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源:習字下半部是白字还是日字?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习的繁体字写作習。習的现代规范楷书字形,是上下结构,上为羽,下为白。《说文解字》对習字的本义解释为“数[shù]飞也,从羽从白。”意思是,習字本义是多次飞动,由羽和白两个字构成。習字的隶书和唐代楷书字形,则是上为羽,下为日。那么,習字的下半部到底是白字还是日字?
从发展过程来看,从甲骨文到楷书,習字上下结构没有变,上半部是羽字也没有变,但下半部有的是白字,有的是日字。这是在習字使用传抄过程中发生讹变造成的。
先看習字的构件羽字。羽字甲骨文有三种字形:第一种是鸟翅尖的样子(甲骨文1、2);第二种是翅膀长的羽毛的样子(甲骨文3);第三种是一对翅膀的样子(甲骨文4、5)。第一种字形由于繁杂而消失。第二种字形并入第三种字形,经过篆文、隶书的演变,最后楷书写作羽。羽字本义为禽类的一对翅膀。《广韵》:羽,鸟翅也。
羽字甲骨文字形
从甲骨文到秦小篆,習字下半部都不是白字,也不能说是日字。有的甲骨文字形下半部是一个空心的圆或三角形、扁口,与日字相去甚远。
甲骨文習字是象形独体文,描写的是鸟迎面飞来的样子。鸟迎面飞来时,最显眼的是两个翅膀和面部。習字甲骨文,上半部是鸟的两个翅膀,下半部是鸟的面部。鸟由远及近迎面飞来,远时扇动的翅膀清晰可见、面部似圆形,近时鸟的面部清晰、鸟嘴明显。習字甲骨文字形下半部的圆形中间加点,就是飞近的鸟的面部的描画。不得不佩服,远古人对事物的观察与文字表达竟然如此细致入微。他们把迎面飞来的鸟用符号记录下来,就成了習字。至于那个扁口形及似日字形,与甲骨文的书写工具有关。刀在甲骨文上刻出字符时,圆圈不好把握,就刻成了扁方形。習字强调鸟的双翅和面部,这是一个整体,不可分解。
习字甲骨文字形
战国时期,習字下半部有的写作自字(郭店楚简)。这个自字是鼻字的初文,表示面部,印证了甲骨文習字的下半部是鸟的面部。秦小篆误把自字写作白字,特别是秦统一后,对文字进行了统一规范,使得后世依小篆字形把習字写作上羽下白。
但習字的隶书字形,特别是汉隶,并未采纳秦小篆字形的上羽下白写法,一直沿用甲骨文上羽下日,楷书(包括自唐代至近现代人写的)也写作上羽下日。但《说文解字》采用秦小篆字形下面写为白,康熙字典予以沿用,这使得上羽下白的習字成为规范字。上世纪五十年代简化汉字时,取習字局部写作习,失去習字的重要信息,使人们难以理解習字本义,更无法理解其引申义。
战国郭店楚简中,下部写为自(鼻的初文),意为面部。秦小篆写为白,实属讹写。秦统一六国后,对文字进行了统一,以致以讹传讹至今。这就是習字下部白字的由来。
由于汉字在战国时期竹简开始,圆形笔画逐渐变得方正,这是甲骨文習字下半部的圆圈中间加点变成日字的原因。后人根据隶书字形,把習字解读为鸟向着太阳(日)飞翔,也是对習字本义的误读。
关于習字的最初来源,与远古習国有关。据史籍《风俗通》记载,“习为古国名”,在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武关镇(有人研究古武关即今竹林关镇)一带有习国。这里有一座山叫少习山。或许生活在这里的部族,经常看到山上有鸟飞来飞去。他们就把迎面飞来的鸟的样子,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習。同时,他们把这个符号作为族徽,并建立了習方国。
这种迎面飞来的鸟,极可能是红腹锦鸡,也就是远古人以为的凤凰鸟。这种鸟在商洛一带很多,商洛有座凤凰山。丹凤县的动物资源中以长尾雉、环颈雉、锦鸡最为有名。丹是红色,凤指凤凰,证实丹凤县名称来自红腹锦鸡。红腹锦鸡羽毛漂亮,一定会引起远古人的注意,同时,这种鸟善于奔跑,不善于飞行,飞行高度在1米到3米,正好让人平视到其迎面飞来的样子。这就是習字甲骨文字形产生的基础。習字读音或源自雄锦鸡的叫声。
《左传・哀公四年》有“将通于少习以听命”的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丹水注》有“丹水自商县(今商洛市丹凤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的记载。少习山有习国,国力弱小。此处是秦国和楚国的交界之地。习国被秦或楚灭国,这方面缺少文献记载。灭国后,习国贵族及国人就以习为氏,并沿丹江顺流而下,入汉江至襄阳落籍繁衍发展。这是习姓的正宗。另有从息姓改为习姓的。
顺便提一下,繁体字有一个鰼字,上世纪五十年代与習一样也简化写作习。鰼字本义是会飞的鱼。鰼鱼本来生活在今贵州遵义习水、赤水的河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灭绝。当地少数民族曾经建立鰼国。如今,习水实为鰼水,习水县实为鰼水县,习酒实为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