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生物 鹭岛走前头
栗喉蜂虎
中华白海豚
白鹭
3月18日,全球环境基金“加强中国东南沿海海洋保护地管理,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沿海生物多样性项目”第二次指导委员会会议在厦门召开。据了解,作为该基金资助的中国保护地体系改革(C-PAR)项目下属六个子项目中的第四个子项目,涉及厦门在内的5个自然保护地,今年将加速在厦门落地。
近年来,厦门在保护白海豚、文昌鱼等海洋生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先进做法在会上引起了专家、代表们的广泛关注。
种群多:多个保护区内多物种稳定扎根
鹭岛厦门,海域面积355平方公里,海岸线194公里,海洋生物多达2000多种,拥有总面积7588公顷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栖息繁衍着包括中华白海豚、文昌鱼、黄嘴白鹭等12种珍稀海洋物种。
而在以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多种湿地水鸟和山林、农田鸟类,包括白琵鹭、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卷羽鹈鹕等珍贵水鸟。每年3月,白鹭会在此筑巢、繁殖;每年5月,栗喉蜂虎开始在此觅食;冬季,这里还是厦门岛内唯一的普通鸬鹚夜栖地。
近年来,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种群数量稳定并逐步提升,目前有80多头,栖息地生境逐步改善,已成为国内最富有保护价值的独特地理单元;文昌鱼每平方米45尾以上,实现了常态化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鹭鸟种群稳定在2000只以上,去年观测到的栗喉蜂虎达80余只,多个生物种群稳定扎根鹭岛。
机制优:顶层设计提升保护管理水平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立法保障、科技支撑和制度管理三大举措,是厦门的海洋生物保护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
早在1997年,厦门就率先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中华白海豚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厦门中华白海豚保护规定》,并先后制定了《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牵头组织编制《2017—2026全国中华白海豚行动计划》等,为全球业界所瞩目。
余兴光表示,立法保障,奠定了厦门物种保护的发力基础,科学引导重大海洋行动决策行为及活动管理。
从海上跟踪识别系统建设,到率先开展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保护学及人工繁育系统研究;率先推出船舶航行航速规定、涉海工程海豚保护规范,提供了很好的科学支撑。
在厦门湾海域活跃着的中华白海豚,多数都拥有“身份证”,即包含个体照片、出生年龄、发育状况等信息的“一豚一证”档案。“厦门湾中华白海豚个体识别数据库”对接国家中华白海豚种群生态信息库,做到数据可查、资源共享。
生态美:生境修复构筑物种生活最美家园
去年2月,厦门岛小嶝、土屿、东渡等多个海域内白海豚活动频繁,连续6天出现在小嶝海域,这也是小嶝设立监测站7年来的首次,反映出厦门市海洋生态环境日益变好。在厦门,海湾公园、火烧屿、五缘湾、小嶝岛沿岸附近,都是白海豚活动频繁的区域。
多年来,厦门市通过对东西海域综合整治、海堤开口及清淤、增殖放流等一系列的生境修复,拓展了中华白海豚活动空间、生境及饵料资源,构筑起了物种生活的最美家园。
厦门市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五缘湾通屿湿地片区,被称为“城市绿肺”,由周边村庄天然低丘围合而成的海鸥状低洼地淡水湖水系,经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实现了水质改善; 在补种了一些水生植物、临水植物以及耐盐碱植物后,水域面积约12.33公顷,成为我国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
据统计,在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内鸟类共计有18目55科259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7种,作为各种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长期发挥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作者:陈挺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