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太白
【穴名释义】
太白为星象名,即金星,为五星之一。其穴在大趾内侧白肉际上,此处白际甚大;加之此穴为输土,能生五行之金,故名,属足太阴脾经。
【定位取法】
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临床取穴时常以第1跖骨关节作为定位标志。
【穴性特点】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的原穴,凡有脾胃之疾皆可取之,尤以虚证最为适宜,所谓“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输主体重节痛”,太白穴作为脾经输穴,输穴属土配脾,又可通络止痛,治疗脾虚湿盛的“体重节痛”之症。
【主治概要】
1.太白穴善治脾胃病,如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秘、痔疮等病症。
2.本穴具有健脾化湿、通络止痛之功,可治疗胸胁胀痛、体重节痛。
3.现代试验研究发现针刺太白穴可以提高血清淀粉酶活性和血清胃泌素含量,还可修复十二指肠病理变化,并提高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碱性磷酸酶(A L P)的活性,说明太白穴的健脾功能确有其物质和形态基础。
【临床应用举例】
1.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指上腹胀痛、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针刺太白,可治疗本脏疾患,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单纯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太白穴,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0.3~0.5寸,留针30分钟, 6次为一疗程。针对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者,可采用针刺不留针,行捻转补法后出针。临床上常配以足三里、公孙,共奏健脾和胃之功。
2.慢性腹泻 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 ,粪便量增加,粪质稀薄,腹泻超过4周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太白为脾经的原穴和输穴,具有补脾胃、益气化湿的功能。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穴位,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捻转补法1次。对儿童针刺不留针,采用快速行针补法即可。临床上常配以足三里、天枢等穴以健脾止泻。
3.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痛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其发病多与过食肥甘厚味、海鲜和长期酗酒过度致肝、脾、肾经湿热下注。太白为脾经原穴,有健脾化湿之功,又可通络止痛,善治病变部位在内踝、跖趾等局部关节肿胀疼痛。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患侧太白穴,以30号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 7日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