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命运中挖掘社会精彩和时代精神 ——读邓仕勇《别向命运屈服》随感|吴振尧

吴振尧

吴振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惠州市小说学会会长。

邓仕勇的长篇报告文学《别向命运屈服》,我是从他的初稿开始阅读,到成书出版的读者之一。这本书出版后,我即时认真阅读后又在我桌面上放置了几个年头,且吸引我时不时还认真地翻阅至今,而没有高搁书柜。是什么让我如此珍爱这本书,原由有三。

01

一、文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兼备的时代报告。

报告文学有“文学轻骑兵”之称,兼有文学性,新闻性和政治性的特点。新闻记者出身的邓仕勇,在创作该作品时,显然抓住了这三个特点,从而使《别向命运屈服》达到如此完美的呈现,并获得了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这是一部兼备文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时代报告,是一部既有人生故事,又有深远理想信念和行动目标的报告文学作品,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作品内在的价值。书中通过真诚、平实又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围绕主人翁个人命运、挫折、爱情、成长、心理变化和社会遭遇等问题,向大家讲述了罗文苟在人生道路上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行为带来的惊人力量,以及个体命运在社会变革中,所表现出的顽强意志和新时代所包容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自己寓信念于行动,就能赢得社会同情理解,就能产生共鸣,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所面临的困难怎样令人望而却步,只要融入时代的洪流,与时代共呼吸,共跳动,只要有执着的信念和坚实的行动,我们就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书中讲述的是残疾人罗文苟成长经历的鲜活故事。全书共61章,其实就是61个生活故事,是罗文苟出生、上学、创业、恋爱、生子的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故事。罗文苟是伴着改革开放而成长的残疾人。一个天生残疾(没有双脚小腿)不足为奇,但作为一个出生就残疾的孩子,同学、家长和社会、乡间俗俚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如何给予残疾的孩子关怀和温暖,而孩子(当然这是有自我意识后)自己成长过程中又该怎样克服自卑、自信坚强,怎样融入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和家庭又应该怎样对待有残疾的人,既是值得全社会思考的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家庭和残疾人本身的问题。社会的包容、宽容和关怀、关爱,个人自立、自强和自信、自爱,就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怎样才能写好这样一部书,从邓仕勇的职业和文学修养出发,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这个选题的创作主诣,超越了我们过去所认知的包括文学文本的一些要求,它是非常有社会意义的文本,其文本价值超越了我们过去对文学问题认知的条条框框,或单纯写一个事件,而忽视了另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特殊性。邓仕勇的报告文学紧跟时代的脚步,为社会文明温度的发展铺路,从而使他的这部作品兼有社会学、人类学的穿透力,理论的洞察力和非常好的文学质地,既是作为报告文学的价值,也是对这个时代人类学的状况和人权保护状况,特别是对残疾人状态非常深入的标本式的反映。这本书有助于我们真正地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生存,为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权改善提供了活生生的标本。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以及一个社会族群构成的,而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残疾人(一个社会的人是有健康和残缺的)是如何生长,如何充满活力的,又是如何在团体的动力中成长生活的,这部作品本身回到了报告文学写作的本质要求上,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的真实缩影。残疾人生活得好坏是一个社会写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残疾人的特殊性,就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特别性,文明程度越好,残疾人的生活就越美好,反之,将是灾难性的生活。

如何写好这样一部作品的人和事,并且充满着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这部作品就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是怎样将这些个体事件产生的精神转化为一个社会性的共同财富和共同认知。这需要作者努力地挖掘出他的芯之处,释放和链接出时代光彩和思想光芒,才能照耀大地,普惠社会,用文学的体裁记录和引领时代发展。邓仕勇在创作《别向命运屈服》中,把个人特殊经历或某些社会现象的状态,与整个人类的普遍认知连接起来,体现一个作家,一个文化传播人的应有天赋和驾驭真正文学的能力,同时,让读者从中感悟无限震撼,产生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与共鸣。

我在阅读《别向命运屈服》时,脑海里常常闪现张海迪、吴运锋、保尔·柯察金和《二泉映月》的二乎平阿炳,以及巴黎圣母院里那个敲钟的哑巴卡西莫多的画面,这种闪现画面是怎样会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出现在脑际里呢,我自己无法判定,但肯定与《别向命运屈服》中的罗文苟有关,这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他们的生活周遭各不相同了,他们的生存时代和环境也不同了。罗文苟生活在一个充满灿烂阳光的新时代,这个时代赋予了他特殊的精神内蕴和生活基础,使之他成长为一个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新时代人物形象。罗文苟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说,无愧于时代的,从社会角度上看他是时代的幸运儿。一个人就是一个社会的综合体,这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精神引导和关怀。罗文苟能坚强地站起来,且生活美满幸福,这应是人民给予了罗文苟广阔的“人生练兵场”和“社会生活圈”,让他能在自己努力的同时,成为一个能够象正常人那样发展才技能力,施展才华。相反,为什么具有天才音乐本领的阿炳,在黑暗的极不公平的社会里无法生存,而只能流离失所,冻死街头。极乐世界巴黎城里的哑巴卡西莫多有颗善良的心,但无法拯救一个受尽凌辱的少女。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具有颂扬和针贬社会之风气的担当,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文学家,邓仕勇从个体的罗文苟生活现象中,演释了社会的大爱和悲悯,写出社会以及社会环境与个体生存不可分割的关联,既写罗文苟的个人生活艰辛经历,又写罗文苟个人思想形成的社会基因,写精神源发基础,写情感的人性本质,写人的品格,使人释放出主题的灵魂,让作品寓意深刻。读者从罗文苟平凡的人生中,感悟不平凡的光彩,激扬奋斗的精神内蕴,升华思想的芯魂。从而使这本书具有永恒的社会学的人性之光。这就是这部文学作品的深度和亮点之一。

02

二、艺术性的构思、剪裁和表达,刻画了人性的温良、光亮与美感。

一部作品如果只凭题材的故事,满足于如实地叙述已发生的动人事迹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而没有自己创作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创新,那么,这部作品最终要让读者收获感动和启迪是不可能的。《别向命运屈服》里的平凡事迹之所以如此感人,正在于它将原始素材进行了精心的梳理,从中提炼具有时代性的信念、道德和精神维度与读者的情感无缝对接,并进行艺术性的构思、剪裁和叙写,将生活的原始感动跃然纸上。创作具有时代特色、艺术魅力的报告文学精品,使我们感悟到了文学艺术的魄力和鼓舞人心的伟大力量,具有蕴育、传承,濡染新时代文明意识和民族精神作用,是思想信念和精神源泉的酵母。这部作品对人物事件和人物行为都进行艺术化、审美化、情趣化的提炼,大大地提升了人物的故事和时代融合的艺术创作,在作品中人们满怀审美情趣和艺术愉悦地接受了思想启迪,以及传播和精神的洗礼,从而激发昂扬的斗志,坚定了信念。正因为如此,邓仕勇在创作上融思想于故事情节之中。涵精神于人物形象之内,使之产生正能量在同频共振中传播和感染读者。由此显示了文学特质和优势。然而文学传播对于普众来说,人们的文化程度,文学认识程度和精神意识不同,难免会有非正能量的评说。所以接授面和接受程度往往是不一样的,只有从故事的艺术创作中,提高人们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才能对作品产生理解和共识,才能达到创作的目的,才能焕起人们的意识。

这部作品写得质朴、真实,写得能够让人感受到这是作者深入了解罗文苟生活经历,融合罗文苟性格内涵之后创作的作品,而不是为了宣传需要或纯属虚构的作品。作者真正地从这个社会个体中发现了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意识到了题材对象的深刻内涵。同时作者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感动。所以作者狠下大的工夫,做了深入细致的采访调查。从罗文苟出生到罗文苟的成家立业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曲折情况,作品都用很真实的人和事给予具体生动的展示,这些有思想见识,有价值判断的发现和情感投入,使作品具有一种看似平凡,但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个性和幽香。

怎样让罗文苟感人生活经历转化为文学形象,需要作者邓仕勇的深思妙想。在报告文学创作过程中,我们常常被一种故事性的追求所绑架,很多作家总在讲,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有了好故事就有了一切,要寻找特殊的趣味和精彩的情节。是的,很多作品故事很玄妙,也很有趣味。但是把故事排除掉以后就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什么价值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故事的趣味,奇特的细节描绘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一直在讲“文以载道”“经世致用”。写的东西要对社会有作用,对改变世道人心要有价值,没有经世致用的目标追求,光追求有趣、娱乐、稀奇古怪,追求那些手段的变化,是在根本上置文学作品于空泛游戏一途的表现,不必得意和看重,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某个瞬间虽然好看,可转眼间就消散了,缥缈得很。邓仕勇《别向命运屈服》用非常生活化的个体与群体的故事。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勘寻与艺术表述,而也正是这个过程中,必须始终以人作为观照的中枢和描画的中心,着力于在铺陈情节、演绎故事和塑造人物中始终抓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的发掘。只有这样,故事情节才会有魅力、人物形象才会有活力,作品内容才会有张力。《别向命运屈服》在以艺术的方式全方位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总是始终以罗文苟这个人为中心而展绽情节,演绎故事,着力还原罗文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过程,对此并给予艺术的描绘和刻画而使其在本质上赋有思想内涵与精神光彩,以此凸显,罗文苟的生活轨迹、生命历程与性格的底蕴和特征,进而显示生活的社会内涵与人性本质。

《别向命运屈服》构思是巧妙的,剪裁是得当的,表达十分精确完美的。作者在确定了作品的主题之后,对罗文苟经历作了系统的梳理,从而确了构成全书的系列事件和相关人物。书中罗文苟与同学发生争吵打架之后,罗文苟连日来心中一直等着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训罚,可作者并没有如主人翁罗文苟所担心的哪样,将老师的正面批评、家长的训罚直接叙写,而是先真实地将校长带着新闻记者采访他的事例作为一个情节来描写。在这样的叙写后,罗文苟从正面受到启迪让他自我反省自己,痛改前非。被打伤了的同学见罗文苟是被自己惹怒,而失手伤了自己的,也就原谅了罗文苟,且罗文苟也主动对同学赔礼道歉。再如:在对邱玉秀的初犊情感上,作者大胆叙写罗文苟对大自己的邱玉秀的朦胧恋情,而当邱玉秀爱上了罗文苟的朋友廖子平后,又不无失态的情形时,作者巧妙地将廖子平救助邱玉秀之事完整地书写出来,让读者更为认可地体察罗文苟与邱玉秀姐弟情与廖子平与邱玉秀爱恋之情的区别。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罗文苟后来与龙莉萍的真正爱情之恋。作者还将罗文苟在爱情的经历上、大胆地叙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关于爱的事例,这些事件是从大爱的高度来叙述的,如罗文苟的见义勇为,善意,施舍等等一些真切感人的事例中,让我们感悟到了作者经过精心构思才能创作如此丰满感人,表达得如此真切又充满诗意。

03

三、小中见大,完美地展现了时代的信念、道德和精神力量。

一滴水能够让我们看见一个太阳,一个人具有一个时代的社会属性和特征,也能让我们了解这个时代的的社会状况。而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一个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社会,作为一部以个人经历为创作素材主体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作者应该怎样把握个人生活与社会状况的融洽,怎样把个人关于言行举止、道德信仰的生活故事进行创作,并让这种具有个人特点生活素材变成时代社会特征的文学故事报告于大众,这是作品能否具有生命力和价值的重大问题。罗文苟曲折而艰辛且幸福的人生,是新时代极其普通的一个事例。在成千上万的不幸者残疾人中,是万幸的。他们所走的人生之路各有不同;有的抱怨世间而沉落,有的埋怨父母而仇视,有的怨天忧人自甘消沉,更多的则视自己不幸为可越的障碍,自立自强地顽强奋斗、幸福生活。张海迪、吴运锋、保尔·柯察金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别向命运屈服》中的罗文苟,是作者奉献给我们新时代的典范。罗文苟因先天性残疾,原本他可以象正常人一样有完美肤体降身于世,可老天偏偏让他缺脚缺肢,但罗文苟有自我意识之日起,他就以自强的信念,放飞自己的精神和期冀,有自己的梦想,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劳动,他不会因为自己残疾而丧失意志,而勇敢面对,并坚强地从生命的分分秒秒中,获得幸福和快乐,罗文苟并不相信命运能掌控自己,而只有自己才能驾驶自己的命运,他经历了曲折、磨难,经历了精神的煎熬,经历了被人捉弄嘲笑、辱骂和挨打,但罗文苟深知这些都不能阻碍自己渴望的成长,为了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他勇敢地与邪恶和俾视作斗争,与丑恶势力搏击,与人民大众共同筑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天堂。他不仅疾恶如仇,还以善为爱,以善良换来了一张张笑脸,以坚毅搏取了一颗颗敬重的心,以勤劳获得了一份份早熟的成果。罗文苟敢于向命运抗争,做生活的强者,做生命的主导者,成就自己的亮丽人生,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作者邓仕勇并没有刻意地拨高他的言行,而是以小中见大的叙述方式,笔峰时时深刻不乏记录罗文苟对为人处世的精神信仰,行为道德,灵魂栖居,让读者从中感悟社会的力量如何承载个体的苦难,让良好的风气洗涤人的灵魂,使之罗文苟得到了父母亲属痛爱,同学邻居的互爱,教师工友的关爱,从而让罗文苟初萌的点点悲伤、仇视和绝望,都化解在成长的阳光路上,从而又让社会积极的接纳和不断伸出爱的手,扶持他健康地成长,并让他充分发扬个人的才艺技能。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同时也是主宰、创造、提升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内在动力,而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会生活不是纯物质和纯自然性的,它是思想和精神的家园,它是道义和理智的方舟,它是创造力和进取性的源头。而人,则是这一切的显示屏和承载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邓仕勇通过描画罗文苟这个人物,他身残志坚,成功创业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认识,阐述了精神规范而使人的意识和行动在道义和法理的驱使和驱动下开展创造性的劳动,通过罗文苟个体与群体的合作性交往,并取得了收获,获得了成功和幸福,且受到社会的赞誉。实现了目标性的发展,让罗文苟个人的成功彰显社会性文明,由此使社会生活在人的思想和精神作用下变得文明、智慧、科学、有序,既避免了(天生)野蛮愚拙的浸渍,又躲开了丛林法则的蚕蚀,使得罗文苟的成长经历凸显文明社会的规范,这更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达到了创作实践中对其思想和精神的艺术化发掘与审美化表达而得以展示。

《别向命运屈服》作者邓仕勇

作者邓仕勇独特的写作风格,简要地说是扑实的文章、内敛的文风。总体上看《别向命运屈服》十分质朴,61章节就是61个活生生的故事,这样的题材要是别人来写,可能都会抓住一些点去大力生发,大做文章,而邓仕勇不是,他单刀直入,平铺直叙,没有拖泥带水的地方,没有冗言絮语,就事说事,决不旁溢,在说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感受和自己一些感想融进去,但也都是非常简单,非常内敛,因为质朴与内敛,作品的叙述极为紧奏,但故事叙述深刻感人,这种简约的写法和简练的风格,在当前报告文学作品中也比较少见,我觉得这样的文风是值得大力倡导的。

END

原创作者 | 吴振尧

图文编辑 | 安礼德

图片来源 | 网  络

征稿启示

东江文艺旨在为广大热爱写作和阅读的文友提供一个温馨、便捷、正能量的悦读、学习和交流平台。凡是具有一定文艺性、可读性、教育性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随笔等均可投稿。

1.邮箱:cantonpress@163.com

2.总编微信:15220651188

3.投稿:原创文章+个人简介+采风照片。

4.作品须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东江文艺

文学|艺术|教育|论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