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科举写了首五言诗,气得考官要求重写,他一字不改却成名诗

现代的高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科举。高考作文是命题的,通常为议论文,而不是让考生随意写作视才华给分,而这也成了很多人抨击应试教育的理由,毕竟严格规定体裁和字数,确实有束缚学生天性的嫌疑,古代科举就更可怕,八股文、孔孟之道,又死板又无聊。

不过,相比明清时期的科举,唐朝,这个中国历史上以开放闻名的朝代要宽松自由许多,为什么中国的古诗,是在唐朝达到极盛呢?这不仅因为唐朝的社会环境,更因为唐代科举中就有考诗、赋,连唐代皇帝都非常热爱诗歌啊!

都知道唐朝人会写诗,那唐朝人参加考试,会怎么规定诗的写法呢?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时,科举考试有了制度更新,在进士一科,增加了帖经、杂文考试项目,这就是为了考验考生的才华如何,再到了唐玄宗时期,明确规定,杂文考试包括2种:一首诗,一篇赋。

当然了,唐朝的诗赋考试也会有格式类要求,我们称之为“试贴诗”或者“应试诗”又或者说“唐律”,在我们想象当中,这种应付考试的诗赋应该会跟现代很多高考作文一样中规中矩缺少灵气,不求出彩,只求不错吧?

但这世上就是有一些天才型人物,能把考场当个人才华的秀场,狠狠惊艳大家。

比如“诗佛”王维的好朋友祖咏。王维这个人我们很熟悉,他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他的山水田园诗总透着一种超脱世外的恬淡悠远,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很让人惊叹。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王维的朋友,祖咏当然也不会是什么热衷权势名利一身富贵气息的俗人,而且,还必须和王维一样才华令人叹服。这一点从祖咏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的一首试贴诗就能看出。

当时,祖咏叛逆地反抗“应试教育”,当时的诗考试要求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但祖咏表示不服。为何?因为他觉得就那个诗题,自己用4句就能写得非常完美了,再多写只是画蛇添足而已,不管考官怎么要求他重写或者再加几句,祖咏都坚持自我。

那有人可能就觉得,祖咏这么叛逆,肯定被刷下来了。非也,非也,据唐代史料记载,祖咏可属于少年英才,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才25岁的祖咏意气风发地考上了进士,咱们先不管他后来生活怎样,这个年纪能在古代考上进士真就属于人中之杰了,才华没得说!

那么,祖咏这首诗到底多妙呢?原来,当时长安城内可以遥望距长安城南约60华里的终南山,又逢考试时遇上了雪天,于是那场杂文考试就以《终南望余雪》为题,怎么说呢,即景即情的主题,比现在高考作文的议论文题目还是有意思得多,只是到底也没摆脱格律规矩。

只见祖咏思索片刻,一副胸有成竹的自信模样蘸墨往那纸上一挥,笔走龙蛇,“唰唰唰”就写完了一首诗,然后放下了笔。他这副样子把考官都惊呆了,赶忙跑过来看这位疑似天才型考生到底写了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好诗,真是好诗!考官心中也不禁暗暗赞叹,“阴岭”也就是终南山背阳的北面山岭,这首诗是在说,终南山的北坡景色秀美,可积雪怎么会浮在云端呢?这里暗写了山很高,高出云端,以至于还未化的雪,看起来就好像浮在云上,这样的景色在阴雪天见不着,当然祖咏也没造假。

他随即就写了“林表明霁色”,一个“明”字,一个“霁”字,已经解释了为什么人站在长安城里却能遥望到终南山巅积雪,原来是傍晚时分雨雪初晴阳光微露,林梢都被照得透亮。

这林梢也只在山顶,山腰和山脚却是没有的,说明此时日已西斜;而这样的景色落在人眼中,竟不自觉感到城中寒意又加深了。

景色层层递进,景中有人,词句之外,更添加想象的画面补充,诗中有画,写到“城中增暮寒”一句已经完满,不需要再添枝加叶了。

所以祖咏不肯再写,因为他写的五言诗不符合考试要求,考官虽然赞叹其才华却没有给予通过,而后,或许是考虑到这名考生才华的确难得,祖咏竟然还是被录取了,这首《终南望余雪》也因此成了千古名篇,唐诗中的佼佼者,流传至今都备受喜爱,还被选入了课本当中。

才华高的人不一定仕途顺利,古代常见。祖咏也没能逃过规律,他虽然进士及第却没能获得好官职,后来又遭贬谪,好在祖咏心境比较开阔,选择归隐田园渔樵为业,直到47岁去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