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师法钟繇、王献之楷书,疏朗空灵,成为人们学习书法的标准
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都要以古人为师,这是因为古人创造了书写的法度和规矩,加上时间的久远性,经过历史的不断检验,这些古人自然也具有“古雅”和“自然”属性。从书法的角度来讲,要做到神形兼备,才是每个人想要得到的最好效果。
明代书法家王宠就是书法学习方面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他在小楷方面所创造的艺术气象,是古来少有的。王宠的一生是崎岖坎坷的,尤其是他的仕途上,备受煎熬和打击,从17岁开始应试,一直到他人生尽头的39岁第八次应试,均以“不售”而告终(不售,是不施展之意),虽然他只活了短暂的39年,接连八次考试,每一次都是失败的打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最终还是含恨而去。
王宠虽没有做官的经历,但是,他给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书法瑰宝,可谓是书法史上的一页夺目之光。王宠与文征明、祝允明并称吴中三家,虽然前二人大他20余岁,但由于王宠的书法和人品,他们成了忘年之交。
王宠擅长小楷和行草书,他的小楷取法于魏晋钟繇和王献之,用笔圆转、淳厚,结构上竭力避免笔画的交叠,在古朴中见空灵。作品中显现出疏朗、空灵之气,端庄古雅,虽出于魏晋,有自然古雅之风,但个性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这与他的诗文学识、德品之行都十分密切。
人们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时有取于古人而弃之于古人,但王宠习古而不泥古,并未放弃古人的风神,恰恰是得到了“古雅”之气,笔下也并未有狂怪之病,点画、结体皆有来处,心境旷达而使字势开阔正大,无琐小习气,这正是他学习书法的有效方法。
在行草书方面,王宠也并未输于其他人,同样也师法于魏晋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在《十七帖》、《圣教序》上下了很多功夫,点画、字形做到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逼真,但也有个性风格。有人评价,史上学“二王”书法杰出者有米芾、赵孟頫、王铎和王宠,各有所长,米得王之迅疾,赵得王之端正,王铎得王之雄厚,王宠得王之萧散。就气韵言,王宠为上,惜乎其早逝,未能含和圆融,更进一步。
学习王宠书法,要从根源上进行探究,从魏晋着眼,从王宠点画着手,求其精致,达其肖似,而小楷则多以点画的写法、字形多以宽博疏松为本,进而取其神韵。行草书则着眼“二王”之形,着手从王宠点画中的提按顿挫、用笔的圆转和灵巧,在神采上,仍不可忽视灵动、疏朗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