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28项详细解释及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红细胞偏低,血红蛋白正常咋回事?
2020-4-14 16:47:51
博雅明珠花园
2020-4-14 20:54:51我每个星期都要看血常规检查,对血常规已经很熟悉了,血常规里面任何一项偏高或偏低都是反应了一种疾病,我关注的是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比例。
用户8328788501524
2020-4-15 0:33:38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人体的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常规化验包括很多项目,但主要有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3项,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看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细胞
正常参考值
正常成人:WBC:(4.0-10.0)×109/L;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7;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嗜碱粒性细胞:0-0.01;
淋巴细胞:0.2-0.4;
单核细胞:0.03-0.08.
正常小儿白细胞初生时可达(15~20)×109/L,以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5×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为(4-10)×l109/L。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
白细胞减少
1、病毒性感染。如最常见的病毒性感冒等。
2、某些特殊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等。
3、血液病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脾功能亢进等。
4、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药、氯霉素、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物等。
白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血液病。
3、肿瘤。
4、外伤或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等。
另外生理性增多也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比例也会相对升高。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肠道寄生虫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二、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10-150 g/L;
新生儿:170-200 g/L.
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小于145g/L,1至4个月时小于90 g/L,4至6个月时小于100 g/L为贫血。
生理性变化
增高:新生儿、高原居民。
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病理性变化
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患者;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按照造成贫血的病因分为:1、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3、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如严重外伤失血、月经过多、痔疮、慢性胃溃疡出血等。4、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
小孩的贫血以营养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为多见,它的血常规表现为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下降,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此外地中海贫血的血常规的表现和缺铁性贫血相同,如MCV小于60,一般建议要抽血查地贫基因检测。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三、血小板(PLT)
正常参考值
(100-300)×109/L.
增多 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
减少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等;2)血小板破坏过度:如ITP、脾功能亢进等;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