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是怎么掉到坑里的?
小镇做题家是怎么掉到坑里的?
一、人生的局部
人生是有阶段性的,很多人对此只有非常模糊的认识。
当你读书的时候,你的目的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
只要你成绩好,你的老师、父母、朋友、邻居等等都会对你青眼相加。
这就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同龄异性甚至对你投来仰慕的目光。
但是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
前一个阶段的王者,未必就是后一个阶段的王者。
做题能力强,未必工作的技能就一定强。
而等你到了22-30多岁工作的时候,冲在工作的一线,比拼的就是体力和技能。
只有业绩最好,技术最好的员工才会获得嘉奖。
这个阶段,你是一个典型的个人贡献者。
但是到了30多岁以后,你可能做到一个中层,不会直接冲在一线。
你需要的是培养新人,指挥团队作战,团队的业绩就是你的业绩。
只有在各种复杂关系中周旋,并且让上下都满意的人方能获得最大的回报。
这个时候,你所依赖的是你的人脉、资源、经验和对人性的理解。
同时,个人的各种投资也陆续开展,工作已经不是唯一的回报。
只有这样,你到了38-60岁,才能坐享红利。
万一失业了,还有一个非常体面的生活,一个有尊严的人生。
等到你年老体衰,走路都费劲,智力也开始下降,你就进入啃老本的阶段。
这个时候你拼的是什么?
苏大强告诉我们:拼的是子女。
子女就是未来,虽然这个未来不一定好,但是总比没有未来强。
万一子女教育的好,那无论你以前混的有多差,就是人生大逆转。
如果你没有子女,就缺少真心帮你干事的人,最后就只能去养老院。
别人欺负你,你也无力反抗。
就算你有一定的资本,但是你买不到未来,买不到亲密关系。
但是我们绝大多人眼中看到的都是一个局部人生。
这不仅仅是因为短视,而是人都有将局部利益最大化的趋向。
试想,一个做到经理位置的人,必然花费100%的精力来保住他当前的位置。
其中有一些人,可能对员工态度极为恶劣,全力的压榨。
这个对他来讲,就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他丝毫没有想到,可能过几年,他就失业了,要去街上开滴滴、打零工。
可能是行业不景气、组织调整、领导换人,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
而他原来手下的某个员工,可能因为手上有8套房,反而比他过得要好。
谁能知道将来呢?
人生得意须尽欢。
比如说,《夏洛特烦恼》里面夏洛是中年穿越过去的。
夏洛对于中年以前的事情都清楚,穿越之后,依靠以前记得的歌而爆火。
但是中年之后,夏洛脑中的歌已经抄完了,他就无能为力了。
到了周杰伦出现的那个年代,他因为恐惧被新人取代而暴跳如雷。
其实,夏洛作为“华语音乐教父”,完全可以培养新人,让新人给他写歌。
这样,还能再红20年,同时再转做幕后,依然在歌坛拥有崇高的地位。
废材就是废材,穿越了也是废材。
人生,一定是最佳的年龄做最合适的事情。
同时,需要将每个阶段获得的成果转变成下一个阶段的基石。
每个阶段的转换点,都是一道窄门。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有干流,有支流。
只有行驶在干流上才能到达终点,但是干流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
小镇做题家们开着船向眼中最宽的地方驶去,却走上了岔道。
二、自以为是的主角
小镇做题家就是掉到人生第一阶段的那个坑里爬不出来那种人。
坦白的说,他们掉到这个坑里几乎是必然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环境因素。
一个小镇,一个县城,都是一些什么产业呢?
比较好点的,就是公家单位、国企、学校的基层组织,好歹是铁饭碗。
还有就是中小型企业和小商小贩,乡村的精英。
这样的土壤,很难长出参天大树。
一个村子,可能只能养活一个小卖店。
一个镇,可能只能养活一个大一点的超市。
一个县,才可能养活一家不太大的电影院。
只有大城市,才有丰富的业态,才能获得广阔的视野和机会。
比如说,搞房子这项技能,你很难想象能由小镇做题家们发明出来。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虽然都是中国人,其实每个地方差异还是蛮大的。
小镇做题家们不过是大城市的移民。
他们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根本就没有机会让他们去接触这项技能。
只有在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才有可能是策源地。
没有煤的地方,怎么可能发生工业革命呢?
小镇做题家们的父母老师,视野都不是特别开阔,也没有太多的家学传承。
他们还按照早已过时的思想在给孩子规划人生。
比如,出国热早就已经过去了。
小镇做题家们还把出国当做人生追求的目标和炫耀的资本。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在互联网还不普及的年代,有些人报专业的时候,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嘛的。
大强子不就是是报了个社会学专业吗?
以为将来出来可以做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镇做题家们因为成绩好,受到了特别的优待。
因为在各种考试中碾压同龄人,他们就不自觉的以为自己是“天选之人”。
他们不由得产生一种“分数在手,天下我有”的豪气。
虽然不会像如下图这样夸张,但是他们至少内心中不认为自己是平庸之辈。
当然,结果就是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夜郎不免自大,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人生的第一个大坑,就是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角。
这是上天给予富人的惩罚,同时也是赐予穷人的礼物。
越是条件优越的人,主角梦醒得越晚。
比如,一个富二代,周边的人都是围着他转的、巴结他的。
他怎么会不产生一种“我才是主角”的感觉呢?
曹魏的中山王曹衮是曹叡的叔叔,和曹丕曹植是一个辈分的。
曹衮病重临死的时候,对世子曹孚说:
你年纪这么小,便当别人的主人,知道什么是快乐,但是不知道什么是痛苦,一定会骄傲奢侈,最后归于失败。
(但知乐,不知苦;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也。)
曹衮名气不大,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就是因为这段话名垂青史。
富二代的地位,不过是祖宗积德,但是很多人不免将这个地位当做能力。
这样就很难认识到社会的残酷和复杂,也没法认识到自身的缺陷。
主角梦醒的太晚的结果就是:
不但发现自己不是主角,还有可能是被人用来练级刷经验的NPC。(比如曹爽)
而穷人,很早就在艰辛的生活中明白自己不是主角,什么东西都要靠自己争取。
这本来是个“富贵病”,但是偏偏很多人都有。
有很多人,甚至到30岁,才非常痛苦的发现,自己不是主角。
还有些人,都结婚生子了,主角梦还没醒。
有些父母,一辈子混的都不咋地,在家却是控制欲极强,管天管地,当土皇帝。
小镇做题家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物种。
他们真正的问题不是掉坑,而是掉坑之后冥顽不灵。
不是想着如何将上一个阶段的优势转换为下一个阶段的资源。
而是还在自己的主角梦里面醒不过来,认为社会应该围着他们转。
其实小镇做题家,从一个小镇起步,最后到了大城市工作,这已经是成功了。
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大的落差呢?
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有成功的事业,很轻松就能住上大房子,开上豪车,娶一个漂亮老婆。
如果不是非要认为自己是“The One”,怎么可能会有落差呢?
三、涅槃重生
小镇做题家的问题,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离分数太近,离生产太远。
如果你要获得回报,你一定要用东西去换。
分数,不过是最后让你获得一张文凭,起步的一个敲门砖。
这个就是你换回来的东西。
那么,你是否估算过自己的生产能力在市场上值多少钱呢?
我大二、大三的时候就估算过。
具体的方法就是跑到市场上打工。
干过的工作很多,比如推广洗发水、饼干。
目前有几个知名品牌的洗发水和饼干,在那个区域,就是我做的推广。
现在吃那个饼干,我都想吐,赠品吃的太多了。
经常是一家一家跑,一直跑到天黑。
傍晚时分,别人家饭菜飘香,而我饥肠辘辘,还要笑脸相迎,向人发送赠品,登记客户。
辛辛苦苦做一次推广,只能赚几百块钱。
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去找过,但是因为是在校生,别人不要临时工。
别人的评价是,你功底不错,但是对做出一个成品的理解不深。
你不要以为我是一个菜鸟,我大三就是高级程序员了。
后来就自己想办法提高生产力技能,比如去做网站,赚点广告费。
当时互联网真是没什么盈利模式,广告是主要的模式。
有一个一起做的网友接了个卖垃圾桶的大单,让我们好一阵羡慕。
还有一个网友,作品很不错,但是当时商业环境恶劣,并不好卖。
有些人买了他的东西,就自己拷贝一份,再要求退款。
他的学历不是很高,不是很好找工作。
听说毕业之后,他回广东还杀了一阵猪,经常和我们吹嘘他现在能一刀把猪捅死。
前段时间,我发现他还是做回了互联网,现在专门卖给老外。
因为老外比较实在,买了就买了,不会轻易退款。
最后,我痛苦的发现:
如果不是有个文凭加持,我们在市场上能够找到最好的工作就是“教人做题”。
学名叫做:家教。
这段经历让我获益匪浅,然后开始发展有生产力的技能,也因此赚到了钱。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将所有的技能点都加在做题上。
这就相当于科技树被锁死了。
以英语为例,分为两种,一种是做题的英语,一种是赚钱的英语。
当你英语总是考高分,尤其是还能考第一的时候,你当然会觉得自己很强大。
你都考第一了,别人还怎么要求你呢?
但是你虽然会考试,可能你的听力和口语实际上是非常糟糕的。
无论是外贸电商、商务谈判、同声传译、演讲,真正有用的还是口语。
你必须要练到专业级才能赚到钱。
比如说跨境电商,你不要以为和老外聊的时候,你说的多烂他都听得懂。
事实上,你说的烂,他听得是非常难受的。
就像一个老外和你说中文,整天说“窝是一个歪果仁”这样的,你也很难受。
像同声传译,不但需要艰苦的练习,还需要天赋,当然薪水是很高的。
而小镇做题家却很难学会这些。
因为他们的老师们教的时候,就是带着一口乡音的英语。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很多小镇做题家的家中,可能连个随身听都没有。
你说,他们怎么可能把听力练好?
李笑来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还是一个教英语的。
他说自己是直到很久之后,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发音原来很多都是错的。
而且是错的很离谱的那种。
口语和听力是一体的,口语不行,听力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他对着单词表,一个个的纠正发音。
整个过程就像一只老鹰拔掉自己的羽毛,在血迹斑斑中再长出来。
就相当于重新学了一遍。
其它的技能大致如此。
偏偏这个时代,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每3-5年有一个大机会。
每次机会,总有一批人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其实这些人并非比小镇做题家聪明,而是率先掌握了有生产力的技能。
这个时候,小镇做题家们还在职场苦苦挣扎。
你失去的,正是别人所得到的。
你得到的,正是别人所失去的。
四、结语
我的建议很简单:
在工作和投资之余,建议还是发展一门生产力技能。
无论是历史、经济学、写作、拍视频、小程序等等,可以作为兴趣爱好来培养。
目标就是练到专业级。
当然,认识更多的人,做一个资源整合者,也是一个专业技能。
也许最初并不一定赚钱,但是说不定哪天就让你赚到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