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锐教授:国画学习系列(五)4“山水国画”之“ 树的画法”

《绿水青山金银山》(作者:曾锐)

三、树叶画法

树叶形态因树种不同而千变万化。前人经过长期研究,把树叶画法概括、提炼成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可分两大类:点叶法、夹叶法。

1. 点叶法

点叶法包括介字点、个字点、梅花点、胡椒点、大混点、小混点、松叶点、仰头点、垂头点、平头点、垂叶点等。这里的点,有不同形态的点,有圆点、近似圆点,还有不规则的点,包括短点、长点(实际就是短线);从方向来看,有横点、竖点等。下面结合图3-24分别介绍。

图3-24 点叶法

介字点:点叶的时候,每几点作一组,一组组地画,每组各点基本上按介字结构特点进行排列。当然,这种排列不能生硬和机械,每组的各个点在大小长短以及组合上要灵活变化,不求笔笔一律,只要点画过程中,时常以介字提醒就行。

个字点:个字法点叶,虽然和介字不同,但点叶的方法和介字相同,要求一样。

胡椒点:用聚散和疏密变化的圆形小点来表现树叶的点叶方法。为了表现树叶聚散有致的节奏感和墨色浓淡变化的韵味感,选用的毛笔要硬一些,弹性要大一些,毛锋短一些,散一些,人们常称之为秃笔。点叶时,笔锋直戳纸面并迅速提起。整个点叶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力量和节奏的控制。

大混点:点出来的树叶为椭圆形墨点。大混点点画时笔头含水较多,落笔纸上稍作停留,由于笔头含水较多而自然晕开。这种点叶法,常用来表现雨中稠密的树叶。选笔宜用羊毫笔,为的是让笔头蓄水充分一些。

小混点:和大混点相似,点画时笔头含水较多,落笔纸上稍作停留,由于笔头含水较多而自然晕开。大混点和小混点又有区别,主要以点形大小加以区分。点子大的为大混点,小的就是小混点。

松叶点:松叶也叫松针,自然界中,松针围绕一枝枝树梢生长,形状似扇形。国画画松叶时根据这一规律,用约十余根短墨线组成一个扇形的叶子单元,再由众多叶子单元交叉重叠构成整棵树的树叶。短线表示松树的松针,画的时候中锋用笔,运笔要灵活挥洒不拘谨,线条要求刚健有力,同时单元和单元之间注意浓淡和层次的变化。

仰头点:画仰头点时,用两头上仰的短弧线来进行排列,但短线不是整齐排列,而是要参差不齐,要富有变化。运笔要求下笔收笔都轻,中间略重,笔划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中间实两头虚。

垂头点:和仰头点相比,除了使用短弧线方向不同之外,其他要求基本一致。垂头点用两头下垂的短弧线来进行排列,也要求短线不能整齐排列,而要交叉重叠。运笔也要求下笔收笔都轻,中间略重,短弧线也是中间实两头虚。

平头点:平头点为水平短墨线,用侧锋卧笔画出。笔线排列须参差不齐,并有墨的变化。

2. 夹叶法

夹叶法要求运用双勾法画树叶,也就是用线条勾画树叶轮廓的办法来画各种形状的树叶。勾线要求灵活,要注意分层次,层次可以通过叶的大小变化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墨色晕染来表现,还可以通过叶片的藏露来表现。用夹叶法画树叶时,根据画面的不同风格,所勾画的线条可粗可细,可轻巧也可古拙,总之,使整个画面保持协调即可。

用夹叶法画树叶,古人的做法是:根椐各种树叶的形状特征,把它们转化化为形状相近似的几何图形,比如椭圆、圆形、菱形、三角形,或者是这几种几何图形的组合体。这样的概括,使树叶具有象征意味(有的就把树叶画成了类似金元宝的样子),也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夹叶法树叶的组织和安排也和点叶法一样,不同的是,夹叶法把叶子画成了双勾,也就是说用双勾法把树叶轮廓表现出来。另外,画夹叶是中锋用笔,笔蘸重墨勾叶子,墨色的变化没有太多要求,但讲究墨线的变化。见图3-25。

图3-25 夹叶法

3. 点叶夹叶树

为让大家对点叶或夹叶画法有更深的认识,对其绘画效果有直观印象,以便今后学习有更明确的方向,下面展示两张加了树叶的整树效果图,供大家借鉴学习。

图3-26 点叶夹叶树(一)

图3-27 点叶夹叶树(二)

四、树丛画法

丛树画法在山水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山水画离不开树,而山上有树更有林,林就是很多树的集合。中华文化中以三为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树可成丛。国画中的山林,就是由多个这样的树丛组成的。因此,国画中树丛的画法很重要。典型的树丛画法,经常设计安排三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树交错在一起。下面结合图3-28介绍树丛的基本画法。

图3-28 树丛画法

步骤一:在画面最前面,先画出一棵点叶树的树干,墨色稍淡。树干树枝画法按照勾皴擦染点等方法和步骤进行。

步骤二:在第一棵树之后,紧接着用浓墨画出一棵其他类型的点叶树;第三棵树画成夹叶树,同时要处理好树枝之间的穿插关系。以第三棵树为分界,其后再画几棵不同类型的点叶树(当然也可以是点叶树和夹叶树交叉安排),形成点叶树前后围绕中间的夹叶树,这样的构图,既能增加画面层次,又方便树与树之间的相互衬托。

步骤三:在绘制好必要的树枝并处理好穿插关系后,开始画树叶。夹叶树采用双勾法,点叶树用点叶法。

步骤四:最后对树丛的整体效果进行调整。主要是调整树的高低大小、浓淡干湿及疏密等关系,用色用墨多次晕染,画出丛树的层次感和空间关系。

五、远树画法

国画界流传着一句话:“远树无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远处的树,由于空间距离远,只见树干不见枝。这是前人观察自然界得出的结论,也是对透视理论的认识。这一认识一直指导着人们进行国画创作,并成为一种画法。此法较适合山水画中的远景、中景树木的绘画,特别是远景,画丛林更为简略。见图3-29。

图3-29 远树画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