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tanga Yoga:跳出【法执】 & 【分别心】 的陷阱
阿斯汤加流瑜伽的好,在于它由固定序列。
但是阿斯汤加流瑜伽的妙,在于它最终可以让你忘记这个序列。
矛盾吗?
阿斯汤加炫目的瑜伽体式只是表象,但是它的本质就一条:
呼气,内收;吸气,打开。
体式练习的精髓在于:
呼气,外__内聚;吸气,外__内守。
然而,如果被外在的浮云遮住了望眼,被五花八门的规矩束缚了灵性,被外在的有形之物吸引了心神,那么阿汤的练习就会浮于表面,徒然成为肉身层面的锻炼,既感受不到气与能量的畅行,也感受不到智慧灵光的迸发。
阿汤练习者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规矩束缚,大树举几个例子:
体式必须保持5个呼吸
练习时必须默念计数
呼吸必须发出声音
越早起来练习越好
阿汤必须需要足够的力量或柔韧才能练习
我今天很虚弱,我应该停止阿汤练习
阿汤更适合男人练
等等......
所有的理论,如果不是身体感知到,只是停留在脑袋的记忆中的话,那么都极有可能成为限制灵性智慧成长的限制和束缚。
而培育气感、能量感和灵性的工具就是上述的阿汤练习的本质和精髓。
本质和精髓带来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理论。
但是要去在过程中,体验本质和精髓,而非执念于理论。
否则,理论就会成为法执。
被法执束缚之人,就如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不自由。
01
—
和尚的法执
何足道听他言中之意显是要拒郭襄进寺,狂生之态陡然发作,仰天大笑,说道:“老方丈,晚生到宝刹来,本是受人之托,来传一句言语。这句话一说过,原想拍手便去,但宝刹重男轻女,莫名其妙的清规戒律未免太多,晚生却颇有点看不过眼。须知佛法无边,众生如一,妄分男女,心有滞碍。”
天鸣方丈是有道高僧,禅心明澈,宽博有容,听了何足道之言,微笑道:“多谢居士指点。我少林寺强分男女,倒显得小气了。如此请郭姑娘一并光降奉茶。”
专注于阿汤的本质和精髓练习的效果,会使人性情淡泊,神色谦冲,灵台清明,进而包容万物,也就是上述的“禅心明澈、宽博有容”。
《易经》中的道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光脑子明白了理论没有用,得通过练习,身体和内心感知到那层境界才有用。
错误的阿汤练习,则会导致练习者滋生以下心态:
老子天下第一;
阿汤独步天下;
这个体式好炫酷,谁能做出来谁就牛;
急于求成、藏掖不住、收放无度等等。
总而言之,分别心极盛,也就是文中说的“妄分男女,心有滞碍”,感受不到“众生如一”。
能感受到众生如一了,往往练习就能颇有灵性,在练习中往往能举一反三。
02
—
举一反三的案例
今天我的工作坊霞姐问我:
底锁腹锁内聚的能力差,应该练习哪个体式培养?
听到这个问题,我哑然失笑。
我回答霞姐说:
在ashtanga yoga的所有的体式中都可以练习。
在每一次呼气中都可以练习培养。
整个初级序列的体式中,不同的体式对内聚程度的要求是有大有小的,基本上越靠前的体式聚的程度越小,越靠后的体式对聚的程度要求越大。
内聚的能力,在bhujapidasana和kurmasana处会达到一个顶峰。
所以,要从你踏上垫子练习的第一个体式的第一个呼气就已经开始练习内聚了。
而不是到了某一个强力的体式中,再去寻找内聚的感觉,那就为时已晚了。
再引申一下,
其实在每一次吸气时,也是可以培养底锁腹锁的聚的能力的。
只不过此时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腰腹丹田处的过度伸展或代开,所以我们叫做内守。
比如上犬式,比如战士一式,反台式,
在这些体式中,培养出吸气伸展+内守的能力了,才有部分资格去练习轮式等高级后弯体式。
再引申一下,
其实底锁腹锁的练习,大可不必仅仅局限在垫子上练习,
做家务的时候可以随着呼吸练习;
走路的时候可以随着呼吸练习;
乘车的时候可以随着呼吸练习;
生活中的无聊、零碎的时间都可以来练习。
慢慢你会发现,练习久了,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心平气和,不会急躁焦虑。
举一反三多了,慢慢就会发现,万相归一,众生如一,分别心就会慢慢消散。
03
—
张三丰与张无忌的无分别心
张三丰接在手里,笑道:“是木剑?老道这不是用来画符捏诀、作法驱邪么?”当下站起身来,左手持剑,右手捏个剑诀,双手成环,缓缓抬起,这起手式一展,跟着三环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拦扫、右拦扫……一招招的演将下来,使到五十三式“指南针”,双手同时画圆,复成第五十四式“持剑归原”。张无忌不记招式,只是细看他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
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各人竟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能用来对敌过招?”转念又想:“料来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数,好让他瞧得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
周颠失声叫道:“糟糕!越来越忘记得多了。张真人,你这路剑法是很深奥,看一遍怎能记得?请你再使一遍给我们教主瞧瞧罢。”
张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加叫人胡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放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说着将手中木剑递了给他。张无忌躬身接过,转身向方东白道:“方前辈请。”周颠抓耳搔头,满心担忧。
愚钝无明之人,认为需要牢记外在的招数,越练越发觉自己“人为物累,心为形役”;
遥想当年陶渊明的一句“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不胜唏嘘也;
而透彻智慧之人,关注内在的本质与精髓,处处以神领意,以意领形,进而形神兼备。进而可以忘却外在的形相,摆脱外在事物对自己的束缚和限制。
所以,看官扪心自问,阿汤的本质和精髓,是什么呢?
如果看官有答案,再扪心自问,这个答案是脑子里的理论呢,还是练习中发自身体和内心的感受呢?
作者:大树,阿汤练习者、大周天呼吸路线理论体系创始人、自由撰稿人,专注于ashtanga yoga教学、自媒体运营、学习与个人成长,关注并私信我,回复数字“01”,送你一份ashtanga阿斯汤加瑜伽和阴瑜伽的入门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