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友交流:心率和心率设备话题
有机会跟跑步同好们,就心率和心率设备的话题做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是近段时间来,从交流中归纳出来的几个问题。
一、表示心率分区的方法有多种,哪种最有参考性?
关于心率区间的表示法,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常见的有四种:
最大心率法,乳酸阈值法,储备心率平分法,储备心率丹尼尔博士法。具体名词解释和使用方法可以看原文。
首先,如果健身的话,心率的互动性很小,所以,就算最大心率往往有比较大的误差,我依然选用了它。这种设置法的下限最低,但即便如此,做健身的时候,特别是抗阻性运动的时候,譬如平板、提哑铃等等,往往连1区都到不了,所以也有“健身不必看心率”的说法。而我们通常讨论的心率区间话题,主要是针对跑步而言的。
第二,储备心率丹尼尔博士法,是很多训练机构主张的,我经常提到的一个叫Running Quotient平台,在分析跑步技术方面很专业,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但是,既然是专业平台,也就决定了它是针对跑者的。说到“跑者”这个词,我总是想起吾友王老师说的名言——5公里跑进25分,可以称自己是跑者了。对于只能轻微运动的人,虽然也名之曰“跑步”,用这个心率设置法,有可能也经常连1区都到不了——我认为也是正确的,因为就它的指标体系而言,可能针对训练有素的人群的。
第三,储备心率平均法。佳明的体系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变化:早先它的储备心率是按照丹尼尔博士的分法的,后来改成了平均法。那么,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对于一般的跑友来说,要用储备心率,用这个平均法更靠谱一些。所以,我比较推荐这种划分法。
大致上,储备心率丹尼尔博士法的1区,大致等于平均法的2区。
第四,我个人最推荐、并且也是我在采用的,乳酸阈值法。推荐的理由如下:
1)乳酸阈值很容易获取,而不必像最大心率那样,要么弄到死去活来得到精确的数字,要么靠估计。
2)乳酸阈值是5区的下限,换句话说,用这个办法,实际上是掌握了1-4区的高限,而一般人,很难冲到5区的上限(最大心率),有的人甚至5区(下限)都很少摸到。那么这个分法,就意味着运动者“始终在已知的正确数值内进行运动”。比较安全。
3)这个分法下,一场跑步下来,心率区间时间分布,和配速时间分布,比较吻合。这是从我个人的经历中得出的结论。
二、在跑步中如何获取乳酸阈值?
必须用心率带,配上支持获取乳酸阈值的跑表。以佳明为例,那些支持获取乳酸阈值的跑表(具体型号请自行搜索,可以在电商平台自己所中意的货品的“详情”里找),配上专用的心率带,如果本次跑步产生了新的阈值,在运动结束后会提示,可以选择接受新值或者不接受。但由于运动强度不同,不一定每次都会出现新的数值。
也可以人为地主动测试,在进入跑步界面后,选择“测试乳酸阈值”。
选择该选项后,会提示“佩戴HRM胸带”。
按照提示去跑,就可以通过本次训练,获得乳酸阈值。将该心率数值设置成5区下限,其他各区,佳明会自动给出。这种模式下,连静态心率都不需要设置了。
三、想用Polar心率带,它是否可以在佳明体系里支持获得乳酸阈值?
我5月30日的推文里,记录着“用了另一条心率带”,且当天获取了新的乳酸阈值。而这条心率带,就是Polar H10。所以,应该是可以兼容的。
之所以用“应该”这样不完全确定的字眼,是因为我每次都会佩戴rdp,虽然从常识理解,rdp跟心率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各种算法之间有没有瓜葛,我也不清楚。应该理解是这样的结论,用Polar心率带,可以通过具备相应功能的佳明跑表获取乳酸阈值的。
有必要说明的是,上面说了,获取乳酸阈值,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正常跑,结束后如果有新的数值,手表会提示。这时候用H10是可以的。还有一个途径,是主动获取,按照手表提示,这时是要求佩戴HRM chest,这时候如果连接其他心率带,似乎不行。
四、想用Polar Beat这个app,佳明心率带可以通过它获取运动中供应能量来源的比例(或者燃脂比例)吗?
1、Polar Beat是手机上的app,所以,前提是佳明的心率带必须是带蓝牙的。如果光有ant+的协议,是不可以连接手机的。而佳明很多老的心率带,都是单ant+协议的。新的HRM PRO是双模。
2、即使可以连接,来自Polar之外的心率带所记录的数据,是得不出本次运动中燃脂比例的。
之前我用MIO FUSE蓝牙链接Polar Beat,就是这个情况。
3、用自家心率带,或者内置腕式光电心率的设备,运动结束后,可以给出燃脂比例,更先进的型号,甚至可以给出脂肪、碳水、蛋白质三大类供能物质的消耗比例。
五、你的文章中,经常提到Polar H10,是不是它的精确度比其他厂家的都要高?
我只用过三条胸式心率带,分别是Polar H10,佳明当年最高端的HRM-RUN和比较低端的HRM-SS3,就心率数据而言,基本不相上下。到了心电原理这个层面,基础数据都不会差。
但是除了心率数值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如心率带设计对消除噪音和抗干扰的作用,记录过程中的算法(每家肯定都有所不同),以及获取心率数据后的分析能力等等,那些都是有很大发挥空间的,其意义可能远不是我们看到的诸如平均心率138这样简单。我本身比较喜欢Polar的分析环境,也很喜欢它的带子设计。所以,用它的时候,心里最踏实。
特别是,H10可以离开设备,光靠心率带存储当下运动数据(可以存1次),这点我还是觉得很有趣的。
要说心率数值,佳明HRM-RUN得到的数值,与H10没有什么分别。
实际上,我提HRM-RUN的次数可能更多,因为只要佩戴佳明表,我就一定佩戴心率带,不开它的手腕光电。理由你懂的。
综合使用体验,分析平台,佩戴舒适性,以及市场口碑(这点请原谅我人云亦云一番),在我的眼中,H10是当下市面上的心率带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