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

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

一、怀人思乡的怅惘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刻画出落日徐徐下山的美景,把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巧妙地寓之于景中。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离情别绪。全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诗由见落日而触发思乡之情,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把落日可见,故乡难觅的怅然之情表达得婉曲有致。

二、闲适隐逸的恬淡

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在黄昏的美好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洒脱,诗人自身也成了夕阳景色的一部分。以平静的归隐心态,表达了天人合一、复归自然的情感,在这里闲适心境与自然美景获得了和谐统一。

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这些初夏景色本是寻常,但把它们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中,落日的余晖将天地都染得金黄,面对这样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归隐之情油然而生。

三、壮丽辉煌的苍凉

王昌龄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句,将诗人登临纵目的胸襟和眼光描写得如此高远宽阔,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出“白日”的奇景。黄河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杜甫的《后出塞五首》(其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此诗以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部伍生活情景。描绘了一幅夕阳与战旗相辉映,风声与马嘶相交织的暮野行军图。落日西照,将旗猎猎,战马长鸣,朔风萧萧,表现出一种苍凉庄严的行军场面,诗人在无边的苍凉中是否还暗含着对国运的隐忧呢?

四、人世沧桑的感伤

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此词虽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夕阳西下的眼前景触发的,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夕阳代表的时间意识与词人个体的生命意识矛盾地纠结在一起,夕阳的陨落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词人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词人借一抹夕阳的余辉,感叹历史的滚滚洪流中那些无法直面的沧桑巨变。

五、国运衰微的慨叹

朱敦儒《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词的背景非常开阔,依山的夕阳映照着万里辽阔的大地,一泻千里的长江滚滚向东流去。一个“垂”字,生动地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日暮之景,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国势衰落、江河日下的南宋现状,文辞豪壮却饱含悲情。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的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鹧鸪声声,则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同时勾起其志业未就、中原久未光复之无限悲愤之情。

往期精彩:

回首,还有心事微凉,在旧时光里莞尔

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

今夜,人与梅花都不睡

逝水流年,是我们最大的乡愁

从前车马书信都很慢,慢到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故乡,是用来怀念的

今夜,月光如水

在雾霾里活得憋屈却又无处可逃的人,来读读这些诗吧

蓼花,诗里最美的草

2016,这一年,你过得还好吗

千古爱梅人,一卷梅花诗

春花秋月何其好,都化烟霾了

又见腊梅花开

夜窗风雪一灯青——读书,是冬夜里最温馨的事

品读梅词 回忆那个叫梅的女子

降温了,待约上三五知己,围坐红泥小火炉,煮酒谈今夕

【诗评万象】编辑部

策划:梅关雪 盖涵生 吴明楷

编辑:梅关雪 盖涵生 一夜北风寒 木矣 寒砚 林小西

投稿邮箱:spwx6868@163.com

(0)

相关推荐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海南诗人马人珍诗词

    闲观湖畔天然景,人钓鱼儿我钓诗         [作者简介]:马人珍 笔名 河那边 .海南本土特产,中国诗歌网认证会员,蓝V诗人.曾任村委会团支书:国营南平农场中学教师,农场教育科干事:海南省教育厅调 ...

  • 十首夕阳诗词,那一抹黄昏的惆怅

    古典文学与诗词2018-07-20 00:41:43 夕阳, 是一天中太阳落下的时候, 夕阳, 总是给人以迟暮之感. 在诗人笔下,夕阳是悲伤的, 夕阳是开心满足的, 其实, 自然造物不可更改, 可我们 ...

  • 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

    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 一.怀人思乡的怅惘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刻 ...

  • 【诗艺花蹊】 诗经中的抒情艺术

    一.叙事抒情.比兴抒情.议论抒情 <氓>这首诗,最突出的抒情方式,一是叙事抒情,一是比兴抒情,一是议论抒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 ...

  • 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下)

    50.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qu ...

  • 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上)

    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艺术手法 苏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所谓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却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颖奇突,别出心裁,以取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中风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风的意象 一.东风 ○常含有生机勃勃之意和喜春之情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诗人将圣人之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 一.画面生动.色彩绚丽 贯云石<正宫·小梁州·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田边斜月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炼句艺术手法 一.炼景句 林逋<秋江写望>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渔船.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江畔秋色的描绘,抒发淡泊的情思 ...

  •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的结句技法

    [诗艺花蹊] 古典诗词的结句技法 古典诗词讲究章法,注重诗意的分合和意脉的承接,最常见的章法是"起承转合".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结句道出,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