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刺猬效应:与人相处要有“边界感”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两只刺猬被放在了室外的空地上,寒冷的天气冻得它们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
然而,互相靠拢后,它们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又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他们又靠在一起取暖。
然而,又靠在一起时疼痛使他们不得不再度分开,靠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
就这样反反复复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后这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就是刺猬效应。
人像刺猬一样,也需要“抱团取暖”,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人际交往。但如果彼此间像刺猬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最终结果只能是彼此刺痛。
这一定不是舒适的关系和合适的距离。
所以,人与人之相处时,彼此留有空隙,即各自拥有边界感,尤为重要。
对朋友,不必要求对方事事告知
我曾经是一个对朋友占有欲很强的人。
虽然我从来不明面上说,希望对方将她所有的事情都告诉我,但我内心总是殷切地希望她的事情我都知道。
小时候会幼稚地认为,她和你做了朋友,她就有义务把一切都告诉你。事实证明我错了。
我的步步紧逼,朋友渐渐地从一开始的解释变成义正严辞的拒绝:“我没必要什么都告诉你。”
一来二去,我们开始出现隔阂并慢慢远离。
从那以后,我就深刻地明白:要求朋友事事告知,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我们只是对方的朋友,对方首先是她自己,才是我的朋友。
有人说,朋友是两具独立灵魂的交流,深以为然。
朋友关系的建立,是因为两具灵魂兴趣相投、性格相融,彼此在各自的世界有独立的价值观,合在一起又能友好交流和相处,只有这样的,才是朋友。
与朋友相处,一定要守好自己的界限,同时也要守住对方的界限。
对伴侣,学会给对方私人空间
在电视剧《错爱2》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段:
丈夫终于忍受不了妻子强烈的控制欲,收拾行李要离婚。
“就连我穿什么内裤,都由你钦定。”
“女学生,更不用说了,当着你的面,连招呼都不敢跟我打,甚至不敢看我一眼。”
“我一直爱看法国电影,可是每次,你不是换频道,就是没话找话的跟着瞎搅和,还有一招,拉闸,假装停电,你不就是怕我看着那些女明星想入非非吗?”
最后丈夫忍无可忍,气愤地选择离婚。
微博上有一段话描述毫无边界感的婚姻是怎么样的:
● 他不喜欢你和任何人交流
哪怕是你和家人一起出去,他都不高兴,尤其当你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时,他只想让自己成为唯一陪伴在你身边的人,这种极强的嫉妒难道还不能说明他不尊重与你之间的边界感吗?
● 他想要知道关于你的一切
无论是多么小的事情,只要是关于你的一切,他都想知道。小心,这未必是爱的表现,保护好你的隐私。
● 他总是帮你做决定
小到点餐时帮你选择吃什么,大到你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你们假期去哪儿玩,他开始帮你做出任何决定。
诚然,两个人是夫妻,夫妻双方需要彼此坦白沟通,可这不等于要去干涉去控制。
就像舒婷曾在《致橡树》中写道: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好的夫妻就像橡树一样,互相依赖,却又彼此独立,因为大自然的万物,唯有各自享有一定的独立空间,方能实现关系的长久。”
哪怕是夫妻,毫无边界感地控制对方的社交、衣着、喜好等,只会引起对方的厌恶,加快关系的恶化。
对孩子,学会尊重他们的选择
知乎上有网友讲过一个故事。
他每次去朋友家玩,看到朋友和她孩子相处的画面,都觉得那是对他耐心的一场极大考验。
孩子喜欢美术,朋友却给他报英语班:“画画能画出什么名堂……”;
孩子自己挑了一件衣服,朋友就会拿出另一件:“今天好像有点凉,换这件”;
孩子看《迷宫大冒险》,朋友丢给他《十万个为什么》,“有这时间,多学点知识吧”;
吃什么,穿什么,去哪儿玩,买什么玩具,看什么书,上什么兴趣班,交什么样的朋友……
朋友通通替孩子拍板,不给她孩子一点选择的机会。
“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每次孩子一开口,就被她一句“长大了让你做个够”给压了下去。
面对意见被驳回,孩子起初会郁闷会委屈,慢慢习以为常,凡事也不爱“自己做主”了,选择都听我这位朋友的。
这个时候,朋友又开始郁闷、开始数落:“你怎么这么没主见。”
也是到了这一步,她才慢慢明白,她的那些操控渐渐扼杀了孩子的选择自主性。
她毫无边界感地为孩子做了一切选择,才导致长大后的孩子,丧失了为自己做选择的能力。
俗话说,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孩子的选择需要被尊重和呵护。
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一条保护自己想法的护城河,乃至于他今后在面对选择时,都能自己通过思考进行决定。
和孩子主动建立边界感,面对选择,只是给予一定的建议,剩下的让孩子自己选,才是最长久的相处之道。
写在最后
两个人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都不要是太过紧密,否则“不是你刺痛我的肉,就是我擦破你的皮”。
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谨记一个词:边界感。
懂得像刺猬一样,适时拉开彼此的距离,让双方都处在一段相处舒服的关系中。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才最健康。
作者简介:洛一,一个热爱生活、渴望用笔记录观点的95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