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变迁​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111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故乡的变迁

文/陈建伟

回故乡的路 很顺畅

车子 平稳行在路上

没有颠簸 也难入眠

一路困顿 难敌亢奋

儿时的小河塘都不见了

旧址上建起了高楼

所有的河湖都连通了

被绿化美化成了景观

碧水蓝天改善了气候环境

城市模样也越来越靓丽了

记忆中的中立交不再壮观

立交桥东出口交通岛见证着变迁

这个花团锦簇 四季常青的大转盘

最早是混合交通的六叉口

后来挖成了硕大的荷塘

荷塘里飘着荷香

成了市民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垂钓者 游泳者络绎不绝

时常有落水被救或无救的消息传出

再后来填了荷塘 改成了转盘

随后几经改建扩建 成了如今的模样

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解放

城市的管理者也越来越优秀

从面子工程到形象工程

从经营城市到智慧城市

越来越务实亲民

各级领导打官腔的越来越少了

大小老板却像模像样地打起了官腔

当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

有着被红薯养育情结的人们

从古到今 都会鄙视并谴责那些

庸政懒政 不作为 乱作为的当权者

风清气正的城市 充满了阳光

新城建设 日新月异

老城改造 修旧复古

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扑面而来

敞开胸怀拥抱着四面八方的朋友


版权和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刊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即删除。

特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建伟,一个须眉硬汉,一个文学爱好者,一个辛勤笔耕在原创文学园地的园丁。现已在报刊、微刊、网刊发表原创文学作品一千八百余篇(首),其中原创诗歌1500余首,原创小说等文学作品300余篇。中国当代文学杰出文豪榜和中国最具影响力作家排行榜双七强。

【友情提醒】

纸刊《天赋文学》报第二期现已出刊。全国各地文友,如有需要纸刊者,只需加主编微信提出申领、提供详细收货地址和收货人及联系电话、支付邮资,即可在三日内免费领到纸刊两份。

【温馨提示(投稿指南)】

本刊纸刊所用稿件均从天赋文学社旗下四个公众平台(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天赋文学、金道文学)所刊发作品中选用。关于稿费及本刊微刊和纸刊用稿的说明请点击并阅读下面内容:2020年最新投稿指南和稿酬规定 及(最新)纸刊《天赋文学》报创刊号大揭秘

《文学时代微刊》编辑部

主编:郑清风

执行编辑:早春丽日

编辑:花想容兮 尚斌 鲁捷 师法自然

文学时代微刊公众平台微信号:wxsdwk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 文学时代微刊

(0)

相关推荐

  • 马济‖故乡变迁记

    故乡变迁记 文/阿马劳次 1996年,我刚年满六岁 当故乡土墙屋里出现了昏黄的灯光 我们一家人兴奋得夜不能寐 父亲说:家乡通电了,这是电灯 我当年在山东当兵看到过   当我们手摇着"天线杆& ...

  • (纸刊备选)故乡的变迁|周杰(云南)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120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故乡的变迁 文/周杰(云南) 时光荏苒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向前 故乡也在慢慢变迁 儿时的故乡 茅屋上炊烟缭绕 田间地头人语欢笑 竹林深处鸡犬相闻 ...

  • (纸刊备选)故乡的变迁​|黄俊(湖北)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123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故乡的变迁(五首) 文/黄俊(湖北) (一) 坍塌的老屋归于风尘 时代的印记逐渐模糊不清 童年的欢悦幸福只剩回味 因为奶奶爷爷成了古人 山依旧是 ...

  • ​(纸刊备选)故乡的变迁​|忠哥(广东)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143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故乡的变迁 文/忠哥(广东) 故乡绿水青山美, 今现高楼大厦新. 马路宽宽灯似锦, 花园处处草如茵. 轻轨农村大变迁, 景观购物刷微信. 我们赶 ...

  • 散文||故乡的变迁

    故乡的变迁 我的故乡位于长官庙乡镇西南方向10公里外的山沟里,那里地广人稀,村舍整洁,连绵的大山横亘在东西两面,中间是一条狭窄的山沟,溪水在沟间潺潺流淌.山脚下,一条崎岖的道路伸出沟口,与山外的世界相 ...

  • 故乡变迁

    今天回到了别离48年前的故乡, 但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不见了- 村子的旧址成为一大片蔬菜大棚, 几位农人忙碌着,采摘黄瓜,收割菠菜, 我穿行在大棚中间,寻找那几间房屋的旧址, 没有任何参照,无法辨认,旧 ...

  • 诗人样本||胡庆军:在变迁里,我把故乡刻进光阴的幸福(组诗)

    作者简介 胡庆军,笔名北友.1969年12月出生.河北黄骅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主任记者职称.曾出任多家刊物.网站编委.副总编.总编.作品被收入等30余种文学选本. ...

  • 故乡琐忆:老屋的变迁

    9.老屋的变迁 我曾祖弟兄五人分家时,都只有几间茅草屋.除了我祖母在原来茅草屋的基础上改建成瓦房,其他四房中,还有一房奋斗成了地主建了瓦房,另三房将茅草屋保持到了解放,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成分.那几房的 ...

  • 故乡之井的变迁(下)

    本文作者:刘继东 故乡之井的变迁(上) 五.东南滩第一口 锅锥井的成功 1965年冬,旗里从上级水利部门运回一大批先进打井工具,俗名叫"大锅锥".这种打井装置非常适合平原.川地等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