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以势取强者,必然因强败之

一、

人生不可以势取强,过分取强者必然因强败之。

《道德经》之中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是说当一个人不刻意与人争的时候,才不会给自己带来怨恨。

这种“不争”不是刻意的退让和无底线的隐忍,而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以道心处世,避免自己的言行背道而驰,为自己带来无中生有的祸患。

就像《易经》之中说“否极泰来”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即便自己拥有强势条件,也不可以倚仗强势条件将事情做得过于盈满,以此避免事物出现物极必反的道理。

只有保持一个适当的限度,才能避免事情往相反的方向转化,停留在一个适当合理的位置。

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人来说,情绪都是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短板,正因为情绪使然,才使我们自身与大道相离太远。

比如说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对于问题本身呈现的状态,我们只需要顺其自然,满足于自己当下条件可以获得的福报,坦然接纳之前人生所塑造的因缘,这便是一个好的人生态度。

但是在情绪的驱使下,世间众生往往会使坏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对于本来好的事情,也会因过度求满而导致物极必反的一面出现,使本身好的状态又走向一个坏的局面之中。

这一切都是因为主观意识,蒙蔽了自己看待客观事物的根本,才导致事物逐渐走向偏狭。

而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以道心修身,调整自己的状态,让事物处在一个合理适当的位置,这才是人生的智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和晋惠公两军交战的事件,晋惠公之所以败给秦穆公,就是因为他多行不义之举,导致人心向背。

虽然晋军占据着人力上的优势,但是因为不守道义导致士气低落,最终败给了国力尚且贫弱的秦穆公,最后又在三次败给秦穆公之后,被秦穆公活捉。

而接下来,秦穆公对待晋惠公的态度,则更好地证明了人生守道,适度为之的智慧法则。

当时秦穆公对于如何处理晋惠公的问题犹豫不决,说到:“俘获晋惠公,本来是大获全胜回来的,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而发生丧事,大夫又能得到什么呢?况且晋国人用忧愁来感动我,用天地威灵来约束我,如果不考虑这些的话,那就是违背天地,加重晋国人的愤怒,这必定是不吉祥的,要释放晋惠公回国才行。”

而公子絷就说:“不如杀了国君,以免相聚为恶。”

二、

子桑则说:“放晋惠公回去,把他的太子作为人质当然更有利。如今既然不能灭掉晋国,杀掉他们的国君,只会互相增加仇恨。况且古人说过'不要制造事端,不要趁火打劫,不要加重愤怒’,加重愤怒,使人难以承当,欺凌别人,也会不吉利的。”

于是秦国答应了晋国的求和,放回了晋惠公,但是晋惠公因此次战败之后,不仅丢掉了国土,而且还被其他诸侯永远的当成笑柄,到死都没有翻身。

因为晋惠公前几次背信弃义,有幸保留下来的河西之地,如今也成为了秦国的囊中之物,而秦穆公也凭借这次的正义之举,以弱胜强,完胜了晋惠公,将秦国的疆土扩到了黄河之边。

在这个事件中,秦穆公前去讨伐晋惠公的举动,之所以被称为“义举”,那是因为晋惠公不义在先,而且是三次背信弃义,秦穆公的前去征讨,算得上是师出有名。

而最可贵的,就是秦穆公在取胜之后并没有显露骄纵之色,甚至还放晋惠公回国。

这种行为更是符合了《道德经》之中老子所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的智慧。

当一个人面对问题的时候,达到基本的目的就及时停手,不期望获得自以为过分圆满的回报。在守好人生限度的同时,不显露任何因主观情绪驱使的骄纵之色,也避免因为物极必反,给自己带来新的问题。

《菜根谭》有一句话说: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想铲除杜绝那些邪恶奸诈之人,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路径。如果使他们走投无路、无立锥之地的话,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那么一切好的东西也都会被咬坏的。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缘由的,看似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一个本质规律,而对于世间的所有人来说,真正通达规律的智者,就是在最大程度上让自己的言行合于道。

就像秦穆公一样,败时不馁,胜时不骄,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了情绪偏颇,可能带来的新问题。

以合于道合于自然的处事手法,让自己更好的存在于这世间,使自己的生命状态更趋向于好的结果。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