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堂】曲有误 周郎顾

三国群英谱中,智谋无双又英俊潇洒的周瑜一定榜上有名。

很多人对周瑜有一些“偏见”,比如“既生瑜何生亮”的呐喊,亦或“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嘲弄……这些观点,无外乎来自《三国演义》,真假掺半。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恐怕也只能从史书中去捕捉;不过,关于周瑜的风采,却可以在诗词中探得端倪。

苏东坡有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两句写尽了周瑜的风流: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文韬武略之外,周瑜对音律极为精通。

《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年少精通音律,身居高位后也不改初衷。若有人在他面前弹奏,即便是微小的失误他也分辨得出。故此当时人们就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周公瑾宴请宾朋,最紧张的就是“乐工”。毕竟赢得“周郎顾”,并非是好事。

当然,世事并非绝对。2018年热播的宫廷剧《如懿传》中,就有一位心思机巧的嫔妃,凭借“曲有误”,赢得了皇帝的厚爱。

剧中的白蕊姬,凭借聪明的头脑很快捕捉到皇帝“好为人师”的心思;于是她故意弹错音符,以引起皇帝注意。不出所料,深谙此道的皇帝很快就指出她的错误……她成为皇帝登基后第一位怀孕的嫔妃。不过,但凡想要靠偷奸耍滑、坑害别人获利的哪有好下场?一手好牌被她打烂,躲不过皇帝赐给的一杯毒酒。

不得不说,踏实做事,老实做人,才是人所共知的成功秘诀。

不说花心思的“周郎顾”,现实中我们也总会遇到一些不得不“回头”的场景。

比如说,吃饭或喝水时突然呛住,需要回头掩住口鼻以防不雅和不礼貌。

这个场景,古汉字中有表达:

《说文解字》:“旡[jì],饮食气逆不得息曰旡。”

旡,吃东西或喝水时气逆哽塞、无法喘息之意。

上一期《汉字讲堂》中我们分享过的“欠”

仔细看,二者之间的区别很显著:“欠”时即打呵欠时,可以正面朝前;“旡”时即呛住哽塞时,要将脸扭过来。——这是懂礼貌,也是懂规矩。

进餐时除了这种特殊情况需要“回头”,古人在造字时还考虑到用餐结束的场景。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像人吃饱后回头整理的样子。《说文解字》:“既,小食也。”

有时候不需要“外力”来促成我们的“回顾”。

《说文解字》:“肄,习也。”肄,就是学习、练习的意思。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像一个人一边回头,一边用手记录;至于其回头的原因,大概解决问题的人正在身后。

历史上好学之人很多,我们熟悉的“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程门立雪”等等;但说起最好学之人,孔子当属首位。《论语》中记录着孔子有一次去太庙的场景。

对礼仪典制很熟悉的孔子,进入太庙后提出了很多问题。于是有人就说:“孔子不是很熟悉礼制吗?怎么还要事事发问?”孔子听说后回应道:“这就是礼啊。”

尽管掌握了很多理论,但遇到首次参加的事务,核实清楚、多思多问,是治学与做事的应有态度。

最后我们分享“僭”。

几乎任何一部古装宫廷剧中都离不开“僭越”:孙俪主演的《甄嬛传》中,年羹尧最终被抄家灭族是因为“僭越”;《如懿传》中被惩戒的妃嫔,也多是因为“僭越”……等级森严的社会,“僭越”是臣下非常严重的“错误”。

“朁”字出现较晚,据小篆字形而言,上部像“两人并列回头”,下部表示“说话”,像一人说话一人听。合而言之,表示命令的传递。当下级言行超越了自己的本分、甚至“假传圣旨”就构成了“僭越”,即: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行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真正的“随心所欲”,必然建立在不断反思与反省的基础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