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最好的礼物

“那女孩对我说

说我保护她的梦

说这个世界

对她这样的不多”

——来自网易云《那女孩对我说》

亲密关系中最好的礼物是“成全”:我愿意保护你的梦。

近两年“丧文化”悄然流行,尤其是年轻人,随着生活压力增大,日子过得越来越压抑和克制。对他们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抹杀自我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从来不敢“做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也不例外。至于“成全”和“被成全”,他们很少有这个概念。

1

做自己都不敢,谈何“成全”别人?

每次我谈到“做自己”,一定会有人说“那不是很自私吗?”
不不,“做自己”不是飞扬跋扈任性妄为,不是想干嘛就干嘛。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发起人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个需求层次,最上层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表达的意义就是“成为你自己”。
马斯洛研究发现,一个人越是成为自己,就越富有同情心,他会与世间万物建立起平等的爱的链接:我爱自己,所以我也爱我所在的世界。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成为自己等于自私呢?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被成全过。
他们从没成为真正的自己,也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爱。这会导致他们无法与外界建立链接,对他来讲“我”和“你”是割裂的,这个时候做自己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会深深地体会到做自己很自私。而被很好地爱过和呵护过的人,他们懂得“做自己”的真正含义:“自我实现”。
所以,你有没有觉得“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压抑自己的过程”很悲哀?

2

没有被“成全”过的人,
也无法做到“成全”别人。
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混沌、黏糊的文化,人和人的界限极不清晰,而且侵蚀严重。很多人(尤其是父辈)是羞耻于真情表露的,他们一辈子没有将“我爱你”“你很棒”这些话说出口,与爱人相处尚且如此,对子女教育也是以打压教育为主。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小学课本里有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国际知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七、八岁的时候写出了人生的第一首诗,他拿给母亲看时,母亲对他说“精彩极了”;而父亲看后却对他说“糟糕透了”。后来舒尔伯格又创作了很多作品,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都说“糟糕透了”。最后他终于明白,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是母亲和父亲对他的爱。
但是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父母的“糟糕透了”的提醒中成长起来的,比方说:你考了99分很高兴,父母会问你为什么不考100分?你考了班级前三名很有成就感,父母会说考第一的还没嘚瑟你嘚瑟什么?你终于考了班级第一期待父母的表扬,他们会提醒你还有年级第一要争取......等你长大后该自己做决定时,父母第一反应仍是“打压”,最后你的上学、工作和择偶等人生重大决定,大概率上还是依照了他们的意愿。
只有少部分的父母会从混沌、黏糊的关系中脱离出来,意识到子女无论年龄大小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应该尊重子女的意愿,选择“成全”他们。
没有被“成全”过的人,潜意识里也不会有“成全”别人的概念。就算是生活中出于利益、关系、或爱做出了一些成人之美的事,但是“帮助爱的人达到自我实现”不会像潜意识一样,成为在他们亲密关系中的永久驱动力。

3

成全的前提是懂得,成全意味着妥协

成全对方的前提是懂对方。成全很多时候意味着妥协,需要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

但在中国独特的家庭氛围下,想要“成全”和“被成全”都挺难的。所以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歌曲作词中,都把“成全”写出了一种凄美绝望的味道,什么“有一种爱叫作放手,为爱放弃天长地久”......这种想法太过极端。一般来说,生活中处理人和事的时候是有弹性空间和多重选择的,这种要做出极大牺牲才能成全对方的情况毕竟是在少数,这往往是成全者的自我感动罢了。

亲密关系中的“成全”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懂得”和“妥协”:孩子选择独身或晚婚,父母不一直催婚就是“成全”了子女的生活方式;丈夫想要拼搏事业,妻子不阻挠不争吵,给予理解和支持就是“成全”了丈夫;女朋友想先稳定事业晚点结婚生孩子,男朋友支持她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是“成全”......

亲密关系中的“成全”要做到也很难,因为这是反人性的。“利己”是人类的本能,想要成全所爱之人,就要时时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支持对方“做自己”,这其中还不免在遇到利益冲突时作出牺牲和妥协。

所以,如果你有幸遇到了愿意“成全”你的人,要好好珍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