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春秋大时代:群星璀璨,变革无处不在 | 经典中国通史74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是群情迸放、文化灿烂的时代。“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在周代,王朝和列国都设有史官,记录的史册,多以“春秋”为名。那时有一种制度,王朝和列国每发生一件大事,除本朝本国自己要记载下来之外,各国之间也要互通讯息,相当于现代的新闻报道,称之为“赴告”。史官们把这些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中记着春、夏、秋、冬四季,简括起来就叫“春秋”。保存到今天的鲁国一部史书《春秋》,就采用了这种形式。
鲁国《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六年,即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9年,共244年的史事,中间经历了12个国君。现在我们所说的“春秋时代”基本上就是指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西周结束,平王东迁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开始于公元前770年。而《春秋》记事开始的公元前722年,与此不相衔接,中间空了48年。春秋时代的下限是战国时代的开始,战国时代开始于何年,历史学家说法不一,有的可与《春秋》下限衔接,有的就脱节半个世纪。
不过,依经作传的《左传》“先经以始事”,对鲁隐公元年以前的某些史事加以追溯;“后经以终事”,又叙述了《春秋》经以后11年即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的史事,最末还交代到鲁悼公四年(前463),晋国赵氏与智氏的矛盾,似乎为10年后即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共灭智氏埋下了伏笔。智氏被灭,已确立三家瓜分晋国,分别成为战国诸侯的形势。这就是说,由《左传》所“传”叙的鲁国史书《春秋》,还是能概括春秋时代的。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史学界对春秋社会性质主要是两种意见,或说是封建社会,或说是奴隶社会末期。我们从后说,她是中国奴隶社会的最后崩溃、封建制度由萌发到行将脱胎的时期,所谓“深刻变革”,就是指这个意思。
春秋时代,整个地说是300年。在这300年里,又有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公元前546年,列国开了一次“弭兵”大会,把政治形势划了一条界限;在这以前的将近200年间,以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为主;在这以后的百年多一点时间内,以列国内部的阶级斗争为主,反映着这时新旧社会制度开始更替所引起的斗争,日益激烈和深入。
春秋这个变革时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上承夏、商、西周统一王朝,下启列国并立、互争雄长的局面,先前至少从表面上维持着统一的国家,到这时分裂成五颜六色的碎块,盘根错节的古代宗法网络,开始分结解纽,好像长期冰封冻结的河水,随着春风送暖的季节到来,而逐渐融化,清流激湍起来。
这个变革时代,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一场场社会革命,推动中国历史一次次飞跃。
经济基础在变动。这时代的初期,零星所见的自耕农民,待到后期成群结队出现了;田里不卖、死徒不出乡,变为可以埋宅圃,弃田事而“仆赁于野”、自由迁徙了;由政府虞衡之官垄断的山林川泽,逐渐可由民间交税开发了;“工商食官”演变为“百工居肆”,个体手工业独立开业了,出郑入周,浮海入齐,治产巨万的私商出现在通都大邑;从前人烟稀疏、聚族而居的邑落之间有了异姓杂处的城市。
社会结构在变化。古老邦族的后裔,如今不免沦为庶人平民;当年王室公室的世家大族逐代地晨星寥落;世卿世禄的卿大夫身边并列着异姓异国的政治家,由上层衰落和下层上进的士阶层壮大起来,成了新兴势力的政治支柱。宗法血缘的纽带,到处被新的行政区划所隔断。曾是王侯子弟世袭一方的采邑,不断地化作由政府官员治理的县郡。
政权结构在变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而为“自诸侯出”,再变而为“自大夫出”,最后,卿大夫的家臣们也起而攫取政柄了。周王的权威一落千丈,王室的安危取决于诸侯、霸主的向背;国君的废立由卿大夫操持。原先由下层支撑上层的多级宝塔,根基不断地被剥蚀,现在却苦于下层对上层的僭越,而从上至下逐级坍塌下来了。人民流水般地归向革新的政治势力,也洪涛般地冲击着淫刑厚敛的旧统治者;国人、役人、工匠、奴隶们此起彼伏地攻击贵族奴隶主直至国君,真所谓“盗贼公行”起来了!
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在变化。诸侯僭越天子、大夫僭越诸侯的礼数,频繁地发生着;公布成文法——创制“刑书”,否定传统的奴隶主贵族的习惯法,成了新兴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锐利武器。专门接受与传播文化的文士阶层形成为新的知识分子集团;与“学在官府”相对的民间私学首创起来了;在神道、天命等专制思想下面,萌芽着早期的民主与法治的学说;重视人力,否定神权的各种议论提出来了;社会的阶级地位可以互相转化的全新的思想产生了。
变革渗透到各个领域。啸聚山泽的起义、国都内的武装斗争,发展了步兵军种。奴隶的解放为这种武装提供了充分来源,从此步兵取代战车甲士的独占地位。井田制的崩溃、作战地形的变化、军队成分的更新、铁兵器的使用都一起促进着这种新的发展趋势。春秋晚期,南方争霸战场上更出现了舟师、水军、象队等等,新的战略战术层出不穷,军事科学创立了,兵家出现了。
就是在这样的变革的广阔背景上,时代的群星灿烂,出现了那么多才智闪烁的人物,妙语连珠的议论,出奇制胜的谋略,威武雄壮的场面,山重水复的情节,从而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这就是春秋大时代。
吴越争霸的结束,是春秋一代大国争霸的结束,也是春秋历史的尾声。
越国吞并吴国,国土扩大了一倍,国势也骤然增强,一时称雄江淮,甚而主盟中原,老大的楚国似乎也黯然失色。原来受楚支持的越国,转眼间又成了同楚争雄的对手。只是,它们这时都缺乏内政革新,楚国毕竟地大物博,基础雄厚,到战国威王时,终于战胜了越国,迫使它作了自己的附庸,楚国一直是战国七雄之一而挺立南方。
晋国同吴国在黄池会盟时,完全暴露出他的霸业已经日薄西山了。国内擅权的卿族日益强大,智氏被灭,政权集中于赵、韩、魏三家。进入战国,三家公然瓜分了公室,晋军只保有旧国都的几个城邑,反而要去朝见各自立君的三家。三家此时实际已经分别成为侯国,这就是战国七雄中的三雄:赵、韩、魏。
齐国田常在公元前481年杀了齐简公,公然垄断国政。到田常的儿子田盘时进一步取代了姜氏,把田氏宗族人士尽数任命为齐国各个都邑的大夫。传至田和时,干脆把齐康公放逐到海岛上,自立为侯,后来得到周安王的册命,姜氏灭亡,田氏齐国成为雄踞东方的一个大国。
七雄中还有秦、燕二国。秦国被晋国控制东进的出路,终春秋之世,只保有“西戎”之地,后期活动不多,史册也很少记载。地处偏僻,社会发展速度长时期内较慢。战国之初,它还受到三晋的压逼。赵、韩、魏为侯后的半个世纪,秦国才兴起了著名的商鞅改革。
燕国在整个春秋时代被冷落在朔方,未被侵并也无多大发展。进入战国,燕国也有所变革图强。秦、燕分别在西方、北方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这七个大国之外,到战国初期,还有鲁、卫、宋、郑、中山等中小侯国,依然星罗棋布其间。他们还各自兼并周围小国。有的有所变革,有的在变革中又出现反复,反映着新旧政治势力持续的较量。
经过春秋时代的深刻变革,历史进入战国时代,社会呈现了一派新的面貌。由量变到质变,战国时代的政治斗争具有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性质;这时期的争霸战争已经是争取封建统一的斗争了。
新兴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贵族,无论在广度抑或深度上,其变革都是空前的。此时,几万户的城市兴起了,交通发达了,货币流行了,以灭国、消灭有生力量为目的的战争规模扩大了。战役的频繁,军额的扩大,常备军的普遍建立,将相的分职,城市的设防,长城的建筑等等,都是这个时代新出的现象。
新知识阶层的壮大,养士之风勃兴,布衣卿相之交通王侯,各色学术流派林立,他们游说列国,纵横捭阖,“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这是新社会制度建立时,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里的深度。
争霸的大国不再借用尊王的旗号,政治斗争不再以“周礼”为原则,外交活动不再见有隆重的聘享盟誓,列国之间也不再互通赴告策书,人士交接也少见称述族姓姻亲关系,哀不相吊,喜不相贺。旧时那种雍容幽雅的宴乐赋诗,那种庄严肃穆的祭天敬神,那种煞似虔诚的占卜吉凶等等,都流水般逝去了。
所谓“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统治阶层的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完全揭去了昔时温文恭让的面纱,这是社会新旧变化在礼制、道德观念上的明显反映。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春秋史话》。《春秋史话》作者为王贵民、应永深、杨升南,三位先生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17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