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人散文】紫苏,紫苏|作者梅新胜,蕲春县青石镇人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紫苏这个名字,听起来多像个美少妇,真正见到它,却发现是个少女,面色潮红的少女,情窦初开,正是怀春的年纪,于是,血脉贲张,往上走,才有了紫紫的脸庞。
故乡的民间,紫苏很常见,在树林边,沟头上,阡陌旁,在盛夏里长成一团紫,如雨后的红霞。紫苏的个头并不高,叶面却很阔大,中间的颜色稍稍有些金粉色,所以,说它是个待字闺中打扮自己的少女一点也不为过嘛。
第一次接触紫苏是幼年时分,我在田野里嬉戏的时候,被不知名的臭虫叮了一口,奇痒难耐,奶奶就地掐了几片紫苏的叶子揉碎,抹在伤口上,一团紫色覆盖了我的皮肤,一缕清香充斥了我的鼻孔,肌肤之上,凉凉的,如越冰的小蛇往肌肤里钻,那痒瞬间就止住了,浮肿不多时也消了。自此以后,我对这个“紫霞仙子”尤为喜欢,连根挖回家放在盆里养,在墙角,它长成茂密的一片,如火烧云落在了我家院子里。
紫苏性温,是很好的中药材。据说,紫苏的药性发掘者是神医华佗,有段时间,华佗在河边散步,见一水獭不停地吞食鱼类,水獭吃鱼不是细嚼慢咽,而是囫囵吞枣,连同鱼鳞一起下肚。不多时,水獭的肚子胀得鼓鼓的,有些消化不良的症状,而每当这时候,水獭就会在岸边吃一些紫苏下肚,不一会儿,就消停了。华佗通过观察,每次水獭吃鱼后都会吃一些紫苏,于是,得出了紫苏温补散寒的药用价值。后来,华佗还把紫苏和鱼一起烹调,做成了味美的紫苏鱼。
其实,紫苏是当今药膳中的常客,有一道菜叫凉拌紫苏,深秋来吃,也觉得很舒服。还有紫苏粥,能够健胃解脾,还能预防感冒风寒,补充多种维生素,吃来甚好。
提起紫苏,不仅想起初中时分的一个女同学,她与我同桌,终日脸蛋紫红,有好事的大师兄送她绰号“紫苏”。紫苏成绩很好,是全年级的尖子生,但总是考试失利,后来终归是与省重点中学无缘,只上了个“市重点”。毕业那年,紫苏送了我一本书,琼瑶的《紫贝壳》,那时候,琼瑶正是大红大紫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读言情小说,后来,还被其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以至于不敢再读,唯恐耽误学业。说这话,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前几日下班,拥挤的街道上,遇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神一看,不就是“紫苏”吗,她的脸蛋不再紫红,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些许逃不开的痕迹,电车的后座上,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三四岁光景吧,脸蛋也一样的红,和当年的“紫苏”一样。
这是鲜活在记忆 中的一团紫。从遥远的《诗经》和《本草纲目》里走出来,走进民间,走进你们身边,走进很多人心灵的土壤里,萌芽,抽枝,开出铃铛一样的花朵,那是记忆土坡上一只紫色的音响。
作者简介
梅新胜,1990年出生,湖北蕲春桐梓乡人(现为青石镇),从小酷爱写作,2015年好友邀请让我走进文学,迄今为止已有三部长篇小说《佳宝传》。《贵州青年》,《诡异古宅之鬼陵的传说》以及散文、短小说、诗歌数百篇。分别发表在江山、盛京、执手天涯文学网站,得到多位老师的编辑和众多读者的喜爱。其中有些作品多次被刊物选中上刊,现为盛京文学网美丽团社宣传部长。当代知名作家,诗人。
我的创作宗旨:以不成熟的笔,讴歌真善美,写尽人间真情,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相声、曲艺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平台的维护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为了更好地服务分布全球各地的乡亲和各界读者,来稿中的部分合适作品,将会在今日头条、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和百度百家号等同名网络平台中刊发,敬请留意。
本平台对所有作品仅作展示,请各位作者请自行做好来稿的相关校验,以及文字的把关工作,各类文章文责归作者自负。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
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