神" (" 精神" 、" 灵魂")看成" 气" ,因此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安纳西门一样没有离开唯物主义。

b.静观的认识论

宋、尹将老子的" 少私寡欲" 、" 致虚静,守静笃"的理论加以发展,引导人们用" 心" 去客观地认识世界。他们说:" 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心术上》)。

他们认为,认识就是以" 心""接物" ,即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反映客观事物。办法是" 法其宫,开其门"。《心术》上解释说:" 宫者谓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洁之者,去好恶也。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 所谓" 法其宫" ,就是去掉杂念;所谓" 开其门" ,就是用感官认识事物。如果人们" 嗜欲充盈" ,势必导致" 目不见色,耳不闻声" ,那就无法认识事物。

他们避免了老子带有神秘色彩的直观的认识论的缺点,进一步论证了" 心" 在认识中的作用。" 心术" 就是" 心之行" ,就是关于精神活动的原则的学说。其中心内容就是"虚一而静" ,客观地认识事物。" 虚" 就是抛弃杂念,不受忧、乐、喜、怒、欲、利的干扰;" 静" 就是冷静观察;" 一" 就是聚精会神,心志专一。" 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若近。" (《心术下》)总之,宋、尹" 虚一而静" 的实质就是抛弃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观上的障碍,以达到客观认识事物的目的。

c.法治兼礼治的社会理想

宋、尹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出法治的观点,所谓" 简物、小大、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 (《心术上》)" 法" 是为保证封建秩序正常维持的。但是社会政治仍然得有" 礼" ,他们说:" 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有体谓之礼" (同上)这里的" 礼" 不同于孔子的" 克已复礼" 的" 礼"。孔子的" 礼" 是周王朝的旧制度;宋、尹的" 礼" 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新秩序。这样就构成了宋、尹法治兼礼治的社会理想。

宋、尹认为执法不能因人而异," 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民之所急莫急于水火。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在其法。" (《白心》)后来法家的" 法不阿贵" 的思想就是由此而引申的。

宋、尹还讲出" 法" 和" 礼" 之间的关系:义者,谓其各处其所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谓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道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僇禁诛一之也。故事督乎法(《心术上》)。

在这里,可以看出,在他们看来,礼、法皆合乎理,由于道,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礼" 是" 文" 化," 法" 是" 武" 化——强行统一秩序。" 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 (列宁语)

宋、尹还对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口号进行了改造,提出" 君道无为,臣道有为" 的政治主张,开创了法家政治的先河。

2.庄子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哲学

庄子(约公元前360-前280 年),名周,战国时蒙人(今河南安徽交界处),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 老庄哲学"。他和孟子同时,或略后一些,但他们大概没见过面。他除了和惠施经常往来,进行辩论外,朋友不多,门徒也有限。他在家乡曾一度当过管漆园的小官,可是不久就归隐了。他一生很穷,曾向监河侯借过米,有时靠编草鞋过活,他见魏王时,穿的是补了又补的衣服。《史记》记载,楚威王听说他有才干,派了两名使者,带了贵重礼物聘请他做相,他用" 牲牛" 作比,婉言谢绝,表示终身不愿做官,图个自由痛快。(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其哲学思想反映在《庄子》一书中,尤其是内篇,集中反映出他的哲学思想。庄子从唯心主义的方向继承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生活逆境中寻求精神解脱,幻想出一个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在哲学上则表现为唯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a.从天道自然无为到宿命论

为了反对有一个万能的上帝,老子开始提出了物质性的" 道" ,认为" 道"是事物的最后物质根源,又是事物的总规律,因而也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

而庄子则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他在《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这里,庄子强调了" 道" 是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

庄子在反对上帝有意志、神的" 能动" 作用时,强调了"道" 的自然无为、无知的特点,不失为一种反对宗教目的论的斗争的方式。但是这种宣扬天道无为的主张,摆脱了目的论,却陷入了宿命论。他说:"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又说:" 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庄子.德充符》)在庄子看来,冥冥中决定一切的" 命" 是定数难逃的。荀子批评他" 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子.解蔽》)就是说他由老子的天道无为的自然观走向了唯心主义的宿命论。

b.从相对主义到虚无主义

庄子从人们的认识都有片面性、局限性这一事实出发,而加以提醒,要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仅就这一点来说,庄子在认识论方面对中国哲学史是有贡献的,至少他从认识的主观能力、对象、是非标准各方面深刻地提出了问题,其深刻程度超过了以前和同代的哲学家。

就这一意义说,庄子丰富了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论。但在认识论上,他从老子的" 静观" 、" 玄观" 方法出发,进一步发展到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则是错误的了。他在《齐物论》中说:"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认为大小寿夭的差异,完全是由于比较而产生的,比如秋毫之末比它更小的东西来看,自然更大,而殇子比起短命的蝼蚁朝菌来,自然要算长寿的了。因而事物没有绝对的大小之分。泰山处于宇宙自然为小,彭祖比于永恒自然为夭。所以,他在《秋水》篇又说:" 以差观之,因其所以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以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庄子就这样从" 道" 的高度来观察万物,结果一切成了绝然相对的,暂时的," 莫若以明"。由于庄子取消了对象的规定性,因而无法认识对象,于是也不去认识。推而广之,世上也本无是非,是非由成见造成。所谓"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 (《庄子.齐物论》)这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显然是不对的。

从消极处世的态度出发,庄周还把人生看成梦幻:" 昔者庄周梦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同上)列宁指出:" 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入主观主义。" 因为从相对主义出发,固然承认了我们知识的相对性,这是对的;但是它否定了知识的规定性,即相对稳定性,因而形成了诡辩。因此," 从赤裸裸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证明任何诡辩都是正确的。" (《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6 页。)

c.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避世不仅是消极地对抗现实世界,而且会自我解脱,达到了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境界。他在《逍遥游》中生动地描述了大鹏飞翔万里的自由境界,但是仍认为它" 有待" ,所以算不上绝对的" 自由"。那么,真正的无条件的精神自由是什么境界呢?他回答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就可以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 至人" 、" 神人" 、" 圣人" 是庄子认为理想人格的不同称谓。像这样的圣人,他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无己),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积极建树(无功),因而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毁誉(无名),因而精神上是绝对自由的。

庄子又分析了人们通常所感到的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不外生死寿夭、富贵贫贱、得失毁誉这些客观原因。这些原因不外是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庄子对前者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以精神性的道代替物质性的道,陷入唯心主义;对后者不去抗议,不去诅咒,而是一再宣扬无条件的精神解脱。在庄子看来,人间的一切苦恼,都是自寻出来的。只要能够解脱,就会自由自在了。

他在《大宗师》中描绘出一个近似神仙的"真人" 形象:"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真人还" 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后来成了道教修炼的境界。

庄子思想中也有一些可珍贵的成分。他和老子一样,主张天道无为,否定神的主宰。所谓"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这种死生气化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他还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并且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臭腐变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在思辩方面,他也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秋水》篇记载:庄子和惠施在濠梁上观鱼。庄子说:"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说:"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终于驳倒了惠子" 不知外物" 的观点。因为在庄子看来,惠子既然能推断自身以外的庄子的心理活动,那么我庄周自然也可以了解鱼的心理活动。可见庄子思辩的缜密与敏捷。

总之,以老子为始祖,宋、尹和庄子为不同流派的道家哲学,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流派,菁芜杂糅,影响深远,值得认真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