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后土祠与蒲州古渡

山西省运城界内万荣县庙前村,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与黄河交汇的地方。
汾黄交汇处的北侧,有一座小山丘,是传说中轩辕皇帝扫土成堆、立高坛祭祀大地之母的地方,地母也可以理解为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 “谷神” 。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在此建庙,称 “后土庙”,汉武帝将庙改为祠。
后土祠在北宋以前一直是封建国家祭祀谷神,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国家祭坛。
从汉代开始,每三年由皇帝亲自到后土祠,对谷神地母进行国家公祭,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在西汉以后成为惯例。仅汉武帝刘彻就六次到这里亲自主祭地母,最后一次来到后土祠时,他年事已高,万里悲秋之际,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后人在后土祠的内院专门筑 “秋风楼” 以示纪念。
从汉代到北宋,先后有24位帝王来后土祠祭祀谷神,几乎成为封建国家的惯例。直到明初,明成祖朱棣嫌汾黄交汇处的后土祠路途遥远,他在北京专门建有地坛,祭祀地母,自此,北京地坛取代了山西运城万荣县的后土祠。
但是,民间在后土祠开展的祭祀、社火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
“黄河北干流” 是个地理概念,指的是黄河几字弯东侧由北向南流淌的河道,它最北端起于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最南端是山西省运城市的风陵渡口。
其中南段黄河从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相望处的黄河龙门,到芮城风陵渡共132.5千米的黄河河面非常宽阔,这段河道在晋陕两省大地上如神龙摆尾般屡次摆动改道,东西向移动的黄河飘乎不定,便出现了民间百姓熟悉的说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黄河每一次大的改道,都会淹没旧时的渡口,于是人们开始在晋陕之间的黄河岸边寻找并建立新的渡口。
从龙门到风陵渡一百多千米的干流上,黄河改道先后淹掉了禹门渡、葫芦滩渡、汾阴渡、西头渡、南赵渡、安昌渡、蒲津渡等十几个重要的渡口。
其中山西运城永济市的蒲津渡最为著名。
蒲津渡隶属古蒲州,蒲州的历史非常悠久,是传说中尧的都城。
今天还保留的蒲州古城遗址建于北周,现存古城墙废墟为明万历年间留下的遗迹。
蒲津渡在古城东12千米处,在这里架黄河浮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1年的春秋时期的,那年是鲁昭公元年,蒲津渡口便架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跃黄河的浮桥。
浮桥在蒲津一直存在,只是因为黄河改道,浮桥的位置有变化。
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因国力强盛,蒲津渡作为联系西都长安(今西安)与东都洛阳,及陕西、河南、山东之间水上的交通要冲,引起了唐中央政府的重视,修建蒲津渡口,保障晋陕交通,成为唐王朝的国家工程,必须解决并提高原有蒲津渡的规模和层次。
唐王朝选择在蒲津建桥还有一个原因,蒲州有盐池,唐代两京包括全国官民的食盐供应,大多都来自蒲州盐池,有资料记载,即使到了宋代,蒲州盐池的食用盐,还占全国居民用盐的65% 。所以,蒲津渡的建设也格外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
蒲津浮桥的建设,采用铁索连舟的方式。就是使用巨大的粗铁链,把木船连在一起横跨黄河,并且在黄河两岸用生铁铸造4头近50吨重的铁牛,每只铁牛身下有六根三米长、近二十吨重的粗大铁柱,插入地下固定地基,整个浮桥的造桥技术在今天看来也是令人叹为观止。有资料讲,四头镇水铁牛的用铁数量占唐王朝全年产铁量的80%以上。
铁牛边立有各20吨重的铁人四尊,均为胡人形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代絲绸之路上多有胡商渡黄河赴两京经商的历史。
从蒲津渡遗址南行40千米,便是黄河几字弯东南侧南端的拐点风陵渡了。
专题丨从流量到留量,如何高效践行短视频营销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金秋自驾游之山西运城蒲津古渡

    2020年9月21日,我们看完了山西运城永济的普救寺,回顾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曲折复杂悲壮的爱情故事,接着赶往蒲津古渡,瞻仰了著名的唐朝大铁牛,走进了千年的历史. 黄河将山西和陕西分开,历史上蒲津古渡口的 ...

  • 沧海桑田雁过头(诗三首)

    2020年9月14日至16日,应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邀请,赴山西省运城市开展"强基计划"宣介推广和师资科普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并作专题科普写作讲座.运城历史 ...

  • 山西出土的国宝黄河铁牛,为何无人看管,露天放了30多年呢?

    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小学课文中宋朝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故事,这篇文章我们在惊叹于怀丙和尚智慧的同时,也对黄河大铁牛这个重达几万斤的庞然大物记忆犹新.后来,黄河铁牛再次沉入河底,直到1989年才又一次重见天日 ...

  • 名家散文:《飘逝的绝唱》

    名家散文:飘逝的绝唱 作者:李存葆 一 那是一个理性晕眩的年月.文化原野上的寻找被完全冻结,精神土地上的耕耘被视为非法.人们本来多彩的心灵,仅能在"语录本"组成的红海洋里统一洗涤与 ...

  • 山西古 蒲津渡黄河大铁牛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一个古渡口.蒲津桥是横跨在黄河上历史最早.跨度最长. ...

  • 行走丨蒲津古渡•黄河大铁牛

     由运城向西南,不大一会儿就到永济(古蒲州)市蒲州镇西厢村.看地图,在潼关.中条山北.东临<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西近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为关中门户,是"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 ...

  •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鹳雀楼

    [三秦文学]站在黄河边渭南学习平台2020-12-30订阅作者:姚立鸿站在黄河这边,每次都要远望河对岸的两个男人.他们离我很远,一个在公元700多年的大唐,一个在公元1800多年的晚清. 黄河晨曦(本 ...

  • 行走丨想起故乡与霞山古村

    [想起故乡的那一刻] 文/刘海新 想起故乡的那一刻 眼睛已变成两汪深幽的潭 变得格外生疏的老槐树上 枝头停落了三五只叽喳的雀 伴随着北风搡揉了的一地黄叶 被远方而来取景写生的画家 借一腔喷薄诗情 蘸一 ...

  • 何敬民丨后土祠游记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早知道万 ...

  • 行走丨中华祖祠:后土祠

    从盐湖区往西北,约一小时到万荣县庙前村.这里应是峨嵋台地边缘,黄河与汾水交汇之处.孤峰山与稷王山突出于高原之上.村北有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总司土地之神--后土祠.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 ...

  • 行走丨古堰画乡

    待我们匆匆赶到古堰画乡,已近傍晚时分. 古堰,通济堰:画乡,大港头镇.隔一条宽阔江水,两岸村落没有陆路,往来全靠摆渡,由此生出一个极俱想像力的名字一一古堰画乡,也是丽水最有代表的旅游胜地之一. 今年的 ...

  • 行走丨庐州记

    源于"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大展这次集中国内十家博物馆藏渐江书画汇聚合肥,招惹我来到比杭州南京还远一点点的省城庐州. 合肥(庐州),一面古色古香,一面摩登时尚.大概就是这样一座 ...

  • 行走丨古村烟雨

    那年,我翻过南屏山,迈入南屏村.深感江南许多山川形胜,不在于地广,多见于神巧. 如烟如梦的丝雨覆盖南屏村,为碎石铺就的古道.森然静穆的祠堂.曲折幽深的庭院,连同兀立在绿野上的牌楼作一次刷新.我踏着的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