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秦必楚

秦末,民不堪役,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老流氓劉季靠著自己多年的人脈經營,乘機起事於大秦泗水郡沛縣豐邑。

劉季的哥們兒都是沛縣本地人,他們的姓氏(其實是氏非姓)所對應的祖居地也大多距離沛縣不遠:

蕭何之蕭,對應蕭縣。雍齒之雍,對應雍丘。盧綰之廬,對應盧縣。任敖之任,對應任城。曹參之曹,對應定陶;定陶,故曹也。夏侯嬰之夏侯,或可對應魯縣。《戰國策》記載有“夏侯章”,孟嘗君舍人也,而事齊。夏侯一氏,蓋是杞人東遷齊魯之間者。配之魯,失之蓋亦不遠。

呂公,劉季丈人,來自沛縣左近的單父。呂之源流,一般以為在南陽或新蔡,然而,沛縣左近也是有呂的!《左傳·襄公元年》曰:“秋,楚子辛救鄭,侵宋呂、留。”杜預認為,這裡的呂、留,即彭城之呂城、留城,漢為楚國呂縣。《漢書·地理志》云:“呂縣,西漢置,屬楚國。”《漢書》論及先秦地望,常常不大靠譜,但論及漢事,還是有較高的可信度的。查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可見:

有人提出,呂、留之留是陳留,然而陳留在宋之西,位於宋、鄭之間,楚欲救鄭,當伐宋之東才符合兵法。所以,呂、留之呂在彭城是靠譜的推測,甚至,呂可能就是彭城之舊稱。

周勃之周,對應洛陽;洛陽,故成周也。劉季之劉,源流複雜,一個可能是來自三川郡缑氏縣,今河南偃師(劉季之季,就是小,大概他發跡前連名字都沒有,就只有個排行)。樊噲之樊,據說至少有子、姬、嬴姓三種源頭,抑或為官職。如此紛繁,硬要說清,便是胡說。

總而言之,以上地名大部分離沛縣不遠,也都在《詩經》所謂“大東”的範圍之內,本是東夷的祖居地。此地域在春秋時期有宋、魯兩大諸侯國,更有不計其數的小國、小部落夾雜其間。這些小國、小部落開化較晚,民風彪悍。戰國末期,此地域為楚所據。顯然,劉季組建的隊伍具有鮮明的本地特色。其成員,不是楚人之後,就是楚化的東夷後人。

再研究下同期其他主要反秦將領的姓氏(其實是氏非姓)。注意,這些將領中的一些人,加入了劉季的隊伍。

[汝潁區域]

陳勝,據《史記》是陽城人。有學者考證過,此陽城當在陳郡陳縣附近,不在潁川,不在南陽,可信!陳嬰、陳平之陳,對應陳郡陳縣。項梁、項羽、項伯之項,對應陳郡項縣。韓信、韓廣之韓,以及鄭忠之鄭,對應潁川郡新鄭。張良,韓王室貴族後裔,也歸在新鄭吧!

[淮泗區域]

吳廣,陳郡陽夏縣人。吳廣之吳,未必是江南之吳;陳郡東北部的碭郡有虞縣,吳廣的祖先,更可能來自那裡。宋義之宋,對應碭郡睢陽。灌英,不知灌字對應於何。據《史記》,灌英是睢陽絲商,而睢陽,即今之商丘,故宋也。雖然灌英是宋人,但其祖居地是否是宋卻難以知曉。灌,讓人聯想到《竹書紀年》中“夏”之斟灌,可這一聯想頗詭異且難以索解。彭越之彭,對應泗水郡彭城。曹無傷之曹,對應東郡定陶。

(注:劉季和他的哥們兒,主要來自這一區域。)

[江淮區域]

鐘離昧之鐘離,對應淮河之濱的九江郡鐘離。英布(污名黥布)之英,在大別一帶,常與六并稱(日後英布稱九江王時便駐守於六)。范增,居巢人,然范氏之源流,甚不明也。吳芮之吳,對應會稽郡吳縣。

[其他區域]

周章、周市、周苛之周,對應三川郡洛陽。酈食其、酈商,陳留人,其先或出自關中(藍田),或出自南陽(酈縣)。申陽之申,出自南陽。呂青、呂臣、呂勝之呂,或出自南陽,或出自新蔡,或出自彭城。秦嘉,其先必秦人也,不知其何以反秦?

以上可見,反秦隊伍,主要由祖居汝潁、淮泗、江淮三個區域的人士組成。

回顧下楚人的拓疆史。春秋初期,楚人由江漢老家開始向北擴張,遭遇強晉抵制後,無奈轉而東進,與吳爭奪淮河流域。越滅吳後,楚又滅越,終於據有江淮、江南。戰國末期,江漢故楚地為秦所據,楚人被迫東北遷潁河流域,先在陳(今淮陽)、巨陽(今阜陽)之間,亡國於潁河入淮的壽春(今壽縣)。期間,楚人還曾趁齊人關注秦趙之爭、無暇南顧之機大舉侵魯,攻破諸多泗上城邑。可惜,這不是中興,是迴光返照。汝潁、淮泗、江淮,這三個區域正是楚人最後活躍的地區。所以,秦末的造反者,總體而言,具有鮮明的楚特色,正所謂“亡秦必楚”!

另一方面,戰國末期,在楚人面對強秦步步退卻的過程中,人口(尤其是精英人口)大比例滅失。東遷之後,作為土著的東夷後人更加大量地融入楚人之中,并被快速楚化。這些人,他們出身草根,粗魯無文,卻也無所畏懼,一呼百應。在正宗楚貴族項氏叔侄的領導下,他們顛覆了貌似堅不可摧的統治機器,挽回了楚的榮耀。不過,戲劇性的變化是,正宗楚貴族又被A貨楚人、屢敗屢戰的老流氓劉季打敗,而後者奠定了數百年的大漢基業!

(0)

相关推荐

  • 楚国缘何迁都寿春浅析

    楚国,是周朝时期华夏族(汉族原称)在中国南方建立的一个诸候国.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常与周发生战争,周人称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疆土扩大到长江中游.楚文王时建都于郢(今湖北 ...

  • 浙南林氏各自然村源流简介(苍南江南片)

    苍南江南:鳌江南畔,绿洲广漠,上游至江口向东海无限延伸(现今的温州市苍南县龙港.宜山.金乡.钱库.芦蒲.舥艚的一片冲积平原),史称"江南垟".江南垟平原上拥有70万左右人口,主要使 ...

  • 泗县历史上的战事

    杨立峰搜集整理 前言:泗县,夏丘故地,自新石器时代起先民就来居于此.此地通兖豫而门户汇交,扼徐淮而平冈延拱,千里沃野,人杰地灵,向为我先民乐居之土.也正因为此,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她也是国家衰亡时各 ...

  • 鲜为人知的东晋“三阿大战”

    时间:2020-09-04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张来林  [本文作者:张来林(历史春秋网顾问),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 东晋南迁 西晋时期,发生著名的"八王之乱", ...

  • 楚国缘何东渐江淮迁都寿春)(2)

    迁都寿春的缘由 据文献记载,在楚国8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建有丹阳.郢.鄀.鄢.陈.矩阳.寿春等八座都城,其中规模较大.颇有名气的都城有四座.早期的都城在湖北江陵的纪南城(郢都),从公元前689年楚文 ...

  • “金”姓源流

    金,彭城郡(楚汉之际置郡,郡治在彭城县,县治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为少昊金天氏之后.另外还有一金氏:西汉灭掉休屠(音朽除)国后,以王子日䃅入侍大庭,后来日䃅因功封侯,汉朝皇帝赐姓金氏,名金日䃅(音密低) ...

  • 项羽都彭城,在楚国东部,却为何不称“东楚”而称“西楚”霸王?

    最近收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项羽的都城在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妥妥的楚国东部地区,却为何称"西楚"霸王呢?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史记·项羽本纪> ...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指哪三户?为何灭秦必定是楚人?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句秦朝灭亡之前的名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就算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能够消灭秦国的也必然是楚国.关于秦朝的灭亡,肯定离不开秦国自身原因.后 ...

  • 历史典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这句产生于反抗秦朝统一的秦朝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 ...

  • 【通鉴019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通鉴原文         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沛公亦往焉.居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 ...

  • 世人皆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究竟是指哪“三户”?

    在历史沟壑的深处,我们总能听到这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荡气回肠,响彻古今.不论这句话究竟是不是项燕的临终遗言,秦朝的灭亡,确实楚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过这里就产生了 ...

  • 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是指哪三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春秋战国时,楚国领土最为广袤,包含了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就算楚国领域宽广, ...

  • 品读|“亡秦必楚”的真意义

    陈胜大泽乡起兵.项氏会稽起兵和刘邦沛县起兵,是决定秦楚汉间历史动向的三件大事,后来历史的发展,大体由陈胜.项羽和刘邦三位英雄主导.这三个人,都与楚国有着紧密的关联.战国末年流传一时的谶言"楚 ...

  • 亡秦必楚的三位楚国人

    战国末年秦国雄心壮志灭六国一统天下,灭其韩.赵.魏.齐.燕五国时,虽然对秦国一直非常痛恨,而且怀念故国,但是迫于实力弱小,就不敢反秦,大都沉默寡言了!只有灭楚国时,楚南公喊出了"楚虽三户,亡 ...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谁提出来的?这三户又分别指的是什么?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楚国大将武安君项燕,在蕲(qí)县因为兵败于秦国,所以自杀成仁,而在他自杀前曾大声喊出了这样一句话,即"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千古名言. 因为今 ...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流言背后的秦国楚地管理模式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先秦时代,最贴切的恐怕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在秦国攻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人的抵抗无疑是最激烈的.这就让秦人在占领楚国全境后,采取了非常带有歧视性的管理方式.但脆弱而尖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