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拥有道德观念却还是会做出不道德行为?——道德伪善

Hello

与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运


作者  jonquille

编辑  李博尧

图片来自网络

回想一下,你曾经是否在课堂上或者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庄严地宣誓要做一个有道德讲纪律的人,在看到草坪上扔满了垃圾时义愤填膺地谴责没有公德心的人,每当社会新闻报道某某身患重病家境贫寒你暗自想要帮助ta……再仔细回想一下,你真的如你所想做到了吗?

恐怕你仍然忍不住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尊重老师的劳动;仍然不会将草坪上的垃圾捡起反而有时候会趁别人不注意时将自己的垃圾扔在路边;仍然在面对真实的求助情境时漠不关心。

这种个体欲表现得道德,但又找机会设法避免真实行善付出代价的行为倾向或动机就叫做道德伪善[1]。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言行不一或者表里不一,即知道什么是道德的,却不一定会按道德标准做出相应的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道德伪善的情况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道德原则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级——超我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我们要在社会中好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学会克制本我欲望进行自我监控,这时候道德就是一道防线,防守住内心的原始冲动而避免产生罪恶感。然而道德原则并非时时刻刻都能扮演好这一角色,本我冲动还是会在其疏于防护的情况下溜出来,我们便以正确的观念来伪装不正确的行为,从而获得心理舒适感。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开始可能小心翼翼地遵守着每一条道德准则,不轻易去做违背道德的事,但是偶尔的一次违反了道德原则的行为却没有遭到谴责或惩罚,比如随手把垃圾扔在了路边,被路人看见了却未被理睬,我们知道了原来只要在众人面前维持讲道德的形象而合群就可以了,真正的行为方式并不重要,或者说你看到周围的人也是这样,久而久之,这样的观念和行为得到强化,道德伪善就这样逐渐成形。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对此视而不见任由这种虚伪存在吗?像孔子所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样,只要我们大家都不作出改变,伪善又怎么样,大家都一样所以无需谴责谁。可是长此以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偏离的太远,会导致自我低认同感,从而引起焦虑,不管对个人的心理健康还是社会的和谐美好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

针对从这一问题,傅鑫媛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陌生他人在场及其行为对个体道德伪善的影响[2]。实验设置了一个网络捐款意愿的模拟情境和真实的捐款情境,在前一种情境中,大多数人都表示愿意捐出很多钱,然而到了真实情景下却很少有人表现出与前一种意愿一致的行为,即不捐或少捐。当情境中出现了陌生他人时,如果这个陌生人和被试表现一致,也无法让被试的捐款数额和先前的捐款意愿一致,然而如果这个陌生他人前后表现一致的话,也就是说他在真实情景下的捐款数额和网络情境中愿意捐款的数额一样的话,这时候受陌生他人的影响,被试也会做出真善行为。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不难看出,道德伪善不仅存在于个体,也是一种群体现象,它源自于个体的内化道德原则与外在行为表现之间的冲突,又不断受到社会他人的影响。而不仅仅道德伪善行为会被社会间接强化,道德真善行为同样也可以,这也就启发我们每个人去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性,不仅达到对自我的高认同,也影响周围的群体做出改变。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一些反思和想法呢?反省自己是否也存在道德伪善的情况,如果有的话,试着去调整对自己过于高要求的道德约束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对于一些基本的道德要求就监控好自己的行为,做到表里一致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