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实务【之五】

一次修谱,重点是编辑,关键也是编辑。编辑应该是有一个班子的:主编一人,副主编若干,编辑若干。担任编辑,特别是担任主编的人,应该在古汉语、文笔、民间习俗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主编是编辑的核心,他应该负责全盘编辑工作,对各位编辑作出分工,对整本谱要构思一个整体思路,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和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
1、通读老谱。首先要对老谱,特别是上一届老谱要仔细地阅读,摸清楚老谱的格式、风格,对本族的历史源流和支派世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绘制世系图。也就是将上一届老谱上所载的人员按辈份全部画到纸上,一辈一辈用线连起来。这项工作比较浩繁,但也很重要。因为你只有画完了世系图你才可能对老谱所载人员的房份、辈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你在普查时不会遗漏人员。
  画图用的是一卷很大的绘图纸,画很多横线分若干格(老谱有多少辈就分多少格),每格(横行)都写上这样的字辈;小方框中左边的字表示谱名,如“传森”、“家俊”;右边是字或名,比如“家俊”,字“彦堂”;方框后括号内的“传森3”,表示“家俊”是“普蕃”的第三子。把这些名字连结起来,就是一辈一辈。画好了整个图后,在普查现有人口时,心中就很清晰了,比如你要求普查员去家俊家……以后在编排齿录时,也不会发生次序上的颠倒。
  3、普查。普查就是将上一次修谱还在世的族人、上次修谱后到本次修谱时出生的族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普查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设计的一张普查表格(点击阅读):
  长丰林氏族谱编修人口信息表
普查中,不是每项内容都是必填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行的“谱名”,普查对象如果是老谱已载人员,当然应该填写,如果是老谱之后出生的人员,就不能填写,谱名待普查结束后统一安取。
  4、整理普查资料。根据每一份普查表,撰写每位族人的条文。
  在整理普查资料时,要注意为族人安取谱名。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字辈,同一辈份的人取一个相同的字以示标志。这些作为辈份的字,连起来一般都是一首诗或格言警句。依照字辈取的名字,叫做“谱名”。
  每个人出生之后,父母都会为你取一个名字,或乳名,或长大以后的学名,这个名字也是你在日常工作当中的标志。每个人的名字或体现了父母的意志和审美观,或体现了自己的审美观,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如果仅仅根据这些名字,你无法判断同族中人的辈份,所以,谱名便应运而生了。具体的做法是:同一辈份取这个相同的字,另用一个不同字组成谱名,他日常使用的名字作为名或字。
  谱名应由主编统一安取,这样就不会发生重复的现象。当然,有些人向主编提出他希望取一个什么样的谱名,只要不重名,不发生冲突,一般主编是可以满足他的这种要求的。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人出生后取的名字,本就是依据字辈来取,那么,取的人多了,就会发生重名的现象。比如我族“家”字辈,取“家有”的有十几个人,他们也没有别的名字。在修谱时,你又不能改他的名字,那怎么办呢?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采用同音字替代,替代的原则是老谱已取的不改,改动修老谱时还未出生的,同样都是在修老谱之后自取同一名字的,改年轻的,不改年长的,以此类推。
  5、确定老谱内容的取舍范围。解放前的老谱一般有序言、历次修谱序言、历次修谱人员名单、家规家训、坟山图、祠堂图、祀仪祀规、历史资料、艺文、跋、后记、世系(即人口资料)等等,各族各次修谱不尽相同,但大致如此。老谱的这些内容可以不全部录入新谱,孰留孰舍,主编要有一个基本态度,然后提交修谱委员会(理事会)讨论决定。
  6、整理老谱内容。老谱内各篇文章,全部是竖排、繁体字,没有标点符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我们要将决定留下来的所有文章进行整理:繁变简,加注标点符号,改正其中的错别字、异体字。
  7、搜集资料,撰写源流考。每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系源流,主编应根据老谱所载源流,搜集和参考近代本氏源流的研究成果,尽量将本族的世系源流考证详细和清楚,可单独成文,亦可列入序言之中。
  8、撰写《序言》。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序言很重要,它几乎是一部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序言撰写者一般是主编,但也可以请本族德高望重或学识渊博的人士撰写。
  9、编定所有内容,初成文稿。编排的次序名不相同,但大致如下:序言(这是一定要放在最前面的),历次修谱序言,源流考证,本次及历史修谱人员名单和基本情况,捐款人名单及金额,凡例,历史资料、字辈排行、齿录、艺文、跋、后记、附注。
  10、审稿。审稿一般由修谱委员会(理事会)召集组织,邀请相关人员对草稿进行审核,一旦审核通过,即可定稿。
  11、印刷发谱。
  上述是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及内容。当然,各族都有自己不尽相同的情况,当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工作顺序及内容。上述的工作步骤也可同时进行,次序也可颠倒,并无成规。

(0)

相关推荐

  • 编修姓氏通谱靠谱吗?谱牒研究学者有话说……

    对于族谱爱好者来说,参与修一部本姓氏的通谱,那就是一件想想都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就好比考古学家能够挖掘一个尚未开启过的帝陵一般兴奋. 就目前来看,一些姓氏已经修好通谱,有一些姓氏在修通谱,有一些姓氏计划 ...

  • 贵州程耀华寻根修谱第3369则--6、从家谱中查找遗忘的历史记载:世系辈份 代数相差 称谓解释 建议探讨

    6.从家谱中查找遗忘的历史记载:世系辈份 代数相差 称谓解释 建议探讨      由于年代久远,各系.各派.各支房族祖籍源流考研,代代相传而不紊.各系.各派.各支房族时代人物的变迁,分布四海,散居八方 ...

  • 【修谱说】编修族谱,具体“编”什么?怎么“编”?

    编修族谱,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编辑,编辑谱序,编辑世系表,编辑世系源流-- 族谱里的各种细枝末节的内容,都需要编辑来做,所以,修谱之前,首先要选定一批有一定文字功底和相应专业知识的人组成编辑团队. 编辑团 ...

  • 【修谱说】你家编修家谱的流程是怎样的,大数据能助力修谱吗?

    中国人历来重视编修家谱. 家谱又称族谱,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随着姓氏的发展,我国从先秦时期就已开始系统地编修家谱,用来记录家族的来源.迁徙.繁衍.生息.婚丧. ...

  • 取名字一定要按辈分吗,按辈份取名字要看八字吗

    取名字一定要按辈分吗,按辈份取名字要看八字吗 取名字一定要按辈分吗,按辈份取名字要看八字吗,中国最著名的起名专家,谢咏老师姓名学谈,取名不按字辈取可以吗? 过去农村每个家族都是有字辈的,这些字辈像诗歌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一】

    盛世修谱,家谱族谱作为与国家史志.地方史志并称为重要历史载体,编修的意义极为重大:        一.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 ...

  • 家谱编修实务【之四】

    族谱大致有二种体例:欧体和苏体. 二种体例,并无原则上的区别,只是齿录编排上有所不同. 欧体适合于房份较多,人口较多的情况.它的原则是"五世一提",具体做法是,在齿录前画出世系图,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七】

    世系本来是一个书面语言,在有些族谱中也叫"齿录",在族谱中,指的是人口资料. 世系是族谱的核心,我们修谱就是要记录每一位族人的基本情况.那么齿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撰写格式应该是怎样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三十四】

    续修家谱要防止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也就是要走出修谱的几个误区. 一.严格入谱标准,防止把一家谱修成百姓谱. 宗谱是记述以男子血缘关系为传承的历史.为了保证血缘传承的纯洁性,一些宗族规定了不允许领养继子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三十三】

    续修家谱必须研读和承续老谱,而老谱中的一些名词已经与今天的用此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家谱中的专用名词甚至已经失去了日常使用功能,所以,这里专门对一些家谱专用名词做一点解释,以供参考. 一.名.字.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三十二】

    中国传统家谱是父系制的家族历史,它的记载多以家族男性成员为主,辅以其配偶.作为家族的女性子嗣,多数家族认为"女则以夫为家者也",而且出嫁后姓氏也要更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出嫁后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三十一】

    <宗谱人物书例>:      本谱人物录分人物表.人物简介及人物传记.   (一).历代对社会或本家族有所贡献的人物,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或博士后学者,行政职务村级正职及副科以上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三十】

    世表又称行传.谱文等,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完整的家谱,世表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名.字.号.生.卒.葬:学(学历).衔(官衔或职务).职(技术职称).行:婚.育.那么,写世表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

  • 家谱编修实务【之二十九】

    X氏宗谱捐例(为X姓氏拟定的捐款例言) 本届修谱为X地X氏X修宗谱,为发扬我族"敬祖爱宗.依存团结.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X氏族人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家族的关爱之情, ...