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为什么不行了?

01

最近几天,估计是因为过父亲节的原因,很多人在朋友圈、微博上传播一个观点:

父亲节、男人没有商业价值。

理由是在父亲节这一天,很少有商业机构借着父亲节这个由头来促销。

再就是在中国,很多当红男明星的商业广告价值,不如当红女明星。即便是那些在电影电视剧里走红的流量小生、小鲜肉,所代言的也多是女性用品。甚至在中国卖口红卖的最好的人,也不是女人,而是一个男人。

好像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在当今的中国,现实情况好像确实是这样。

有人甚至搞出来这样一个排序,证明中国的男人的没有商业价值:

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男人不如狗。

有人在微博发了这样一条内容:

大半夜的刷到一条微博,说昨天的父亲节,所有的电商、商场都没有什么活动和折扣,可以看出这个群体的商业价值有多可怜,微博下面有一条评论特别犀利,他说:

“几乎所有的男人一生中收到的第一束鲜花是在自己的墓地上。”

这还不是最搞笑的,然后它的下面还有一句神评,有人回复说:

“不用我坟头自己会长!”

是不是很搞笑?

02

我看见有人在微博上说,其实在西方社会欧美一些国家,男人的处境不是这样的。

父亲节本来是舶来品,是西方社会的一个节日。所以在欧美一些国家,父亲节是商家投放广告很重视的一个节日,毕竟,男性的消费品,更昂贵,更值钱。——举凡住房、汽车、游艇、摩托车、甚至私人飞机、高档名表、高级成衣,都代表了大额消费。说句得罪人的话,美女,都是男人的消费品。

不信你看看007系列电影。

特别是在美剧里,豪车豪宅名表名酒,都是男人最有消费欲望的东西。至于影视明星流行偶像的商业价值,男性更是比女性高出不是一大截的距离,而是好几层楼的距离。

为什么反倒是西方社会是这样子?

为什么在当今的文化里,中国男人居然变得这样窝囊、油腻、没有商业价值?被消遣,被轻看、被矮化甚至丑化?

中国男人的不行,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不行,是好事吗?

03

当年,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有句台词:宋丹丹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黄宏说:拉倒吧,时代不行了,男女都一样。

几十年过去,时代真的变化了,从原来的只准生一个,变成了现在的鼓励生三个。而且,男的变得被指责油腻,没有男人味,干脆沦落到没有商业价值。

原因到底是什么?

微博上很活跃的编剧汪海林发过一段微博,是这样说的:

他的这段话,基本上算是对我们现在流行文化制造流量明星,奶油小生、小鲜肉的一种表达。

男人不是不可以精致,但精致到没有阳刚之气,奶里奶气,甚至不如女性,那这个样子的社会,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所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殷鉴不远。

04

知乎上有人这样写到: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男性的主要形象依然是强壮,坚毅的工农兵为主。

当时社会条件不好,大部分人需要婚姻双职工才可以维持基本开销,我父母当时就是几十元一个月,大家必须钱放一起才够生活费。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化浪潮席卷,港台剧风靡,开始有不少人转向瘦长型男一类,包括四大天王(黎明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张国荣等等。

90年代末,随着经济起飞和房地产的泡沫加速,越来越多男明星开始日韩风,越来越“娘”。而这阶段里,资产收入差距越来越巨大,男女关系也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开始紧张起来。

最记得当时曾有文章批判,在经济浪潮里不努力,想吃大锅饭而导致了贫穷。对于外来文化的加速侵入,还有娘化明星存在,大家越来越麻木。

进入了2010年后,一个节目出现,非诚勿扰。

这节目成功告诉大家,拜金女是对的,动辄就是女性灭24盏灯对男主角嘲讽一番后赶下台(当年的开始十几期都那样)。

配合上咪蒙的文章铺垫,整个社会一时间开始了对男性的嘲讽,屌丝,穷x还有各种铺天盖地的批判接踵而来。同时期还有多个相亲节目/公司采取了丑化普通男性的行为。

其中最出名就是某个亿元富豪相亲美女活动——后来被叫停。

浙江台连续开三个节目,有做讨债开宝马的,还有拆迁户直接上节目晒钱的各种奇葩获得大量女性选择。风气延续大半年,直到广电要求整改,节目才开始收敛。

随着13年的经过社会对财富的讨论已经超过了以往。大家津津乐道饭圈,粉丝,明星高收入。不时跳出的调查比如“人均收入赶日超美”“资产户均300万”也刺激着众人的神经。

终于,越来越多男性被踩到谷底了——因为商家无法挖出他们的价值。

男人需要买房买车,男人需要养家全付支出,男人需要……

随着男性被贬低和物化量化,“余欢水”越来越多了。媒体造就了田园女权,造就了男性的低地位,商家通过不停矮化男性拔高女性预期赚钱,最终这一切会走向何方?被异化标签化的普通中国男人会如何?

我之所以引述上面这篇文章,是想梳理社会上这种思潮发展演变的过程。其实如果我们真的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西方社会,包括欧美日本甚至日韩东南亚国家,在婚姻家庭结构方面,和我们最大的一个差异是什么?还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特别是在欧美日本等西方主流国家,大多数的婚姻现状是很多职业女性一旦结婚后,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家庭结构模式是男人在外面打拼挣钱养家,女人负责家庭生活和教育。

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有经济的原因,传统的原因,宗教文化的原因,倒也正是这种架构,保证了正常的婚姻、生育,保证了族群的延续。

历史上破坏这种模式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政治的因素,比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们。一种是随着城市化,人口越来越密集,人们从田园式居住模式到公寓甚至高层居住。有人专门分析全世界生育婚姻状况,发现凡是抛弃了田园式居住,密集居住在高层模式的人群,婚姻、生育状况都不乐观。

再一个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日益渗透,技术在强制改变人们的生活,包括婚姻生活,婚育生活。一方面是越来越宅。一方面是交际可以遍及世界,一方面是交往隔着一堵墙全世界都是陌生人,婚姻的解体,社会的最小细胞不再是家庭,而是个体的人。

再就是有人写文章分析过,全世界凡是宗教观念淡薄的地方,越是生育率低。传统的宗教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族群得到延续的一种精神上的保证。

不幸的是,以上的几条,我们好像似乎都占了。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所谓男人不如狗的笑谈,在所谓男人没有商业价值的调侃后面,可能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就像我们现在鼓励生育,年轻人也没有了生育动力一样。

一旦等这种深刻的社会危机完全真正地浮出水面,我们再来挽救,常常是悔之晚矣。

男人不行了,一定是这个社会不行了。宋丹丹黄宏小品里的调侃,不仅仅是调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