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记(2018年)(之七)
(悬瓠城北门)
之七 汝南悬瓠城( 2月18日)
汝南古名蔡州,蔡州治所在悬瓠(hu)城。所以称悬瓠,因有汝河环绕,城若浮水之悬瓠。
大禹分九州,豫在中央,蔡州又是豫的中央。于是古人在蔡州找了个地理中心点培土为丘,作为中央中央之中央。唐朝大文人颜真卿为此题写的“天中山”,成为字数最少而名声大噪的书法作品。
几经询问守水果摊的少妇和扫街的老者,来到天中山院子外面,却见两把大锁横跨两扇朱漆大门。喊了半天,里面无人应答。看样子,大门已关多日。
好在管理者是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者,因用了两把锁,便使门之间有较宽缝隙。外人虽不得进入,却能从门缝里看到院内高出地面几米的山形石上,赫然写着“天中山”三个朱红颜体大字。
悲喜剧往往会落在一个人的头上。颜真卿写完这三个字,便死在淮西节度使的剑下。
自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叛变后,兵权在握的节度使们始终与孱弱的唐王朝保持距离。一不高兴,就演出割据的闹剧。治所在蔡州的几个淮西节度使在半个世纪里就从没安生过。颜真卿就是为劝降奉中央命令而来到蔡州。
文人名声再大,大不过军阀野心;笔锋敌不过剑锋,却能于世长存。这里的逻辑真寻人耐味。世人记得住颜真卿,谁还记得住狰狞狂笑过眼烟云般的军阀丑类?
(明代古桥的车辙)
发生在蔡州的另一件大事是在悬瓠城里。天中山距离悬瓠城北城墙约二里路。据说原悬瓠城没有北门,到了明朝,为了交通方便新开了北门。虽说是新门,也已经开了近六百年。
距今整784年,即公元1234年,蔡州发生了一件可能决定华夏文明走向的事件。这一年的正月初八,金色梅花还未全谢的时节,金朝走完了自己的生命路程。绝望的金哀宗完颜守绪,在蒙宋大军合围之下,自缢于悬瓠城。其亲兵500人俱投汝河殒命。
如果金面临蒙古的压力时去努力解开与南宋的疙瘩,如果南宋意识到金亡后自己可能重演辽亡后的悲剧,如果金宋决策者能有后来史书撰写者的所谓大视野,如果两家能联手抗蒙,华夏的文明会走向其他的路径吗?
如今,悬瓠城的城墙只剩一个北门。北门上的“拱北”二字与城墙砖一个颜色,端正而纤细。正对北门横跨汝河的明代古桥石板上的车辙印痕,在刚刚飘过一阵雨丝之后,发出淡淡的幽光。印痕的两条直线略有些左右摇摆,眼前似乎能感觉到远处吱吱呀呀走过来的马车,好像有一辆装满货物的重车正奋力爬向通向北门的上坡。
汝河河面不宽不窄,河水不深不浅,游人不多不少,天气不冷不热。抚摸着北门洞券壁略有些凉意的汉晋灰砖,注视着面目全非的守护大桥的石狮雕像,看着高楼群在河面上摇碎的倒影,遥想着当年颜真卿和金哀宗的悲剧故事,不觉一阵阵困倦袭来。
(从门缝里看到的天中山石刻)
(作者:顾德欣,中国老教授协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国防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