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集采后,医药人面临三条路

 专栏作者/沐千寻

在擅长的领域做专业,在喜欢的领域做涉猎。

昨天,第五批集采报价已经落幕,此次集采共有62个品种137个品规被纳入,集采金额达550亿,平均降幅56%,品种数量和金额都创历史最高。虽说报价比前面几次稍微温和了些,但是降价的幅度还是很大,其中齐鲁制药的利伐沙班(10mg)大降98%,多西他赛也降价94%。
对医药人来说,每年都要面临集采的挑战,自然少不了裁员的风险,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裁员,很多医药人又要开始重新找工作了。
这年头找工作,一定要慎重,不然刚找就又没了,太浪费感情了。下面,笔者就这两年医药人找工作的三个方向,给大家做些分析,希望对大家的职业选择能有所帮助。

选择一

继续深耕医药圈

我想大多数医药人还是会选择深耕医药圈,毕竟一个行业做久了,人脉、资源、渠道与经验都相对成熟,转行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不过如果选择继续深耕医药圈,笔者认为可以专注三点:
1、关注产品。集采的常态化趋势下,成熟产品基本无路可逃,即便是创新药也撑不了多久。这样的背景下,医药人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考虑,比如产品的临床价值、市场份额、院外的前景,以及竞品的情况。另外,现在基本一个代表负责多个产品,那么产品组合的合理性也要慎重权衡。
总之,不要因为想要快速找到工作就去将就,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付出的代价更大。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至少一个月,好好去对比权衡(当然不排除第一次就遇到好工作的情况)。
2、关注领域。其实在笔者看来,选择领域比产品更靠谱,有些人因为在某个领域做久了,不愿意去做别的领域,或者没有信心做别的领域。其实很多时候,转领域比死守一个领域更有价值。
现在很多细分领域,比如基因诊疗、液体活检、CXO、干细胞等,发展前景都比较不错,而且受到政策影响较小,相对稳定,大家也不妨考虑考虑。
 
3、关注公司。在医药圈找企业,一定要多去了解企业实力和企业文化,这是经验之谈。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医药人,去了一家知名药企的肿瘤团队,结果三天两头的搞末尾淘汰,竞争十分“惨烈”。
看公司,第一看经济实力,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第二看文化,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些公司一直强调情怀,强调付出,这种我觉得没必要去,太虚了反而不接地气,到时候钱没挣到,健康都耗没了。第三看领导,一般来说,直属领导的能力与脾性对下属真的非常重要,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多问几个问题,去摸清他的脾性,看看跟你是不是合得来。

选择二

转行到医药相关的医疗圈

这些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2020年,随着疫情的爆发,互联网医疗也迎来了爆发元年。我们比较熟悉的,如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阿里健康、健康160、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互联网平台抓住机遇,发展相当不错。
医药人转行互联网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比如他们有着众多的医生资源,对于移动医疗平台来说,这就是一个流量池;另外,像医药代表和产品经理,他们自身的业务能力可以往销售或者营销这块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也要明白一个事实,风口的猪飞的有,摔死的也有,所以,互联网医疗虽然是风口,但不代表一定适合你。如果你想转行互联网医疗,笔者建议,一定要先对公司的业务及你应聘的职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尽可能地细致到每天需要做什么,然后评估你是否有能力和信心去做好这件事。千万不要只看风口,看不到风口下的“石头”,做好调研才能做好选择。

选择三

转向与医药基本无关的行业

关于转行,笔者个人不是很提倡,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转行到与医药无关的行业,需要考虑以下问题——你是否具备转行的条件。
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转行的意愿是否强烈,是单纯地想逃避压力,或者看到别人发展得好,还是你真的想去这个行业闯一闯,哪怕可能失败;二是审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看看转行成功的几率有多大;三是具备承受转行失败后需要面对的压力,确保失败还能有路可退。
一般来说,即便是转行与医药行业完全无关的行业,至少也得选择与自己过往行业经验相匹配的行业,比如资讯领域,BCG、普华永道、安永、IQVIA等,他们需要有经验的药企事业人员的加入,去夯实他们这一个领域的专业实力;也可以是保险业、餐饮业、化妆品、医美行业,销售能力或者产品营销能力也能为他们带来不错的发展潜力。

最后,笔者送给大家一段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是医药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