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致命的室速还是起搏器的缘故?丨深度解析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心电图上宽QRS波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
病例解析
如果结合这个患者既往的病史,缺血性心脏病、EF值降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RT植入术后、室速射频消融术后。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我们不怎么需要鉴别,也会首先考虑室速的诊断。
只是这个患者本身为CRT植入术后,其起搏之后也会产生QRS波形态的改变,这个宽的QRS波是来自于室速还是来自于起搏,还需多想一想(个人以为,正常情况下,CRT起搏,QRS也应该比较窄,还是室速可能性大)。
如果是CRT起搏产生的形态改变,有几点不符合:第一,左室电极起搏后,会在I导联上产生负向波,会在V1导联上产生R波,这和宽QRS波的形态并不符合;另外,CRT起搏后通常情况下,双室不同步会得到改善,QRS波会比较窄,这也和如此宽的QRS波不符。

综上所述,我们考虑室速的可能性更大。另外,我们注意到,这个频率为108次/分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整体形态呈现为类左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向下,在V1-V3导联上可见清晰的P波(图1红色箭头所示),后面紧接着跟了一个窄的QRS波。

图1:患者急诊就诊记录到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红色箭头指示P波,蓝色箭头指示QRS波中间的起搏钉。
这提示两个线索:一是房室分离,二是室上性夺获和融合波。两者加起来,室速的诊断已经可以肯定。
但是,我们心里还会存在一个疑问,既然这宽QRS波的心动过速是室速,而不是起搏,那为何在QRS波的中间,会出现一个起搏钉呢?这就需要从CRT治疗心衰的原理说起了。
我们知道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后,可起到治疗心衰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CRT的治疗效果,需要追求很高的心室起搏比例,即CRT工作越多越好,因此我们会做特殊的程控设置。
当程序感知到快室率的房颤,或者室早和室速后,不但不抑制起搏,反而触犯心室的起搏。这个患者即是如此,室速被感知,CRT主动起搏,来达到同步性更好的起搏,以治疗心衰,因而出现了QRS波中间的起搏钉(图1蓝色箭头所示)。从起搏钉出现的位置,我们也能够知道,这宽QRS波心动过速,已不是起搏主导,如为起搏所致者,起搏钉应该在起始,而不是中间。
患者室速持续发作,伴有明显的胸闷和乏力症状,因而进行了胺碘酮复律,转为窦性心律,显露出了CRT起搏产生的图形(图2),I导联深的S波,V1导联R波,都证明左室电极起搏状态良好。
图2:室速终止后,显露出CRT起搏的图形。
起搏产生的图形和图1中宽QRS波的形态,迥然不同,也从侧面说明了,图1中就是室速。
多个角度的分析坐实了室速的诊断,接下来面临的是治疗的问题。患者已经植入了CRT,能治疗心衰、能除颤、命是保住了。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患者的治疗,如果规律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会出现单形持续性室速。
而无论是室速导致的心悸症状,还是继而引发的CRT-D放电,都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他进行了心内膜的标测和消融。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即便在心内膜面的低电压区反复放电,药物和电刺激也均不能诱发室速,在这种情况下消融手术才终止。到目前为止,随访的6个月中,患者未再发生室速。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最初的PCI往往只是一个开始,后续面临的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都是重重考验,只有把这些患者综合、规范地管理起来,才能让他们活得更久,更有质量!

截止今日18:00,小编和老师一致认为,

下面这位老师回答的最棒~将可以获得

波德瑞德(Podrid)临床心电图解析(共六卷)中的一本,恭喜!

请这位老师私信小编,速速来领奖哦~

想获取更多心电图知识?

欢迎加入“心电解剖室”讨论群

扫描下方微信号,小编拉你入群~

(验证消息“姓名+医院”,便于入群审核~)

(ps:入群后进行实名制,备注医院-姓名,

不然会被小编清理出去哦~)

参考资料:
[1]Miguel A.Arias,Irene Narváez,Marta Pachón.Paced tachycardia.Circulation.2020;142:2389–2392.
[2]Bänsch D,Castrucci M,Böcker D,Breithardt G,Block M.Ventricular tachycardias above the initially programmed tachycardia detection interval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incidence,prediction and significance.J Am Coll Cardiol.2000;36:557–565.
[3]Hayes DL,Boehmer JP,Day JD,Gilliam FR III,Heidenreich PA,Seth M,Jones PW,Saxon LA.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nt biventricular pacing to symptoms and survival.Heart Rhythm.2011;8:1469–1475.
[4]ColcheroT,AriasMA,López-SánchezFA,PachónM,Domínguez-PérezL,Puchol A,Jiménez-López J,Lázaro M,Martínez-Mateo V,Rodríguez-Padial L.Loss of continuous biventricular pacing in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patients:incidence,causes,and outcomes.Rev Esp Cardiol(Engl Ed).2013;66:377–383.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何金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