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3
三字经—3
hán yù jūn |
shuāng lù gǎi |
yòu gāo yuán |
zuǒ dà hǎi |
寒 燠 均 |
霜 露 改 |
右 高 原 |
左 大 海 |
【解释】我国冷热均匀,霜期和露期会跟着季节而改换,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启示】我国地处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温带,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冷热均匀,冬天结霜,夏天结露,霜期和露期会跟着季节而改换。若你面向南方,那么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注释
燠:热。
改:更改。
yuē jiāng hé |
yuē huái jì |
cǐ sì dú |
shuǐ zhī jì |
曰 江 河 |
曰 淮 济 |
此 四 渎 |
水 之 纪 |
【解释】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注释
江河:长江与黄河。
淮济:淮水与济水。
渎:直接流入大海的河川。
纪:代表。
yuē dài huá |
sōng héng héng |
cǐ wǔ yuè |
shān zhī míng |
曰 岱 华 |
嵩 恒 衡 |
此 五 岳 |
山 之 名 |
【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故事】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条主要的河。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恰好将中国分成两半。宋朝时,外患金人企图横越长江,结果被宋朝的战鼓声,吓的不敢渡江。至于黄河,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不过,长期泛滥成灾,危害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至于“五岳”,则各有动人的故事,这里只介绍西岳,山势非常险恶。相传,唐朝的韩愈有一次奋力登上山顶后,就双腿发软,没有勇气下山,最后只好麻烦地方官员派人把韩愈灌醉,将他抬回家。传说位在河南的嵩山及山西的恒山,都曾有人在此修炼。会吹笙的周灵王太子乔,曾在恒山修成白鹤仙人;张果老是八仙中的一仙,他是在恒山修成正果的。
gǔ jiǔ zhōu |
jīn gǎi zhì |
chēng xíng shěng |
sān shí wǔ |
古 九 州 |
今 改 制 |
称 行 省 |
三 十 五 |
【解释】州: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名称。 制:制度,有确定规模、法度。 行省:行政区域,简称省。
【启示】古代周朝分为九州:冀州、幽州、并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秦抬皇统一中国后废九州改成郡县,到宋朝把郡县改成府,到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主持全国政务,各地区设中书省,称为行省,简称省。三个五省,是在抗战胜利后,东北划九省加收回台湾省,连原二十八省,共三十五省。
yuē shì nóng |
yuē gōng shāng |
cǐ sì mín |
guó zhī liáng |
曰 士 农 |
曰 工 商 |
此 四 民 |
国 之 良 |
【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故事】古代的社会,把人民的职业分成四等,到了今天,已经有所谓的“三百六十行”,不管从事哪一行,只要努力工作,行行都可以出状元。在许多的行业中,以农业和中国的关系最密切。据说,汉朝时有个叫孟尝的太守初调到合浦时,发现那里的人们不懂得耕田。只能拿珍贵的珠宝和邻国交换米粮,一旦珠宝用完了,只好活活饿死了。孟尝一到任,便开始教人民耕种的技术,于是合浦渐渐的富足繁荣起来。人民的饮食问题解决后,“五常”的德行,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春秋时代有个孙叔敖,为了不让别人见到两头蛇而丧命,便将蛇打死,埋了起来。东汉时有个荀巨伯,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宁可让强盗杀了,也不愿意留下朋友自己逃命。
注释
士:读书人,特别是知识分子。
民:人民。
良:比如栋梁、基础。
yuē rén yì |
lǐ zhì xìn |
cǐ wǔ cháng |
bù róng wěn |
曰 仁 义 |
礼 智 信 |
此 五 常 |
不 容 紊 |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赏析】
“仁义礼智信”是社会的五种道德原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柳宗元在 《时令论》里说:“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 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之也。”人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活动要用仁、义、 礼、智、信来进行处理。仁、义、礼、智、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桥梁。“仁”是指爱人之心。《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 仁。”唐代韩愈《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仁与爱是相连的,有仁心者必 有爱人之心。“义”是指道义、正义。是由孟子提出的,它要求人们公正合宜, 主持公理。“礼”是指礼仪、礼节,做人应该谦恭礼让,识大体、知礼 节。“智”是指才智、智慧。是指人明辨是非、英明果决的能力。“信”指诚 信、守信,做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这五常是古人做人和做事的准则,同时也 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虽然现代社会大不同于古代,但“五常”作为 传统文化与道德的精髓,依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因为高速的发展更需要高尚 的道德观做坚实的后盾。
注释
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
义:做应当做的事。
礼:指人事礼节。
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
信:指诚实,信用。
常:天道之常。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德性。
紊:纷乱。
dì suǒ shēng |
yǒu cǎo mù |
cǐ zhí wù |
biàn shuǐ lù |
地 所 生 |
有 草 木 |
此 植 物 |
遍 水 陆 |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故事】大在两千年前,中国已有了许多关于花草树木、虫鱼鸟类的奇妙神话。《山海经》是一本专门记载古代地理的书。书上说,有座招摇山,山上长了一种叫“祝余”的草,形状有点象韭菜,吃了以后,就象吃了米饭一样,可以有很饱的感觉。另外还有一种树,在树干的地方,有一圈圈黑色的纹理,这纹理有个奇怪的名字,叫“迷谷”,如果把迷谷带在身上,就可以躲避妖魔鬼怪。有个传奇而又有趣的国家“黑齿国”,住在这里的人民都长着一口黑牙。在黑齿国的一个山谷里,有棵扶桑树,传说当时天上的十个太阳都会到这里来沐浴,十分有趣。这些多彩多姿又有趣的故事,虽然是编造出来的神话,但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这个世界所抱持的浓厚情感呢!
yǒu chóng yú |
yǒu niǎo shòu |
cǐ dòng wù |
néng fēi zǒu |
有 虫 鱼 |
有 鸟 兽 |
此 动 物 |
能 飞 走 |
【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dào liáng shū |
mài shǔ jì |
cǐ liù gǔ |
rén suǒ shí |
稻 梁 菽 |
麦 黍 稷 |
此 六 谷 |
人 所 食 |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故事】中国的老祖先们,先学会了畜牧后,才开始播种耕作。在尚未动的畜牧前,只能拿着木棒、网子到深山里捕捉野兽;当他们发现一时宰杀不完的野兽,可以关在栅栏内饲养后,大家便把捕捉来的野生动物关了起来,等到需要时,再捉来宰杀,这也就是畜牧的起源。以前有着利爪的动物,像牛、马、羊…… 等,由于被人饲养而不能再随意乱跑,因此那些利爪便慢慢退化了。人懂得利用畜牧来供应自己的食物后,又在偶然间,发现牛羊喜欢吃某种谷子,便撒了一些在栅栏四周,没想到,第二年这些谷子竟由一棵棵小幼苗,长成了结满谷子的植物,就这样,人类学会了耕种。不过,并非种植物结的果都适合人类食用,在众多野生的植物中,稻子、小米、麦子、黄米、高粱等谷类,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这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主粮“ 六谷”。
【赏析】
这一节讲的是作为人类食物的“六谷”。“稻”,多产于南方,就是我 们平时所说的大米,是我们常吃的主食;“粱”,又叫粟,也叫谷子。谷子去了 壳之后叫小米,因其色黄,所以叫黄粱;“菽”,是豆类的总称。指大豆、绿 豆、蚕豆、豌豆等各豆类粮食;“麦”,俗称麦子,是我们重要的粮食作物:有 大麦、小麦、荞麦、燕麦等多种。麦子磨成面粉,俗称麦面,再制成馒头、面 条、油条、大饼等主食给我们享用;“黍”也叫“黍子”,是一种黏黄米。《管 子·轻重》:“黍者,谷之类者。”黍子做成黍米饭,是一种主食。“稷”,也 叫谷子,它的籽实小,秋天下种,第二年夏天才可以收成;稷,多指高粱,产于 北方,是酿酒的好原料;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上面六种食物称为“六谷”, 是粮食的总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我们日常就是靠粮食供给来 生活的。正如唐李绅《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而粮食又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所以作为一 个衣食富足的现代人,更加应该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 力维艰”的道理。
注释
稻:稻子。
粱:谷子,小米。
菽:豆类的总称。
麦:麦子。
黍:黍子,玉米,玉蜀黍,去壳后叫黄米。
稷:高粱。
谷:谷物的统称,俗称粮食。
食:吃的粮食。
mǎ niú yáng |
jī quǎn shǐ |
cǐ liù chù |
rén suǒ sì |
马 牛 羊 |
鸡 犬 豕 |
此 六 畜 |
人 所 饲 |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故事】中国的老祖先们,先学会了畜牧后,才开始播种耕作。在尚未动的畜牧前,只能拿着木棒、网子到深山里捕捉野兽;当他们发现一时宰杀不完的野兽,可以关在栅栏内饲养后,大家便把捕捉来的野生动物关了起来,等到需要时,再捉来宰杀,这也就是畜牧的起源。以前有着利爪的动物,像牛、马、羊……等,由于被人饲养而不能再随意乱跑,因此那些利爪便慢慢退化了。人懂得利用畜牧来供应自己的食物后,又在偶然间,发现牛羊喜欢吃某种谷子,便撒了一些在栅栏四周,没想到,第二年这些谷子竟由一棵棵小幼苗,长成了结满谷子的植物,就这样,人类学会了耕种。不过,并非种植物结的果都适合人类食用,在众多野生的植物中,稻子、小米、麦子、黄米、高粱等谷类,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这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主粮“六谷”。
【赏析】
“畜”指百姓家养的动物,一般说“六畜”指的是马牛羊、鸡犬 豕。“六畜”是被人驯养的家畜。“六畜”与人关系亲密,不同于野生的动物。 据说上古时代,伏羲氏是最早驯服“六畜”的人。他教人们饲养捉来的野生马、牛、羊、鸡、犬、猪,同时使它们不断繁殖。农家的庭院中,常常见到“六 畜”的身影。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苍牛羊归。”农家小院中, 常有马棚、牛屋、羊舍、鸡笼、狗窝、猪圈等。人与六畜相依为命。六畜与人建 立了亲密的伙伴关系。当然现在很少有人再去饲养“六畜”》“六畜”被割成各 个单一品种,在饲养场里采用大规模的单一饲养方式,古代的六畜是人类耕种的 工具,也是餐桌上的美食。而今大部分的六畜已经作为庖厨之用,成为人类生活 中的盘中餐。牛能运货耕田,现在只用于挤奶吃肉;马有负重至运之能,现在只 有食用一个功能了;鸡、猪、犬等被作为肉食或宠物饲养,功能也发生了退化。 但在农村里,还偶有农户以鸡鸣晓,以犬守夜,如此情景可能在山区小村常见, 这样的风景当是机械化大时代一个温馨而惬意的镜头。
注释
马牛羊:属上珍三品。
鸡犬豕:属下珍三品。豕即猪。
畜:即牲畜,人类饲养的禽兽总称。
饲:饲养。
yuē xǐ nù |
yuē āi jù |
ài wù yù |
qī qíng jù |
曰 喜 怒 |
曰 哀 惧 |
爱 恶 欲 |
七 情 俱 |
【解释】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故事】七种情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如果刻意的去掩饰,反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困扰,以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在隋朝的长安城,有个叫杜子春的年轻人,由于生活奢侈,因此父母留给他的积蓄,很快被他花光了,后来,他只好到街上去乞讨。有一天,当杜子春到街上乞讨时,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见他颇有慧根,就把他带回山上。道士对杜子春说:“我决定将你改头换面,从今以后,你不能有任何的感情,一旦通过考验,你就能修成正果和我一样做道士了。”说完,便让杜子春下山去。杜子春牢牢记住道士的话,他不开口说话也不笑,许多认识他的人和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不睬,真的做到了道士所交待的话。这时,杜子春不觉有点得意,就在这一瞬间,道士出现了,他很生气杜子春如此沉不住气,于是杜子春又恢复乞讨的生活方式了。
【赏析】
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情绪的七种表现。人人皆有七情见之 于神色,这七种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人正是因为有“七情”,才可称之为 人,“七情”不简单是对外在刺激的反应,掺杂了人复杂的心理因素。喜时,春 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怒时,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哀时,如 陆游《沈园》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时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 惊鸿照影来。”这是陆游悼念唐琬而写的充满哀痛情感的诗;惧时,白日见山 崩,夜间闻海啸;爱时,清风拂面,朗月照人,繁花似锦,绿草如茵。让人喜悦 之情倍增;恶时,恨从胸中出,厌从胆边生,见丑陋之人,遇不实之言,都心生厌恶;欲,不论是生理需求还是心理需求,有思求之事必欲。高官厚禄,嘉名暴 利,金屋娇女,良田美妾,怎么能不让人思慕呢?
人的“七情”饱含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心思念想,再加上外界的刺激,
使情绪出现波动。任何情绪的波动都是长久积累的暴发,一时的刺激不过是导火 索。人的情绪包含着太多主观因素,所以人要善于调节自己情绪,不受情绪左 右,不仅要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还要懂得如何做情绪的主人,才能成为一个成 功的人。
注释
喜:高兴。
怒:生气。
哀:忧伤。
惧:害怕。
爱:倾慕,喜欢。
恶:憎恶,讨厌。
欲:欲念、嗜好。
七情:人的七种感情。
qīng chì huáng |
jí hēi bái |
cǐ wǔ sè |
mù suǒ shí |
青 赤 黄 |
及 黑 白 |
此 五 色 |
目 所 识 |
【解释】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注释
青:蓝色。
赤:红色。
目:眼睛。
识:看到、辨别。
suān kǔ gān |
jí xīn xián |
cǐ wǔ wèi |
kǒu suǒ hán |
酸 苦 甘 |
及 辛 咸 |
此 五 味 |
口 所 含 |
【解释】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注释
甘:甜。
辛:辣。
含:包括。
shān jiāo xiāng |
jí xīng xiǔ |
cǐ wǔ xiù |
bí suǒ xiù |
膻 焦 香 |
及 腥 朽 |
此 五 臭 |
鼻所嗅 |
【解释】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故事】从前,有一个乡下人,成天好吃懒做,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吃甜食,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甜的,他都喜欢吃。他有一个很灵敏的鼻子,专门用来嗅甜味的,就算是掉了一小颗的糖,他也能用鼻子把它找到。他的妻子见他田也不耕,工也不做,生活就成问题了,便要他出去学些技能回来。这个爱吃甜食的人,听了妻子的话,之后乖乖出门去了。在路上,他看见一只白鹅掉进泥巴坑里,不久有一群人急急忙忙跑来要找白鹅,他对那群人说:“我用鼻子帮你们找找看。”于是,他东嗅西嗅的,带领他们来到泥巴坑,大家发现白鹅额果然就在里面,感激之余,便称他为“好鼻师”。据说,当好鼻师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无数的蚂蚁,这些蚂蚁慢慢演变到现在,变成了东嗅西嗅的昆虫,正和好鼻师生前的习性一模一样。
注释
膻:羊身上发出的怪气味。
朽:物质腐烂后发出的气味。
嗅:用鼻子闻。
páo tǔ gé |
mù shí jīn |
yǔ sī zhú |
nǎi bā yīn |
匏 土 革 |
木 石 金 |
与 丝 竹 |
乃 八 音 |
【解释】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赏析】
中国古代八种乐器的分类。“匏”指匏包,晒干后可制成笙、竽等乐 器:“土”是黏土,可制成乐器埙;“革”指皮革,可制成皮鼓;“木”指木制 乐器,包括木鱼、梆子、拍板等;“丝”是用蚕丝、丝线作弦制成的乐器,包括 琴瑟、笋等;“竹”是指用竹管制成的笛、箫等乐器。“八音”表示八种不同质 的乐器。中国是一个音乐大国,乐器千百种,习者千万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 来就特别看重音乐。懦学有六门功课,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乐在其六 门课中居第二位,足见它的重要性了。音乐不仅悦耳,更能涵养性情、化育人 格、移风易俗、净化社会,其教化作用非常大。儒家有“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 之音多以怒,亡国之音多以思”,以及无乐不和的说法,音乐的巨大作用由此可 见一斑。
注释
匏:一种植物,类似葫芦,称为匏瓜,古代常用它做乐器。
土:陶土、瓦器。
革:皮革,指鼓。
木:指木制乐器。
石:指玉石之类做的乐器。
金:指铜锣、铜鼓等金属做的乐器。
丝:指丝弦乐器。
竹:指萧笛之类管乐器。
yuē píng shǎng |
yuē qù rù |
cǐ sì shēng |
yí tiáo xié |
曰 平 上 |
曰 去 入 |
此 四 声 |
宜 调 协 |
【解释】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故事】好的音乐不但可以调剂身心,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我国古书中,记载着许多中国传统的乐器,并且也记载了关于以琴会友的故事。春秋时代,有个名叫俞伯牙的人,他虽弹的一手好琴,却苦于找不到能与他分享的知音。有一天,他的琴声吸引了一位樵夫前来聆听,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他被余伯牙的琴声深深感动了。余伯牙遇到了这位知音,心里好高兴,便和钟子期结为异性兄弟。两人约订明年的今日,伯牙要到钟家村拜访子期,顺便让子期欣赏他的琴艺,时间过的很快,他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余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没想到,钟子期竟然已经过世了,余伯牙悲伤的来到子期坟前,对着子期的坟,将琴摔个粉碎,并发誓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注释
调:声音和谐。
gāo zēng zǔ |
fù ér shēn |
shēn ér zǐ |
zǐ ér sūn |
高 曾 祖 |
父 而 身 |
身 而 子 |
子 而 孙 |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故事】汉朝时,有个名叫伟伯余的读书人,每当他犯了错误,母亲总是拿着棍子教训他。孝顺的伟伯余,自知做错了事,便虚心听从母亲的教诲,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兴。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竟然哭了起来,母亲便很着急的问他是否打的太重了。伟伯余回答说:以前母亲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亲身体还很健康,今天,母亲打轻了,可见母亲的身体不如以前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这正是伟伯余发自内心的孝心和真情啊!
zì zǐ sūn |
zhì xuán zēng |
nǎi jiǔ zú |
rén zhī lún |
自 子 孙 |
至 玄 曾 |
乃 九 族 |
人 之 伦 |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故事】周朝时,有个治礼作乐的周公。有一次,周公的儿子伯禽有事要见他,竟连续三次被周公打了出来。伯禽觉得很疑惑,便找贤人商子求教。商子带伯禽到南山上,说:这里有棵乔树,高大又笔直,那里有棵梓树,低矮又卑下,你仔细想想这两棵数,就知道原因了。伯禽着才明白自己当时忽略了尊卑的道理。
【赏析】
家 一个人以己身为本位,向上数四代: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向下数
四代: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共九代称之为“九族”。
“高曾祖”三个字分别是指高祖、曾祖、祖父。“高祖”,曾祖父的父 亲,又称之为远祖。“曾祖”,祖父的父亲,曾的意思是重。“祖”,祖父,父 亲的父亲。“玄”,孙子的孙子,九代最后一代。“曾”,孙子的儿子,在孙子 辈分上又多了一层。“人之伦”的“伦”字,不可解释为“伦常”或“道理”; 是顺序、条理的意思,是远近,先后要有一定顺序,不可紊乱。
中国的家族观念,自古以来就很强烈,家庭出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似乎 都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对于自己生命的出处和来历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九 族”几乎代表了整个家族,因此,古代刑法最重的罪名莫过于“诛九族”。当 然,现代社会再也不会出现这种连累无辜的“诛九族”现象,但人们对于家族的 顺承关系还应多些了解。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家过程,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过 程,而自己对于家族的贡献,是否成为后代尊敬和瞻仰的对象,就要看付出的努力有多大了。
注释
九:九族由自己往上推四代,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再由自己往下推四代,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连自己共为九代。
fù zǐ ēn |
fū fù cóng |
xiōng zé yǒu |
dì zé gōng |
父 子 恩 |
夫 妇 从 |
兄 则 友 |
弟 则 恭 |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故事】我国汉朝时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天,家里突然闯进来几个强盗。这几个强盗把他们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抢光了,就是找不到吃的东西,饿了很久的强盗一见长的白白胖胖的赵礼,便决定将他吃了。赵孝连忙跪在强盗面前说:大爷,你们吃我的肉吧!我的肉比较好吃。强盗们被这对友爱的兄弟所感动,于是就放了他们。
zhǎng yòu xù |
yǒu yǔ péng |
jūn zé jìng |
chén zé zhōng |
长 幼 序 |
友 与 朋 |
君 则 敬 |
臣 则 忠 |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