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个小动作”很养肺

这“6个小动作”很养肺,每天坚持做,肺部更健康山西省中医院康复科 徐斌2021年0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承诺戒烟(Commit to Quit)”主题。而因为吸烟受损最严重的器官就是我们的肺。#养肺##5.31世界无烟日#肺的健康实际上与人体全身各部位正常器官的运转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肺负责人体的呼吸功能,如果肺出了问题,就会影响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肺大而有力,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必要保障。憋气时间长就代表肺功能好吗?憋气时间长≠肺部健康实际上,憋气时间长短只能粗略地说明人体对缺氧耐受的程度。另外,对缺氧耐受程度并不仅仅体现在肺功能上,而是体现在人体全身多个器官功能状态上。如何检测肺部健康?通过憋气检测肺部健康是非常局限的,检测肺部是否健康,可以先通过身体症状来判断,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症状,考虑肺有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其中,肺功能检测是一种常用、简便的检查方式,主要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大小等,可以早期检测出肺部、气道的病变,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而CT检查则可以检查胸廓、胸前、肺组织、心肺血管等有没有异常影响。- 03 -如何提高肺功能?肺部不仅仅为自己干活,还担任着为全身各脏器、细胞供氧的重要使命。气体进入肺部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的方式,把氧气运送至身体各个部位,然后再把身体的“垃圾”和“废物”带到肺部里边,把它们排出体外。总而言之,肺功能好坏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通过简单憋气无法判断肺部是否健康,建议大家最好去医院做专业检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通过运动提高肺功能。如何对肺部进行保养?1.用热水蒸汽准备一杯热水,通过鼻子将热气吸入到肺部,可以滋润肺脏,降低细菌的繁殖,每天坚持十分钟,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可以预防各种肺病。2.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途径,常见的运动项目有游泳、爬山、慢跑、健身操、太极拳、乒乓球等。建议每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3.大笑养肺中医有言“常笑宣肺”,坏情绪会伤害肺部,可以在清晨放松身体后,吸气提肛,放声大笑,一直笑到吸入的一口气吐尽为止。放松后重复,每次3~5分钟,每天1次。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4.扩胸运动首先采取站立姿势,两脚保持与肩同宽,然后吸气,两手从体侧缓慢向上方伸展,尽量扩张胸部,扩胸的同时,要抬头挺胸,呼气时手放下还原。扩胸运动虽然简单,但它的作用可不小,这个动作能够疏通肺部经络,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还能排出肺部的杂质。每天不需要多做,只要在工作间歇时,抽出十分钟做一下,轻轻松松地提高我们的肺活量,增强肺功能。5.按摩穴位可以经常按摩肺俞穴和迎香穴。迎香穴的主要位置是鼻翼两侧,每天坚持按摩60次,按到发热为止。再按摩肺俞穴,主要作用是促进肺部血液循环,排除肺部多余的痰液,可以预防感冒,健肺养肺。6.腹式呼吸平躺或是端坐,双手交叠。手心捂住肚脐下。用鼻子缓缓吸气,感受到腹部慢慢隆起,一直到不能再吸为止,屏住呼吸,感受腹腔上方的紧张感。然后呼气,感觉到把紧张部位松开。呼吸时要匀细绵长,呼吸越慢越好,越深长越好!每天有意识地练习腹式呼吸半个小时,或是在早晚,分别有意识地呼吸100下!

大家记住了吗?只要每天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哦!养命先养肺?每天坚持做好3点,肺部更健康,人体更易长寿!肺是人体主要呼吸器官之一,它能帮助我们过滤吸入的垃圾,提供身体各处所需要的氧气。若是肺部发生了疾病,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那么怎么样能够调理肺部健康呢?这3点常做,或许能拥有好肺。

多喝水。如果本身就吸烟或者是肺部不健康的人,每天喝水量最好是维持在两千毫升左右,这样对肺部健康非常有帮助;另外也可以喝一些度肺部有益处的汤或者是茶水。

多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最适合养肺的运动方式之一,但是要注意不能剧烈运动。有氧运动要慢,而且强度要把控好,超强度的运动对肺部没有好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做太极拳、散步、瑜伽等等。戒烟。戒烟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因为吸进去的烟就会游走我们的呼吸系统内,将垃圾和有害物质留在肺部,长期吸烟的人患上肺癌的几率就会升高。那么,这3点要是能够做到,远离肺癌,拥有好肺。呼吸到脐,寿与天齐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祛病延年的奇功,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胎息”等健身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腹式深呼吸尤为推崇,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四五寸,两脚相距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唾液)。然后,引气从鼻入腹,吸足为止,久住气闷,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务使气尽,再从鼻孔细细引气入胸腹。这种腹式深呼吸,吐故纳新,使人神清气爽。明代养生家冷谦在《修龄要旨》中写有养生十六字令:“—吸便提,气气归脐;—提便咽,水火相见。”这十六字秘诀,包含了提肛、咽津、腹式呼吸三种保健练功方法,是祛病健身延年的法宝。腹式呼吸之妙人的呼吸形式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主要是依靠肋间肌的收缩来带动胸廓,从而牵动肺部而进行的呼吸;腹式呼吸指以隔肌的上下运动来扩大和缩小胸腔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而进行的呼吸。两者相比而言, 腹式呼吸弥补了胸式呼吸的缺陷,其好处多多。一是锻炼肺泡,增加肺活量。胸式呼吸时肺活量小,肺组织利用率低,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处在“休息”状态,呼吸一次约5秒钟,吸入约50D毫升空气。这样长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叶得不到锻炼,长期废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差,肺活量下降,这样一来就不能获得充足的氧,也满足不了各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中下肺叶,偶感风寒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胸式呼吸不利于肺部的健康。腹式呼吸好就好在,呼吸时隔肌上下活动范围加大,胸腔容积得到最大范围的扩展和回缩,呼吸一次约为10至15秒钟,能吸入1000至1500毫升空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肺组织,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得到健康的锻炼,改善了肺部的血液循环,从而防止肺的纤维化,延缓了老化,保持良好的弹性,提高了肺活量,可使机体获得充足的氧,随血液运行而布散周身,并能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由于肺功能增强,无形中增强了肺部免疫细胞对尘埃和病菌的吞噬和清除能力,有效地预防了肺部多种疾病的发生。二是促进腹部运动,防范多种疾病。我们知道,大腹便便的“将军肚”是孕育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温床,如能坚持做腹式呼吸运动,随着腹部凸出及缩回的节奏,可使腹肌得到有效的锻炼,消除堆积在腹部皮下的脂肪,改善体内的脂质代谢,起到防治血脂异常、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病的作用。腹式呼吸时的腹部运动,对整个消化道是种极好的调节,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利于腹腔,肠系膜的气血运行,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加快肠道内粪便和毒素的排出,预防中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内外痔、大肠癌等病。腹式呼吸还可舒肝利胆,改善肝功能,促使胆汁分泌,对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炎等都有很大好处。三是疏通经络,健脑安神益智。人体的足厥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带脉等经络通过腹部,遍布着几十个穴位,尤其是神阙穴(肚脐),是人体先后天经气运行的枢纽。而腹式呼吸对经络是良好的锻炼,有利于经脉的运行和经气的流通,保持了内环境的稳定。尤其是在做腹式呼吸时,精神专一,意守丹田,在这种禅悦的气功态下,生命节律井然有序,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和谐平衡,这对防治神经衰弱、情绪抑郁、失眠等症大有裨益。四是改善盆腔血运,增强生殖健康。随着腹式呼吸时的腹部运动,改善了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增强了生殖系统的健康。如果将腹式呼吸法中的顺式呼吸、逆式呼吸与提肛运动结合起来,更会起到益肾强精、延缓性腺衰老之妙。对防范卵巢、子宫炎症和男子前列腺增生都有一定的作用。腹式呼吸之法腹式呼吸有顺式和逆式两种呼吸方法,顺式呼吸,就是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逆式呼吸,是指吸气时将肚子收缩,呼气时再把肚子鼓起。腹式深呼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随时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若做顺式呼吸时,由鼻慢慢吸气,缓缓鼓起肚皮,一呼一吸每口气坚持10至15秒钟,屏息1秒,然后再徐徐从口中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做腹式深呼吸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这便是呼吸系统的交替运动。如能常年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1至2次最好。肺不好的人,远离二字,常食三果,做好四件事,肺会慢慢变好!肺,又称“华盖”,为五脏六腑“遮挡风雨”!良好的心肺功能,更是健康长寿的基石。所以,肺部健康,对于生命健康来说,十分重要。然而,肺为“娇脏”。人体的肺脏,十分娇嫩,是一个十分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热,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大气直接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论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肺部健康,切莫忽视。肺不好,一般有这几种表现:1、脸色晦暗,没有光泽,甚至出现锈色。2、皮肤干燥、瘙痒。3、气短,不能连续的说活。4、鼻子易出现不适现象。5、手指头变粗,也就是会出现杵状指。6、嘴唇长期发白、发绀,甚至发紫。7、容易出现便秘,排便不畅。肺不好的人,远离二字第一字:“气”肺,主一身之气,是由于肺主呼吸作用而决定的。想要肺好,首先要远离三种“气”。远离烟草气,烟草燃烧的气体,会严重损害肺部健康,增加肺癌风险。远离炒菜油烟气,厨房的炒菜油烟,含有大量的PM2.5,会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远离污染的大气,大气污染,也是导致肺部病变的主要因素,空气污染严重时,最好佩戴口罩出门,并且,减少出门时间,尽量避免在室外太久。第二字:“燥”燥邪,最易伤肺,保护肺部健康,一定要注意,远离燥邪。燥邪伤肺,易耗伤津液,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生活中,要尽量滋润肺部,多喝水,对抗燥邪。

肺不好,常食三果1、雪梨白色润肺,雪梨,对于肺部健康,十分有益。肥嫩多汁的雪梨,可润肺生津、止咳化痰,养阴润肺。可生食、榨汁,也可炖煮或者熬膏。脾胃虚寒者,可将梨蒸熟吃,会降低梨的寒性。

2、荸荠荸荠,有“地下雪梨”、“江南人参”之美誉。其汁多味甜,可滋阴润肺、止咳、润燥、化痰。经常吃一点,可清肺化痰,有助肺部排毒。

3、枇杷枇杷,柔软多汁,风味酸甜,经常吃一点,有益肺部健康。枇杷,入肺、胃经,可润肺下气、生津止渴。尤其是,阴虚肺燥,咳嗽的人,多吃点,十分有益。

做好四件事,肺会慢慢变好第一件:多饮茶,少吸烟肺,喜润恶燥,多饮茶,可润肺排毒,有益肺部健康。如果不能戒烟,那么,养成喝茶的习惯,有益减少香烟对肺部的损害。用一些,润肺止咳的小植物,泡水代茶饮,是吸烟者养肺,不错的选择。

第二件:多大笑,少悲伤情绪,对于肺部健康,也有着密切关系。经常大笑,可宣肺,助力肺部健康。大笑,能使肺扩张,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有益肺部健康。《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少悲伤,常大笑,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肺部健康,十分有益。第三件:深呼吸,多运动经常练习深呼吸,可吐故纳新,增强肺活量,有益肺部健康。此外,进行适当的运动,对于肺部健康,也很重要。尤其是,动作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轻松柔缓的运动,对健康十分有益。揉缓的慢运动,可增加人体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有助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切记,保护肺部健康,不宜剧烈运动,不要气喘吁吁。

第四件:润肠道,防便秘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在病理上互相影响。肺气不舒,津液不能下达,导致大便干结,出现便秘。同样的,如果大肠不通,腑气郁结,也会影响肺气,出现咳嗽,哮喘等。因此,想要保护肺部健康,还要注意肠道健康,使肠道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利于提升肺脏的健康。

最后,几个小动作,有益肺部健康1、扩胸可疏通肺部经络,有利于肺泡杂质排出,提高心肺功能。

2、捶背两手握成空拳,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

3、揉印堂大拇指,用力按揉眉间,即印堂,能调整肺气。

4、敲中府穴经常敲打中府穴,可使得呼吸通利,清气运行通畅。吸气到丹田  寿命可百年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祛病延年的奇功,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胎息”等健身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腹式深呼吸尤为推崇,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四五寸,两脚相距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唾液)。然后,引气从鼻入腹,吸足为止,久住气闷,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务使气尽,再从鼻孔细细引气入胸腹。这种腹式深呼吸,吐故纳新,使人神清气爽。明代养生家冷谦在《修龄要旨》中写有养生十六字令:“—吸便提,气气归脐;—提便咽,水火相见。”这十六字秘诀,包含了提肛、咽津、腹式呼吸三种保健练功方法,是祛病健身延年的法宝。

腹式呼吸之妙人的呼吸形式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胸式呼吸主要是依靠肋间肌的收缩来带动胸廓,从而牵动肺部而进行的呼吸;腹式呼吸指以隔肌的上下运动来扩大和缩小胸腔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而进行的呼吸。两者相比而言,腹式呼吸弥补了胸式呼吸的缺陷,其好处多多。一是锻炼肺泡,增加肺活量。胸式呼吸时肺活量小,肺组织利用率低,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叶的肺泡却处在“休息”状态,呼吸一次约5秒钟,吸入约50D毫升空气。这样长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叶得不到锻炼,长期废用,易使肺叶老化,弹性减退,呼吸功能差,肺活量下降,这样一来就不能获得充足的氧,也满足不了各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中下肺叶,偶感风寒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胸式呼吸不利于肺部的健康。腹式呼吸好就好在,呼吸时隔肌上下活动范围加大,胸腔容积得到最大范围的扩展和回缩,呼吸一次约为10至15秒钟,能吸入1000至1500毫升空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肺组织,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得到健康的锻炼,改善了肺部的血液循环,从而防止肺的纤维化,延缓了老化,保持良好的弹性,提高了肺活量,可使机体获得充足的氧,随血液运行而布散周身,并能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由于肺功能增强,无形中增强了肺部免疫细胞对尘埃和病菌的吞噬和清除能力,有效地预防了肺部多种疾病的发生。

二是促进腹部运动,防范多种疾病。我们知道,大腹便便的“将军肚”是孕育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温床,如能坚持做腹式呼吸运动,随着腹部凸出及缩回的节奏,可使腹肌得到有效的锻炼,消除堆积在腹部皮下的脂肪,改善体内的脂质代谢,起到防治血脂异常、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病的作用。腹式呼吸时的腹部运动,对整个消化道是种极好的调节,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利于腹腔,肠系膜的气血运行,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加快肠道内粪便和毒素的排出,预防中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内外痔、大肠癌等病。腹式呼吸还可舒肝利胆,改善肝功能,促使胆汁分泌,对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炎等都有很大好处。

三是疏通经络,健脑安神益智。人体的足厥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带脉等经络通过腹部,遍布着几十个穴位,尤其是神阙穴(肚脐),是人体先后天经气运行的枢纽。而腹式呼吸对经络是良好的锻炼,有利于经脉的运行和经气的流通,保持了内环境的稳定。尤其是在做腹式呼吸时,精神专一,意守丹田,在这种禅悦的气功态下,生命节律井然有序,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和谐平衡,这对防治神经衰弱、情绪抑郁、失眠等症大有裨益。

四是改善盆腔血运,增强生殖健康。随着腹式呼吸时的腹部运动,改善了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增强了生殖系统的健康。如果将腹式呼吸法中的顺式呼吸、逆式呼吸与提肛运动结合起来,更会起到益肾强精、延缓性腺衰老之妙。对防范卵巢、子宫炎症和男子前列腺增生都有一定的作用。

腹式呼吸之法腹式呼吸有顺式和逆式两种呼吸方法,顺式呼吸,就是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逆式呼吸,是指吸气时将肚子收缩,呼气时再把肚子鼓起。腹式深呼吸简单易学,站、立、坐、卧皆可,随时可行,但以躺在床上为好。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也可说是进入气功态。若做顺式呼吸时,由鼻慢慢吸气,缓缓鼓起肚皮,一呼一吸每口气坚持10至15秒钟,屏息1秒,然后再徐徐从口中呼出,每分钟呼吸4次。做腹式深呼吸时间长短由个人掌握,也可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这便是呼吸系统的交替运动。如能常年坚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1至2次最好。肺结实,全身强壮,三招使肺结实!快点学习肺功能弱会导致大脑和肌肉缺氧。大脑缺氧会造成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和精神不济;肌肉缺氧会造成四肢乏力,另外中医认为肺弱,全身就弱。正确的解决方案1、首先应由医生检查肺功能弱的致病原因,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2,没有其他疾病时,医生会开出康复训练的运动处方。因为药物对肺功能的改善有限度,所以采用药物运动方式对患者的康复更有利。小贴士运动处方也适用于肺功能弱的人和有益健康的人。三招运动处方1、挽弓式挽弓式主要通过身体左右手的牵拉和身体的倾斜,对胸廓进行挤压。这样有助于肺部的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小贴士挽弓式建议在白天进行,左右为一遍,每天20遍。2、鸟飞式鸟飞式主要以模拟飞鸟展翅的方式锻炼胸背部的辅助呼吸肌,促进肺部的宣发速降,提高肺部功能。小贴士根据自身情况,一天练习10~20次。五体练五脏

肺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石。中药认为五脏五体相互影响,互相关联。

5个内部管理,5个主体表示5个内部状态,通过练习5个主体,可以锻炼5个内部器官。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体即脉筋肉骨皮。脉通于心;筋通于肝;肉通于脾;肺通于皮毛;骨通于肾。人在呼吸时,不仅肺脏在运动,全身的毛孔也在帮助呼吸。正如:骨骼与肾相连,关节不好或骨质疏松时要补肾。3,5体力平衡运动五体平衡操分为调息益肺、强肌健脾、通脉养心、伸筋舒肝四节,可以调整呼吸节律、顺脾胃之气、促进气血运行和强骨补肾。随着年龄的增长千万要注意肺功能健康!3个运动处方,不仅锻炼肺部,还能强身健体快速练习!附:呼吸入腰,百病全消!只吸肺就只能维持生命,如果能通过腰部进入肾脏,那就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古中医认为:呼吸入腰,百病全消!为什么呢?由于我们生活的持续,器官的功能起作用全部取决于空气流动。五脏、六腑、经络、肌肉的气.我们四肢的骨骼,全身上下,所有有气息的东西。没有任何长期功能的实施,没有无力的上升和下降的迹象。那么,这一身之气,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输布的呢?我们不妨从头说起。我们胃里火冒三丈,肺呼吸的天地清气混合在一起,成为我们胸口的脓疮。我们的宗气,在上如天,似星罗棋布,而人的元气在下,如坤土无边。这个宗气和元气融合,形成一身之气。一身之气融合生成后,又各自分布于脏腑,形成脏腑经络之气。所以说,我们的宗气,必须沿三焦,下行交融于元气才算完成使命。那么我们的脓疮怎么下降呢?取决于肺的沉降作用。什么主肺的住宿?除了肺本身的功能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我们的肾脏。原来,我们的肾,中医认为有封藏之能。这个封藏之能的表现,除了固精射精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纳气。肾气强,纳气有根,则肺的肃降之能才得以正常实施。若肾气收纳无权,则肃降不及。因此呼吸这件事,必须“入腰入肾”,才算最好。这样就意味着肾发挥了纳气之功,肺气才得以肃降,宗气才得以下行,元气才得以滋养,一身之气才得以周流。一身之气的周流正常,脏腑功能才会正常,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这就是所谓“呼吸入腰,百病全消”。那么,如何达到此目的?咱们普通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深呼吸,深呼吸的时候,不但胸廓扩张,腰部,尤其是双肾处也要有力扩张,感觉如气入腰,使得呼吸深远绵长,好最大程度地发挥肾的纳气之效。如此,可以让宗气下行,于元气交融。我们每天在空气比较新鲜的地方,做深呼吸200次,日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但遗憾的是,生活中能主动这样做的太少了。大部分人,只是浅浅呼吸而已。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如何深呼吸腰部?

这应该说双打呼吸,事实上我国古代医生早就意识到腹部呼吸有独特的周病年气功,于是制定了“投麻风”、“乌龟-利息”、“咳嗽摩尔丹塔”、“在泰”等健身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腹式深呼吸尤为推崇,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身四五寸,两脚相距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唾液)。然后,引气从鼻入腹,吸足为止,久住气闷,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务使气尽,再从鼻孔细细引气入胸腹。这种腹式深呼吸,吐故纳新,使人神清气爽。明朝养生冷基在《修龄要旨》上写着养生16个字:“只要一洗,火气就会令人捧腹;一提起就咽下去,水火相遇。单击。包含肛门肌、三振进、双打呼吸三种健康管理练习法的16字秘诀是解除病情健身的魔法武器。人体 气、血、津液 的中医详解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中心的,而脏腑必须获得气、血、津液的滋养,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气、血、津液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整个人体生命过程,这些物质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得到化生和补充。这中间,气、血、津液布到全身,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而经络本身也需要气、血、津液的营养。由此可见,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此外,“精”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精”;狭义之精,即指藏之于肾,与生长发育和生殖有关的精微物质。这已在本章第一节“肾”中论述,此外不再重复。(一)气的概念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认识被引起医学领域,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基于上述认识,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指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精气、营气、卫气等;二是概括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运动表现。总而言之,可以认为是一种能动的物质,而物质的运动即为气,由此而产生各种功能。(二)气的功能气是一种的变化着的物质,气的这种运动变化过程就称为“气化”。由于气化作用,而产生如下四方面的生理效能:1、推动作用  气的活动能力很强,生机勃勃,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一系列生理活动,都是气推动和激发的结果,由此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所以人体整个新陈代谢过程,就是气的运动变化过程。2、温养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 说明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所以人体体温的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都是气的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  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机体气的防御作用减弱时,外邪就得以入侵而发病,所以气虚患者易患感冒等。4、固摄作用,称为“气能摄血”。此外,汗液、尿液、精液的正常排泄而不致过多,也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平衡有重要意义。当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时,又常引起气虚、气滞等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现为全身虚弱为元气不足等。气滞则是气的流通发生障碍的病理现象,有时也称为“气郁”。由于局部或全身的气机郁滞不见两胁胀痛、胸闷不舒;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满、嗳气、呃逆、纳差等。(三)气的生成和分布气的生成,总的来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肾中之精气、(主要为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由脾胃化生的后天之精气),以及经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腑功能是否正常,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气在人体分布丰富,以及脾、肺、肾等脏腑功能是否正常,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气在人体分布的部位和作用、来源的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归结起来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它来源于先天,是先天精气所化,所以叫做“元气”。但它需要后天摄入的营养不断补充和培植,才能保持充足而不断发挥作用。元气根于肾,由肾分布到全身各处,能激发和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以元气是人体生化的原动力,在人身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元气充沛,则周身组织器官功能活跃,机体强健而少病。2、宗气  宗气又称“大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宗气积聚之处称为“膻中”,为气之海。它的主要作用:一是维持肺的功能活动,推动呼吸:二是贯注于心脉之中,协助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以及气血的运行,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3、营气  营气主要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较有营养的部分。营气行于脉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所以称为“营气”。正由于营气是血液的组成成份,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因而习惯上往往营血并称。又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4、卫气  卫气也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雄厚强捍的部分,其性“剽疾滑利”,活力甚强,运动迅速。因而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卫气有温养皮肤、肌肉、脏腑,调节汗孔开合的作用,发挥了保卫肌表、抵御外邪的防卫机能,所以叫做“卫气”。又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此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不同名称的气,它们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共同分布、作用于该处,分别代表了各自不同的生理活动。气散布于全身,流行于各处,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其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养的,但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气的升降出入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二、血(一)血的生成和功能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具体来说,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化,化生营气和津液等营养成分,上输心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转化为血,再注之于脉,运行到全身。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之于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此外,肾精的转化为血,也是血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有“精血同源”的说法。《难经.二十二难》说: “血主濡之”, 故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 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无不由血液供给养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因此,血虚而血的滋养作用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面色不华或萎黄、肢体麻木等证候。(二)血液的循行血液生成后,有规则地在脉道中周流不息。血液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而且与肺、肝、脾也有密切关系。心主血,血液依靠心的动力,通过脉道循行于全身;肺主气,而朝会百脉,肺气贯注心脉,协助心脏,推进血液运行;肝藏血,以调节全身的血流量,使血液的供给更符合生理的需要;脾统血,使血液循行脉而行,不致逸出于脉外。所以,血液的运行和调节,主要是由心、肺、肝、脾等脏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失调,都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三、津液(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功能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涕、泪、唾液等。但津和液之间又间又略有区别,较清稀的水液称为“津”,较浓稠的称“液”,不过津液本同一体,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故常津液并称。津液来源于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它布散于全身,其中津渗透浸润于肌肤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流行浸润于骨节、脏腑、脑髓间,以滑利关节、润血脉的津液,则是血液的基本成份。(二)津液的代谢,主要与、脾、肾等脏的功能活动有关。脾脏运化,把吸收来的水液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散作用外达皮毛,然后带着废料通过皮肤为汗而排出;另一部分水液,则又在肺的肃降作用下,经过三焦通道,下送达肾,通过肾的蒸化,分清泌浊,清者重行吸收再度利用,剩余部分带着废料通过膀胱为尿而排出体外。肺、脾、肾等脏腑密切协作,互相调节,不断地进行津液的吸收、输布和潘泄,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由于汗和津液都是津液的代谢产物,因此,有时将汗、尿也笼统地称为津液。津液代谢是维持人体内水液平衡的重要环节。因此当津液缺乏时,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唇燥裂、口渴、鼻干等津液不足的症状;内脏津液不足,也可引起各种津伤化燥的病证,如肺燥干咳、胃燥口渴、肠燥便秘等。反之,如果津液运行障碍,代谢的废物不能正常排泄,就会造成体内水液潴留,发生水肿、痰饮等病变。这是津液发生病变的两种基本病理现象。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气、血、津液尽管各自有不同的生成过程和生理功能,但它们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产物。因此,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转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气和血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紧密联系。血液的生成,有赖于脏腑的气化;血液的运行,要依靠气的推动;控制血液在经脉之中循环,必须有气的固摄,,所以说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概括起来,则是“气为血之帅”。另一方面,气的生成和发挥作用,需要血的充分供给营养,气依附于血而存在,血旺则气足;反之,如果大量出血,就可导致气的走脱而衰微,所以说“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因而在病理方面,气血的病变可以互相影响,气虚可以导致血虚,血虚也能引起气虚;气滞可以导致血淤,血淤也能引起气滞,两者互为因果。(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和津液之间也互相影响,有着密切联系。津液的生成、输布乃至排泄,无一不是脏腑气化作用的结果,气旺则津液充足,所以有“气能生津”的说法。如果气不化水,将会影响津液的代谢,导致水液停留,发生痰饮、水肿等疾病;若因气虚不能固摄,可造成津液的大量流失,发生漏汗、多尿等病证。另一方面,气也要依附于津液而存在,这叫做“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病变也会来气的一些病理变化。例如:津液的大量丢失,气往往会随津液而散脱,这叫做“气随液脱”。如果水液在体内积聚,又能阻碍气机的流通,影响脏腑的气化活动。(三)津液与血的关系津液和血都属于阴,都具滋润和濡养的作用,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津液存在于血脉的内外,在脉中的津液是血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由脾胃化生吸收后上输到肺,与脉中的营气相结合,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为血液,运行于全身;而血中的水液部分渗出脉外,也就成为脉外的津液。津与血之间相互渗透和转化,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 在病理情况下,也互相影响。 津液亏损常可导致血虚,而营血亏虚同样会引起津液不足。如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会使血液耗伤,引起心悸等症,这是津伤而导致血少,心失所养的例证。另一方面,如大量失血后,可出现口渴、舌面干燥无津、尿少、便秘等津液贵乏的症状。因此,《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为临床亡血者不可发汗,津夺者不宜动血之诫。小结人体的结构主要由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三大部分所组成。它们在机体虽然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脏腑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的基本功能是贮藏精气,特点是“藏而不泻”。其生命的主宰。肝主藏血,并调结血流量;又主疏泄,对调整全身气机重要作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都由此获得给养,故获“后天之本”之称,并能统血,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肺主一身之气,司宣肃而行呼吸,通调水道,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肾主一身之水液,藏精,主骨髓通于脑,肾中的阴阳是全身的根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殖有密切关系,所以被称为“先天之本”。 腑的基本功能是消化饮食物, 吸收营养, 排泄糟粕,特点是“泻而不藏”。脏与腑之间互为表里。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功能大多与五脏六腑有关。经络是人体各部分之间联系的通路。它由经脉、络脉两部分组成。经脉之中有正经和奇经,正经即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与相应的脏腑有络属关系 ,其循行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气注于其间,气血通行其中,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奇经即任、督、冲、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八脉,错综交叉于十二经脉间,起到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经络在生理状态下,有运行气血,联系周身,转导感应,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病邪也可循经出入,而反映各种病变。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的联系,可以察知疾病的病变所在,进而指导治疗。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中,气是一种能动变化的精微物质,具有多种形式和生理功能。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而最基本的是元气。在气化运动中,气表现为推动、温养、防御、固摄四方面的基本功能。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并可从肾精转化而来,循行于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布散于全身,滋润组织器官,它还是血液的组织成份。 气、血、津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总之,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的网络联结,联系形体组织(皮、肉、筋、骨、脉)、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前后阴),以气、血、津液等为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构成一个即各有其生理活动特性,又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生命活动整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