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首诗,浅显的语言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诗词可以抒情,还可以说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明白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懂得最美好的风景,往往最短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知道希望永在前方;
……
许多诗人都写过哲理诗,对于小编而言,印象最深的哲理诗,是小学课本上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语文课本上,《题西林壁》背后有四个大字:背诵全文。从此这首诗就印在我的脑海中。

鲜为人知的是,《题西林壁》是苏轼游庐山时所作。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从黄州被调到汝州,路过九江时,与友人参寥子游览了庐山。

苏轼有一篇文章叫《自记庐山诗》,详细地记录了写作《题西林壁》的过程。

这是苏轼第一次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

庐山的风景秀丽奇绝,苏轼想好好的欣赏庐山的风景,于是在开头便说了“遂发意不欲作诗”。

可是,来到庐山,庐山的僧俗百姓都认识苏轼,苏轼非常感动,于是自嘲说,前面说不写诗的想法过太荒谬,不知不觉吟出一首五绝:

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感动于庐山僧俗百姓的欢迎,苏轼心情大好,第一首出来后,苏轼一口气又写了两首五绝: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两首诗写出了初游庐山的惊喜,苏轼早年就知道了庐山风景的俊秀,而今真个到庐山,恍在梦中。

游览庐山时,苏轼看到了李白的诗和徐凝的庐山诗,写就了第四首诗: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众所周知,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徐凝的《庐山瀑布》,同为名作。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对于李白的诗作,苏轼大加赞赏,说李白的诗是千古名句。后两句说庐山水再多,也洗不清徐凝的这首恶诗。

徐凝的《庐山瀑布》并非真的是恶诗,只是苏轼将李白诗与徐凝诗对比,认为李白的诗更为出色。

此番游庐山,苏轼十分尽兴,一共游了十多天,庐山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

最后,苏轼与参廖子同游了西林壁,写下这首传世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次的游庐山,苏轼写下了五首庐山诗,最后在《题西林壁》中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

在庐山游览了十多天,苏轼将庐山可谓是看个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可是,苏轼还是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后两句是议论: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全诗融景物、感情和哲思于一体,传颂不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千古名句。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所以,不能见庐山的全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往往受限于自己的具体处境,而对事物的认知偏于一隅,得不出全面的结论。只有跳出事物之外来认识事物,才有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